APP下载

高背压对气泡雾化雾化锥角的影响

2016-07-25李若灿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年12期

李若灿(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4)



高背压对气泡雾化雾化锥角的影响

李若灿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在背压0.4MPa~4.1MPa的条件下进行气泡雾化试验,研究了气泡雾化的雾化角在喷射速度20m/s~27m/s、气液质量比(GLR)4%~10%、背压0.4MPa~4.1MPa范围内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显示:喷射速度和GLR的增大都能使得雾化角增大,背压不同时也一样。在背压较低时,随着背压的增大雾化角变小,而当背压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出现拐点,随着背压的增大雾化角也增大,拐点大概是在1.1MPa左右。

关键词:高背压;雾化锥角;气液质量比

0. 前言

气泡雾化的思想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由Lefebvre等人首先提出,在气泡雾化中被压缩的雾化气体以某种适当的方式注入到液体中,液体和气体在混合室内形成泡状流,在离开喷嘴出口之后由于压力的剧烈变化,气泡的体积发生变化促使液滴发生破碎来达到良好的雾化效果。气泡雾化的优点是它在低负荷时也能达到很好的雾化效果。

雾化角的大小是喷嘴喷雾特性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一些研究者也开始研究气泡雾化在带压环境下的雾化角变化规律。Chen[2]等人对背压在0.101MPa~0.791MPa范围气泡雾化角的研究表明:在背压低于0.5MPa时,雾化角随GLR的增大而增大,在背压高于0.5MPa时趋势是降低的。Sovani[3]等人将背压范围扩大到0.27MPa~5.5MPa,他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背压在0.27MPa~0.78MPa时雾化角随背压的增大而减小,背压继续上升到1.5MPa时,雾化角基本保持不变,而当背压高于1.5MPa时,雾化角开始随着背压的增大而增大。

目前国内关于气泡雾化的喷雾特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喷雾粒径等方向,对雾化角的关注度相对较少。本文主要研究高背压下背压和GLR对喷嘴雾化角的影响。

图1 GLR对雾化角的影响

1. 实验系统及装置

实验系统包括供水系统、高压系统、供气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四部分。实验所用气泡雾化喷嘴气体从枪中心管进入,液体走管外,二者在混合室内混合形成气液两相流动,经过出口孔喷出并完成雾化,喷嘴孔径1.0mm,孔厚度为7mm。

本实验使用水作为被雾化的液体,压缩空气作为雾化气体,实验在常温下进行,水的主要物性参数为:密度r=998.2kg/m3,粘度h=100.5×10-5Pa·S,表面张力s=72.6×10-3N/m。实验过程中通过控制水流量的方法控制水的喷射速度在20m/s~27m/s,通过气体质量流量计和液体质量流量计控制GLR从4%变化到10%,背压范围0.4MPa~4.1MPa(本实验所有压力均为绝对压力)。对雾化角的测量方法是依据拍摄的照片描绘出喷雾的外部轮廓,然后再计算雾化角的大小,为了减小误差,取多幅照片的平均值。

图2喷射速度对雾化角的影响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本实验中采用了3个气液比GLR=4%、7%、10%,两个喷射速度20m/s和27m/s以及10个背压0.4MPa、0.6MPa、0.8MPa、1.0MPa、1.6MPa、2.1MPa、2.6MPa、3.1MPa、3.6MPa和4.1MPa,得到了50组实验工况下的喷雾照片。将这些照片处理后得到的喷雾雾化角数据如图1和图2所示。

2.1GLR对雾化角的影响

图1给出了GLR与雾化角的关系曲线,可以看出,在本实验中当射流速度和背压一样时雾化角随着GLR的增大有明显增大。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当液体的流量保持不变时,GLR的增大意味着在两相流内有更多的气泡产生,越多的气泡随着液体喷出喷嘴气泡破裂的总能量就越大,使得液体被气泡的能量破碎得更细,送得更远,所以使雾化角随着GLR的增大而增大。

2.2喷射速度对雾化角的影响

图2给出了喷射速度与雾化角的关系曲线,可以看出喷射速度对雾化角的影响较小,在两种速度下雾化角的差别不是太大,但总体上雾化角随着射流速度的增大也略有增大,这主要是因为气泡在高速的流体中更加容易破裂,高流速下气泡破裂的数量比低流速下要多,从而能够把液体炸开得更加发散一些,使得雾化角变大。

2.3背压对雾化角的影响

图1和图2都反映出了背压对雾化角的影响,可以看出:在低背压的条件下,大概是1.1MPa以下时,雾化角是随着背压的增大而减小的;而背压到了1.1MPa以上时,雾化角的变化规律发生了变化,正相反,雾化角又随着背压的增大而增大。在低背压时,随着背压的增大,喷嘴出口处的压降相对减小,这抑制了气泡破裂的动力,气泡破裂的数量减少从而导致雾化角的减小;而到背压高到一定程度后雾化角的变化曲线产生拐点,可能是因为背压的增大导致了喷嘴内部气液两相流动流型的变化,由于气体的可压缩性远远高于液体,所以随着背压的升高气体的通流面积越来越小,使得液体往中间集中而气体包裹在液体的外边,气体的扩散性要高于液体,所以导致了喷嘴出口的雾化角的增大。

结论

(1)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雾化角会随着GLR的增大和喷射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其中GLR对雾化角的影响比较大,喷射速度对雾化角的影响较小。

(2)在低背压的条件下,雾化角是随着背压的增大而减小的,到高背压的条件时,雾化角又随着背压的增大而增大。发生这种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的变化的拐点值在1.1MPa附近。

参考文献

[1]LefebvreAH,WangXF,MartinCA. Spraycharacteristicsofaerated-liquidpressure atomizers[J].JournalofPropulsionandPower,1988,4(4):293-298.

[2]ChenSK,LefebvreAH.Sprayconeangles ofeffervescentatomizers[J].Atomizationand sprays,1994,4(3):291-301.

[3]SovaniSD,ChouE,SojkaPE,etal.High pressureeffervescentatomization:effectof ambientpressureonsprayconeangle[J].Fuel,2001,80(3):427-435.

中图分类号:S491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