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

2016-07-22吴华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医疗保险费用职工

吴华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06-000-02

摘要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由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以及医疗保险等组成,其中医疗保险制度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医疗保险制度是一种为了居民身患疾病或者是受到意外伤害的时候可以得到来自国家和社会必要医疗救助或是补助,但是目前我国因某种原因普遍出现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本文欲从这一现象入手来简要说明我国的医疗保险目前的发展状况,探讨医疗保险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新农合医疗保险制度弱势群体

所谓的医疗保险是指保险人与某个从事保险行业的组织或许国家签订协议,当保险人身患疾病或者受到意外伤害时,这个组织按照合同约定为保险人在接受治疗期间提供所需的治疗费用。我国的医疗保险体系可分为商业医疗保险、费用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等,因为主导力量不同又可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以政府为主要主导力量的职工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农村医疗保险;二是以企业为主导力量的各类商业保险。虽然存在着各种不同类型的医疗保险类型,但是诸如“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严重,本文是以这一现象为出发点来探讨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来其所存在问题和应对措施。

一、当前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就陆续开展起来,首先是1984年的公费医疗改革,这一措施将原来由国家独自承担的医疗费改为由个人、单位和国家共同承担的方式进行。其次是1990年的劳保改革,这次改革开始于当年11月份召开的全国部分省市勞保医疗制度改革会议。这次改革为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奠定基础并且积累了经验。我国目前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是在1994年正式确立的,确定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为“多层次、广覆盖”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医疗保险制度中所存在的不足也逐渐显现出来。首先是对逐渐发展起来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城乡居民来说,他们面对的主要问题缺乏相应的医疗制度安排。其次是医疗保险所花费的资金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后盾作支撑,譬如机关挂账等现象仍然存在。最后是对于在职工医疗保险体制之外的社会公民来说,他们无法同体制之内的人员一样享受同等的医疗保险待遇。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之后,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不断转型升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国内的就业形势和格局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农村中大量青年涌向城市,对于这部分人员的医疗保险的安排是各省市面对的难题之一。就目前来看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险安排主要有这两种情况:一是在城镇工作并且有稳定劳动关系的人员由用人单负责按照《社会保险登记管理暂行办法》中的相关规定为其办理相关医疗保险手续;二是流动就业人口可以灵活选择其户籍所在地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按照有关规定到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或就业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登记手续。这种做法暂时性的解决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面对情况和问题往往更加复杂,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健全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险制度就显得十分迫切。

二、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医疗保险制度体系所取得成绩傲人,比如收益面积扩大、覆盖面广,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进一步的发展必须要正视这些问题并且找出其症结所在才能使医疗保险事业更上一层楼。

首先,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的医疗问题难以得到保证,这部分人通常是所谓的弱势群体。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经济取得持续的进步,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改善,但是也造成了社会上贫富巨大差距,社会上还是相当一部分人口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却接踵而至。虽然发展起来的医疗保险制度为人民看病的问题解决了制度上障碍,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的许许多多的问题。这部分社会弱势群体在看病这个问题上变得更加“弱势”。具体来说,这部分人主要包括:下岗、失业群体,城市低保人员、五保户和一些患有重大疾病人员及家属。

其次,医疗保险费用超支的问题,这种情况与上述问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改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过程中 , 定点医院的出现为职工的医疗服务承担了大部分的责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实行了医疗保险结算的费用分为两种:一是单病种费用;二是普通住院病人并对这两种费用实行包干制度,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医疗保险费用超支严重的现象

最后,外出务工人员中的流动性就业人口参保程序较为复杂,并且还存在着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开始涌向城市,越来越多的人有意愿到一二线城市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使得我国就业结构开始出现了新的变化,相较与具有稳定劳动关系的人来说,选择流动性就业人群在总的就业人群中比例越来越大,这种情况在南方较为发达的城市更为明显。

三、针对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扩大医疗保险收益面积

针对参保人员的范围不够大的问题,有以下三种解决办法:一是将员工的待遇水平与缴纳费用相关联。二是积极引导流动性就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下岗人员、失业人员、从事临时性工作或个体经营人员的医疗保险权益要充分保障。可以允许他们以个人身份参保,并设立专门的个人缴费窗口,或由档案存放机构为他们办理集体参保。三是积极推动企事业单位为职工建立健全其他辅助补充性保险。比如针对患有长期性疾病的职工购买大额医疗费用补助保险、职工互助保险等,以此来解决参保人员因患有大病而导致个人负担过重的问题。

(二)建立健全医疗保障体系

我国目前的医疗保障体系尚不健全,针对这一现状必须要积极推进递进式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这一体系主要三层含义:其一是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是保障职工基本医疗的基础。这笔费用由国家、用人单位、职工三方共同承担,这样一来可以减轻国家和企业的财政压力不至于因医疗保险出现财政赤字,另一方面也使得个人支出减少。其二是采取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目前单一的保险形式已经无法保证个人和单位的需要,因此需要用人单位采用多样化的保险补充形式来对员工的医疗方面的事务负责。一般情况下,政府为事业单位员工补助等相关事宜制定政策,然后经由社会保险机构经办。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则是在商业保险公司操办下完成的,商业保险一般种类较多,可供选择的范围就相对较广,可以满足员工的不同形式的需要。其三是职工个人向商业保险公司投保医疗保险。另外,还可以考虑采取多种方式筹集资金,比如工会组织举办的职工互助补充保险等方式来帮助职工。

(三)更新医疗费用结算方式和加强对医疗保险的监管

针对医疗费用超支情况,必须要运用科学合理的结算方式和监管手段来控制费用超标的情况。在医疗保险制度中科学合理地医疗费用结算方式是医保基金正常使用和运行的重要因素,在现阶段的医改中应该始终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方针以及必须要保障职工基本医疗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来探寻更加合理和人性化的结算方式。在实践操作中要做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摒弃以往的旧观念旧思想所指导下的单一结算方式,代之以新型的复合型的结算方式。对医疗费用必须要进行监控,从而保证结算管理的规范化,防止有人乘机为自己牟利。还必须要加强医疗成本核算,坚持医疗保险财务和业务的对账制度。要将医疗保险监督管理工作由整个定点医疗机构细化到临床科室,甚至到执业医师个人。这样可以从根源上保证医疗保险基金的合理使用,提高医疗保险监督管理的效率。

四、结语

国家的医疗保险制度,必须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演变不断完善。在医疗保险制度实施的过程中,政府既要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双管齐下以确保医疗保险制度走上良好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王瑞.浅谈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J].商,2014(12).

[2]李银才.论我国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对策[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12.29.

[3] 寸洪斌.基本医疗一体化制度研究[J].南开大学,2014.6.

猜你喜欢

医疗保险费用职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
监理费用支付与项目管理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三医联动”下医疗保险新走向
社会医疗保险
降低医疗保险拒付率
医疗费用 一匹脱缰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