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泰关系近况与泰国社会厌华情绪

2016-07-22张锡镇

东南亚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中国形象一带一路

张锡镇

(泰国法政大学比里·帕侬荣国际学院 泰国曼谷 10200)



中泰关系近况与泰国社会厌华情绪

张锡镇

(泰国法政大学比里·帕侬荣国际学院泰国曼谷 10200)

[关键词]中泰关系;厌华情绪;“一带一路”;中国形象

[摘要]中泰战略伙伴关系发展良好,这表现在双边政治、经济、文化关系的迅速发展上。但是,近几年来,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随着到泰国的中国游客和中资企业的不断增加,泰国社会舆论中出现了一股厌华情绪。本文将分析这种情绪的表现和产生这种情绪的根源,并向中泰双方决策者提出建议。

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引起了多方的积极响应。多数发达国家对此都有正面评价,并成为57个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意向创始国之一。同时,该倡议也赢得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支持和赞赏,它们急需“一带一路”的金融支持与技术合作以加强它们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东盟国家,中国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也得到广泛的积极响应。泰国、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文莱、印尼、新加坡也成为亚投行的意向创始国。不过,在接受和欢迎中国倡议的程度上有所差别。持积极欢迎态度的有泰国、柬埔寨、老挝;持谨慎欢迎态度的有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持保留欢迎态度的有越南、菲律宾和缅甸。这并不奇怪,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国家对中国的信任程度的差异。

本文试图在这个大背景下,深入观察中泰关系的发展动向,分析中泰关系的主流与支流,而且本文将重点分析近两年中泰关系出现的一些问题,尤其是泰国公共舆论对中国态度的微妙变化,从而为两国政府提出政策建议,防微杜渐,以便两国关系顺利健康发展。

一当前中泰关系中的主流与支流

“中泰一家亲”是对中泰两国关系亲密程度的最准确定位。这在中国同东南亚所有国家的关系中是绝无仅有的。这种特殊关系,首先反映在双边政治关系方面。2013年10月,李克强总理访问泰国,两国发表《中泰关系发展远景规划》。李克强说,“中泰是好邻居、好亲戚、好伙伴。两国始终相互尊重信任,中泰关系走在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前列,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1]这是对中泰特殊关系的高度评价。

泰国军人政府上台后,西方国家对之普遍采取批评和制裁态度。欧美国家批评军政权“与民主背道而驰”,美国中止了对泰国的部分军事援助,欧洲中止了与泰国的合作协定谈判[2]。此外,欧盟还中止了对泰国的正式访问,澳大利亚也中止了与泰国的防务合作项目。巴育抱怨说:“令我感到失望的是,美国并不理解我为何当时不得不加以干预,美国也不理解我们的行事方式,尽管我们两国多年来一直是关系密切的盟友。”[3]美国《星条旗报》网站引述泰国领导人的话说,“北京懂我们,华盛顿不懂我们。”[4]

主张不干涉内政的中国对军政府采取合作的态度,这自然使泰国在政治上更倒向中国。2015年2月,中国国防部长访问泰国,双方达成多项共识。在国防合作方面,中方将在国防工业方面尤其是军事技术上支援泰国。中方也愿意给泰方提供军事装备,例如坦克、潜艇等。泰国也希望中国支持更多的研究和开发项目,包括军事教育。中泰双方还就两国军队进行联合军事演习达成共识。

在政治体制上,巴育看到中国的发展经验,流露出对中国制度某种程度的欣赏。当美国助理国务卿对泰国指手画脚的时候,巴育表达了对西式民主的不满,“他只想着美国式的民主,认为民主就应该是那样的”,“不要忘了,我们是我们,自古以来我们就有自己的处事方式,有自己的政治思路,泰美之间是不同的,美国方面应该看到这一点。”[5]

巴育政府的智囊人士也流露出同样的政治取向,他们认为,中国的制度之所以有效,是因为那种制度有一个最高的权威——共产党。“我们也应该有一个权威,那就是国王。”在他们看来,在一个权威领导下,政府才能稳定,发展才能持续和有效。从目前巴育政府政改的方向看,的确有强化权威的趋势。

其次,在经济合作方面,近两年,中泰双边关系也有了长足的发展。2015年,中泰双边贸易额达754亿美元。中国目前是泰国最大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最大游客来源地。对于中国推出“一带一路”倡议,巴育表示欢迎,“泰方正在探索走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希望同中方交流互鉴,深化合作,特别是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推进农业、铁路合作,促进地区互联互通,扩大泰国农产品对华出口,欢迎中国企业到泰国投资,促进民间交往,加强人才培训。泰方已经积极参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赞赏中方成立丝路基金。泰方将继续致力于推动东盟同中国合作,支持中方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6]

在同李克强的谈判中,巴育表示,泰中合作有利于泰国的发展,泰方坚定致力于提高两国关系水平,愿同中方抓紧落实铁路、农产品贸易等合作协议,加强经贸、金融、投资、人文等领域合作,更多惠及两国人民。泰方欢迎中国企业赴泰投资设厂[7]。

在文化交流方面,两国关系也走在其他东盟国家的前列。2015年,在泰国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达85万之多。泰国迄今为止已经成立了14所孔子学院和18家孔子课堂[8]。2015年,韩国、美国、泰国分别以66,672人、21,975人、19,976人位列来华留学生人数前三[9]。韩国、美国和日本长期保持着在华留学生人数的第一、二、三位的位置,但从2013年起,泰国就取代了日本位居第三。

目前,泰国也成为中国留学生在亚洲的热门留学目的地。据泰国驻昆明总领事馆称,目前中国大约有3万人在泰国留学,分布在泰国44所高校[10]。

在旅游方面,中国游客人数持续增长,2015年赴泰游人数已跃升至790万人次以上,与2010年的112万人次相比,五年间增长了603%,与2014年相比,增幅亦高达71.6%[11]。2015年中国游客占曼谷游客总量的30%以上,而在2009年仅占7%[12]。这些足见两国文化交流之频繁。

这一切都证明,中泰战略伙伴关系的主流是好的,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承认,最近几年,尤其是中国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宣传攻势以来,泰国民间社会和舆论界出现了一股厌华情绪,而且这种情绪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迄今为止,这种情绪尚处于苗头状态,还不足以影响中泰关系的主流,但决不可轻视这一苗头,如果对此视而不见,盲目乐观,这种厌华情绪将来有可能演变成反华情绪。

观察国际关系,不能只专注于官方的表态和来往,还要密切关注民间的社会舆论。在许多国家,官方的立场和主张常常受制于国内社会舆论,以为把政府的态度搞定就万事大吉的想法常常使自己陷于被动状态。在缅甸,我们有过教训,今天在泰国也有了教训。中泰高铁合作项目,最初我们总以为胜券在握,成为中国高铁技术走出去的样板,但后来的发展却是一波三折,至今未能搞定,其根源就在于,泰国官方的决策受到民间舆论的牵制,如果细心观察泰国民间的舆论反应,我们就不会感到吃惊。

中泰高铁项目出现误判也值得我们自身反思。我们的媒体常常是报喜不报忧,包括一些学术讨论会也要求只能进行正面讨论,不要涉及敏感或负面问题,致使我们不能全面了解泰国社会的信息,盲目陶醉于中泰一家亲的大好形势。

就笔者六年来对泰国社会零距离的观察和对比,发现泰国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看法确实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十年前,从中国大陆来的人在泰国很受欢迎和尊重,泰国人对他们也非常客气;现在,态度明显冷淡。大学的中国老师同西方人住在同一个公寓里,连公寓工人对待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态度都有明显区别。十年前,政治家们竞选,都公开称自己有华人血统,非常自豪,这些年,这种情况没有了。

我们有必要正视这种变化,分析这种变化的根源,找出扭转这一现象的措施,尽早消除泰国社会出现的这种厌华情绪。如果不引起注意,不采取措施,任其发展下去,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将很难得到有效的响应,甚至可能遭遇抵制。

二当前泰国社会舆论中的厌华情绪

目前,泰国社会的厌华情绪有三个特点:一是媒体对中国的负面报道增多;二是知识界对华反感情绪尤甚;三是在民众中波及范围广,影响大。根据泰国媒体不断爆出的中国负面新闻和评论,以及本人的亲身感受,现将这种厌华情绪的言论和表现综合归纳如下:

——“泰国要成为中国的一个省”。这是一媒体根据泰国交通部长就中泰铁路项目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向政府发出的警告。该报道引述泰国交通部长的话说,泰方要求中方追加泰中铁路的投资,而中方提出条件:要求享有铁路沿线土地的开发权,尤其是沿途车站的开发权。于是,该报道说,如果满足这个条件,就等于泰国“失去了自己的领土”。言下之意,这些土地就变成中国的“租借地”了。许多泰国人对此非常反感。他们认为,中国在老挝就是这么干的,老挝人不敢说,泰国不是老挝。报道还称,中国商人抢占泰国市场,尽管泰国是自由市场经济,“但也不是说,可以随便让人来欺负我们”。报道惊呼,“至今,还没看到政府机构采取相关措施。是否要等到泰国变成中国的一个省之后才觉醒呢?”[13]

——“中国人来泰国越来越多,我们难以对他们进行控制”。在曼谷有些要开发的地方被中国公司圈起来,禁止泰国人通行,引起民众反感。有报道称,在曼谷的Ladkrabang区那里,有一个中国人聚居的新中国城。这个新中国城的范围一天天扩大,如果这样发展下去,泰国政府最终有可能无法控制。在泰国公立大学,有些泰国老师反对招收更多的中国老师和中国学生。一位大学副校长一方面鼓励学校国际化,招收更多的外国学生(包括中国学生),但又怕中国学生毕业后在泰国就业。一所大学计划开设一个东盟硕士专业,面向中国招生,用中文教学,但遭到所有泰国老师的反对。

——中国人不择手段留居泰国,抢夺泰国人的工作机会。中国人通过几种非法手段获得居留权。一是假结婚,和泰国人结婚后,可以利用泰国人的名义购买土地、房产,而泰国人可获得一大笔佣金。也有中国人因此上当受骗,泰国人弄假成真,然后再离婚,依法获得中国人购买的土地和房产。二是假身份,中国商人购买泰国假身份证。用同一个人的身份证贴上不同的照片,或者把死人的身份证换成新的照片,中国人花3万铢(6000元)购买一张这种身份证。三是假留学,在泰国至少有近3万中国留学生,其中有不少在三、四流学校注册学生身份(这些学校只顾收学费),其实在泰国从事代购、房产等生意。

——“假合资,双方共同欺骗政府”。在泰国普遍流行一种假合资现象。根据泰国法律,外国人不得在泰国注册外国独资公司,只能同泰国人合资建立公司,而且泰方必须持股51%,以便泰国人主导企业,但实际上,很多中泰合资企业,特别是小型合资公司,往往是泰方根本不投一分钱,只是名义上投资51%,而实际投资者是中方。这样企业绝对由中方控制,泰方白白得到一笔不劳而获的佣金,实际上是中泰双方共同欺骗泰国政府。泰国政府对此心知肚明,但很难制止。

——“通过承包、垄断,排挤泰国商家”。近年来,中国旅游公司挤进了泰国旅游行业,对泰国旅游业构成威胁。一些中国的旅行社名义上同泰国合资,但实际上中方因资本雄厚占了主导地位。他们租下整座酒店,雇佣中国导游,利用得天独厚的优势招揽中国游客,抢走了泰国旅游公司的客源。有的中国承包商收购了整个果园的水果,按法律规定,中国承包商必须将承包的水果全部出口,但他们经过挑选,将劣质水果在当地批发,排挤了泰国的批发商。

——“少数中国商人过于唯利是图,形象不佳”。泰国本地商人均信佛,做生意均有道德底线,不会坑蒙拐骗,假冒伪劣。但许多中国商人不讲商业道德,缺乏诚信,正式交付的货物同原先提供的样品有差距。“中国制造”至今在泰国没有建立起信誉,尤其是食品和日用百货。泰国只进口日本、韩国、澳洲食品,绝对不进口中国食品。泰国本地华裔商人对新侨商人也有看法,认为他们太唯利是图,为达到目的,擅长走上层路线,拉拢政府官员,较少关注当地慈善事业和民生。在当地微信上流传一句对华商的警告,要“学会分享,别吃独食”。有人在泰国商人中做过调查,对东亚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人在泰国的商业行为进行评估。结果,评价最高的是日本,其次是台湾,第三是韩国,最差的是中国大陆。

——个别中国游客缺乏公德,损害泰国旅游形象。来泰国的中国游客数量近年来急剧上升,这些游客鱼目混珠,良莠不齐,损害中国人形象的丑闻屡见不鲜,从水泼空姐的闹机事件到在大王宫和寺庙大小便;从随地吐痰,大声喧哗到插队加塞儿,引起泰国民众广泛反感。有不少民众要求政府限制中国游客数量,但政府解释说,为了泰国的经济,我们要“忍迎”中国游客。这反映了泰国对中国游客好恶交织的矛盾心理。随着近年来自驾游的兴起,从云南过境老挝,再到泰国的自驾游又引起新的不满舆论。这些中国自驾游客,不顾泰国风俗习惯,随意在沿途露营,随地乱扔垃圾,乱停车,引发各种不满。一些驾驶房车的游客,有的不住酒店,很少在泰国消费。泰国舆论称,这些自驾游客免费使用泰国公路、停车场等公共设施,不缴一分钱。有报道说,中国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破坏了泰国的旅游形象和秩序,导致西方游客减少,因此,他们呼吁政府限制中国游客来泰数量。

——泰国受控于中国。这种论调是在一次泰国学生主题游行上反映出来的。泰国的两所顶级大学朱拉隆功大学和法政大学每年都举行年度足球赛。在开幕式上,两校学生要抬着他们自制的大型道具进行主题游行,主题一般涉及对国内政治问题和政治人物的讽刺,而2016年游行的主题却涉及中泰关系。这个大型道具是一条盘踞着的巨龙,龙爪向上张开,在龙爪的中央站着一个小小的泰国人。游行的主题一目了然,这条龙就是指中国。游行者向观众解说到,“我们泰国就在人家手心,人家一攥拳,我们就完了。”

三厌华情绪产生的根源

笔者认为上述厌华情绪的产生存在多方面的根源。

一是缺乏沟通,存在误解。中泰两国虽然是近邻,但由于语言不通,双方常常出现误解。例如关于中泰铁路项目的谈判,泰国交通部长的那番讲话到底是否属实,值得怀疑。即使存在,是如何表述的,也不得而知。所以,这种说法一出,一片哗然,中方又未能做出及时的回应,很容易被解读成中国的新殖民主义,导致对泰国公众的严重误导。

二是国人和中资企业的不良形象。中国游客国际形象不佳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尽管中国官方采取多种改善措施,但收效甚微。这主要是我国民众总体素质低下,加之近些年来低素质出国游客与日俱增,就使得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更加突出。一些中国商人唯利是图、投机取巧、善于钻营的劣根性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也严重损害了中国人的形象。

三是小国的多疑和恐惧心理。中国是一个世界大国,东盟成员均为中小国家,它们对大国有一种天然的疑虑,这是可以理解的心理反应。就像一个弱者站在一个巨人身旁,尽管巨人说,“你放心,我不会碰你”,但弱者仍然会有顾虑:如果你一不高兴,踢我一脚,怎么办?

四是持有意识形态的偏见。泰国有一批较为固执的厌华派,他们从心底里不认同中国的意识形态,有一种本能的排斥;他们比较崇尚西方的价值观,尽管这套制度在他们国家不成功,但他们仍然为这种制度自豪。这些人往往迎合西方对中国的批评,把中国仅仅看成腰缠万贯、一夜暴富的土豪。这些人虽然不多,但能量很大,他们是最能发声的群体。他们同一些媒体人联手,很大程度上主导了泰国社会舆论。

五是中国媒体对“一带一路”的过度解读。2015年3月28日中国政府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明确表示“一带一路”是“重大倡议”。但在中国媒体宣传中,却说成是对外战略。后来,高调使用高敏感度的大概念,如“地缘政治战略”、“改变世界格局的大战略”,有些人甚至说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甚至也有的媒体把某个城市说成推行“一带一路”的“桥头堡”。这些字眼都让外界心生疑虑。如果把“一带一路”说成是中国的大战略,人家必然要问,战略目标是什么?如果接受这一战略不就等于在配合中国,实现中国自己的战略目标吗?如果说是“地缘政治战略”,就可能被解读为,中国要在东南亚与美国争夺势力范围。如果说是“改变世界格局的大战略”,那不就等于说,将美国主导的世界格局变成中国主导的世界格局吗?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东盟国家怀疑中国有“政治图谋”,要当“地区领袖”。

六是疾风暴雨式宣传攻势产生的副作用。目前,“一带一路”的舆论热潮可以说是排山倒海,从国内到国外,大有泰山压顶之势。在大多数国人看来,这是互利双赢的大好事,大家都应当接受和欢迎。然而,这种看法太过“中国本位”和一厢情愿。你认为对人家有好处的事,人家不一定这样看。向别人强加幸福也是一种“强加于人”,其效果也可能适得其反。在中泰高铁项目中,中国太过急于求成,以至让泰国人产生“到底对谁有利”的疑问。最后,导致泰国政府拒绝中国投资,而且只修原计划的一小部分。他们认为这样对泰国有利。

七是中国式的傲慢态度。一个泰国学者对笔者说,“10+1”(东盟十国+中国)合作框架本来是东盟来主导,中国只是客人,而实际上常常是喧宾夺主,中国成了合作框架的主导。泰国军队培训部门邀请中国和美国教官来任教,学生反映中国教官比美国教官架子大。在大学,我也亲自看到有的中国学者对人家指手画脚,说三道四,不够谦和。

四对中泰决策者的建议

(一)要对“一带一路”准确定位

建议媒体不要过度解读,统一口径,不要醉心于耸人听闻、吸引眼球的宣传,要回归“一带一路”的经济本位概念。“一带一路”的本意就是加强亚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合作,实现互惠双赢。“一带一路”一定要定位在经济层面,要淡化“中国本位”,突出“振兴亚洲”的地区主义。要坚持中国官方立场:真正体现“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中国既不能当救世主,也不要强加于人,更不能附加各种非份要求和条件。不能引起人家反感,照顾其舒适度。必须坚持平等、自愿、互利的原则。

(二)轻声势而重实效

近年来,“一带一路”的宣传攻势过于强大和操之过急。在东南亚,尤其泰国,人们的性格比较缓慢,我们的势头太猛,人家有点不适应。泰国的一些朋友对我说,“你们太急了,步子太快了,我们适应不了,有点吃不消。”要少说多做,力求实效。官方和媒体应把注意力放在具体合作的项目上,以及扎扎实实的沟通工作上。

(三)多了解对象国的民间情绪

中国官方和媒体在观察合作对象国时,常常偏重于官方反映。而官方反映受制于外交礼仪和自身文化传统,往往是冠冕堂皇。这常常导致对形势估计过于乐观和产生误判。泰国的文化就是这样,尽管心里有看法,但当面仍说好好好。而面临来自民间的强大压力时,官方又不得不倒退和改口。不去观察社会舆论,只求把政府搞定,早晚要失败。必须认真调查民意,针对民间的误解和疑虑,进行深入交流和沟通,增信释疑,让人家心悦诚服。

(四)下大力气改善自身形象

自身形象就是软实力。不要以为,学中文的人越来越多就说明我们的软实力越来越强。学中文是想同你做生意,赚你的钱。真正的软实力是看人家是否欣赏你,从心底里敬佩你。尽管中国发展很快,很强大,但从心底里,人家欣赏的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和西方人,仍然认为你的文明程度、道德水准低下,让人感到厌恶。政府应当加大力度,采取更严厉措施,对出境游的中国游客行为举止严加管束;对走出去的商家,尤其是中小商人,应该出台行为准则,进行培训,要求他们尊重当地文化风俗,遵守所在国法律法规;要改变中国商人通过收买当地官员,只顾赚钱牟利,损害当地百姓利益的恶劣行为。这样的商人走出去的越多,对中国的形象损坏越大,这将成为“一带一路”的一大杀手。

(五)要放低身段,做到有耐心、谦卑和有礼

小国与大国相处和交往,小国有天然的弱势,极容易产生不平等感,因此小国对大国一举一动极为敏感。大国稍有不慎,便会以老大自居,引起对方的反感。所以大国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坚持睦邻、安邻、富邻,多予少取的周边政策,严防大国傲慢的恶习滋生和蔓延。中国人很容易财大气粗,这是我们文化的劣根性,要严加提防。

(六)泰国政府要健全外资管理和执法

任何国家都存在对外资和外籍劳工的管理问题。为了维护本国和国民的经济利益,泰国政府有责任制定管理外资和外劳的法律和条例,对于违反法律和条例的外商和外劳应有严格的监督和惩罚机制与措施,避免一切不法分子的违法行为。

【注释】

[1] 《李克强与英拉举行会谈时强调发挥中泰关系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10/12/c_125518343.htm

[2] 《泰国军政权因西方批评向中国靠拢》,http://world.cankaoxiaoxi.com/2014/0805/449738.shtml

[3] 《中泰加强防务关系美泰军事友谊陷困境》,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cankao/2015-02/11/c_133986884.htm

[4] 《泰国总理巴育:中国比美国懂我们》,2015-02-12,http://club.mil.news.sina.com.cn/viewthread.php?tid=702833

[5] 《“美式民主”在泰国遭抵制》,http://world. people.com.cn/n/2015/0131/c157278-26483210.html

[6] 《习近平会见泰国总理巴育》,中国外交部网站,2014年11月9日,http://www.fmprc.gov.cn/mfa_chn/ziliao_611306/zt_611380/dnzt_611382/ydyl_667839/zyxw_667918/t1208864.shtml

[7] 《李克强:以铁路合作为契机推动中泰关系取得新进展》,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2/22/c_1113737101.htm

[8] 《海上丝路孔子学院在泰国成立》,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5-06/24/c_1115713581.htm

[9] 《去年在华外国留学生同比增长12%》,2015-04-15,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1604/t2

0160415_238378.html

[10] 《泰国留学问答下篇》,2015-08-17,http://www.mazhongedu.com/nshow.asp?c=45&i=212

[11] 《泰国2016年预计吸引外国游客3250万人次》,http://www.ce.cn/culture/gd/201604/30/t20160430_11086

856.shtml

[12] 《亚太国家泰国人气最旺中国是曼谷最大客源国》,http://www.tianshidichan.com/a/xinwendongtai/2016/0220/164.html

=§ionid=TURNd05RPT0=&day=TWpBeE5pMHdNeTB

3TVE9PQ==

【责任编辑:邓仕超】

Sino-Thai Relationship Status and Negative Responses Towards China in Thai Society

Zhang Xizhen

(Pridi Banomyong International College, Thammasat University, Bangkok 10200, Thailand)

Keywords:Sino-Thai Relations; Negative Responses Towards China; the Belt and Road; China’s Image

Abstract:Recently Sino-Thai strategic partnership is basically going well. The development has been embodied in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relations in past years.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campaign, with increasing of Chinese tourists, enterprises and workers in Thailand, some problems that are getting more and more many caused negative responses towards China in Thai public opinions.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causes of these negative views and present some recommendations to governments to resolve the problems.

[收稿日期]2016-05-17

[作者简介]张锡镇,泰国法政大学比里·帕侬荣国际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中国—东盟区域发展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资助项目。

[中图分类号]D833.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099(2016)03-0022-06

猜你喜欢

中国形象一带一路
美国保守主义权势集团对杜鲁门政府对华政策的影响
东方主义在大正日本文学中的探讨
西班牙媒体眼中的中国形象
19世纪中后期东西方画报中的晚清中国镜像
从香港恐怖片看中国内陆形象的演变
讲好中国故事:政府对德传播媒体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