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网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的升级

2016-07-25信志伟内蒙古蒙能建设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年12期

信志伟(内蒙古蒙能建设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电网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的升级

信志伟
(内蒙古蒙能建设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

摘要: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对电力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国电网系统要想与现代化的发展水平相一致,就要不断提升电网系统的运行。在我国现今的电网系统中,普遍应用的技术为电气自动化技术,电站自动化升级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电力系统的运营部门解决更多的困难,促进电力自动化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因此,本文重点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升级进行探讨,从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出发,进而制定出一个更加完善的升级方案,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

关键词:电网系统;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升级思路

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电网系统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集中在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改造升级上,要想与现代化的发展水平相一致,相应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应该随之提升其质量,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本文重点对电网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升级改造进行改造,提出了原有电气自动化系统存在的不足之处,这样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地发展我国电网系统,为今后社会的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图1变电站运行示意图

1.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足之处

在过去我们所使用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是运用工业对计算机予以控制,信息数据会通过间隔层进行通信,传输到通信管理机中,在这一过程中,向上设备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说整个通信的过程中都需要向上设备进行传输。但是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原有技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了。我国对电网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了升级改造,更多地融入了网络高端技术,如以太网局域网以及TCP/IP网络技术,这两项技术的运用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与创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升级改造过程中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这种升级改造技术是具有一定优势的,也正是弥补了原有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足之处。

原有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有以下3方面的不足之处。首先是在监控方面的不足,前文中已经提及过去采用的监控系统主要是工业控制的,如果通过向上输送的信息量过大,就极有可能造成系统的瘫痪,也就不能正常地进行工作,从而为电网系统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为在变电站运行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监视以及控制管理等几个不同的环节才能实现对继电的保护与信息处理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瘫痪一旦发生,其产生的不良后果也是十分明显。

其次,在对监控系统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因为主要是后台控制的,在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并不会出现报警的情况,只有在发生问题时才能报警,但是此时已经为时已晚,根本起不到预防的作用,变电站的运行自然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故障。

第三个问题是在增容方面会因为软件与硬件的配置不足引起稳定性不强的问题。如果操作系统也没有使用新的版本,那么电力的稳定性自然就会受到影响,受到增容改造方面的制约,上述原因从根本上制约了电网系统的建设与发展,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应用造成阻碍,所以必须要在此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改进。

2. 自动化技术升级改造的早期思路

在现阶段的升级改造过程中,主要采用的升级技术为两种。一种是以以太网局域网技术,另外一种就是TCP/IP网络技术,这两种技术在当前的升级改造过程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因此,通过对这两项技术的应用,相关部门以此为依据制定了改造方案,也就是要将原有的不能适应以太网局域网并且具有通信功能的装置接入到以太网中,从而实现监控系统与运动转发系统之间相互独立地运行,这样二者之间就不会产生干扰性的影响,促进电网系统更加安全可靠地运行。当前的电力部门也在为了实现升级改造而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图1显示了在变电站运行中的工作流程。首先间隔层会将所收集的信息传输给通信层,通信层又会进一步上传给变电站层,通信层就是依靠对这些数据的接收从而间接地控制间隔层,每一层中都有测控装置,用来对数据进行测量,这是典型的向上设备的应用,并且主要应用到了两种模式,分别是对计算机进行工业控制,是一种串口通信技术;另外一种模式是在变电站中设有一个现场总线,这种方式要优于串口通信技术,在稳定性与安全性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更多网络高端技术的应用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改造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主要的改造目标,这是受到其自身所具有的优越性的影响。

3. 系统升级的基本思路和方案

从我国当前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升级现状来看,保护测控装置的主要通信接口都是串行接口,运用规约转换器,在自动化网络通信的环境下,规约转换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主要作用是对通信进行规约转换。同时,与以太网接口、故障录波器、继电保护、电度表以及直流屏等相联系,这样数据就更加容易进行通信,这些数据通过程序的处理后,再经过网络或者其他的串口传输到应用系统中,这样就达到了更加安全与稳定的传输效果,避免发生瘫痪现象。在当前所采用的规约转换器,主要是以双网口双串口网关为主,在硬件方面得到了有效地提升。

在对电网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升级改造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新方案主要是将规约转换器与嵌入式远动子站进行联合使用。在这一方案中,远动子站的主要作用是对数据进行传输,运送到调度中心中,通过电力线或者采用光纤等一些介质得以实现的。串口通信设备采用的串口通信服务器是由某公司生产的SE5116系列4网口16串口,这一服务器的功能不仅是作为方案中的规约转换器,还作为串口转以太网连接的桥梁,把多种RS-485、RS-422或者RS-232串口设备连接到以太网上,可以直接把间隔层的数据上送至调度主站。SE5116装置是一个HEADLESS(无头)设备,它不但不具有外围配置设备,还不配备存储装置。该设备作为服务器实行单独操作,不再使用之前的风扇装置,这样一来,高弹性布线和串口就得到了扩充,串口设备可以直接连接到网络,并且不需要更改应用程序和设置。

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电气自动化改造的过程中,应该意识到这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其中涉及多个环节,只有事先制定出完善并且合理的方案,才能得到进一步地落实,并且充分考虑到停电的问题,在现场施工人员的通力合作下,更好地促进我国电气自动化的优化升级。同时,还应该考虑到升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并且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这样才能在第一时间做好预防工作,令电子自动化实现顺利地升级。在今后的工作中,相关电力管理部门要确保电网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更加安全、稳定地运行,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具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猜.关于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河南科技,2014(4):67-68.

[2]崔渊博.浅谈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 (17):147-149.

[3]李莉娜,包春杰.关于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13 (16):203-204.

[4]张志琦,孔维娜.提高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抗干扰和可靠性的措施[J].电气技术,2010(8):334.

[5]杨立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J].电气自动化,2006(5):124-125.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