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实施心理护理对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2016-07-22杨海丽李文昌任立新罗星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12期
关键词:抑郁焦虑心理护理

杨海丽, 李文昌, 乐 婷, 任立新, 罗星燎

(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 手麻科, 河北 任丘, 062552)



手术室实施心理护理对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杨海丽, 李文昌, 乐婷, 任立新, 罗星燎

(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 手麻科, 河北 任丘, 062552)

关键词:手术室;心理护理;焦虑;抑郁;血压;心率

手术是外科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因患者对麻醉、手术创伤、术后并发症的恐惧,及对术后效果的不确定,术前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研究[1]显示,患者术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随着手术时间的临近而升高,至麻醉前应激反应达到顶点。患者术前的不良情绪会使血压和心率等基础指标波动,对患者的术前准备、手术进行和预后均有不良影响[2]。因此减少术前的不良心理反应,稳定患者生命指标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3]。研究[4]显示,心理护理可通过主动的、预见性的干预,改变患者的认知和行为,减少术前的不良情绪反应,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本研究采用术前心理护理对手术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手术室心理护理对患者不良情绪及心率、血压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9月本院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1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2例。研究组男58例,女34例;年龄23~69岁,平均(43.13±8.29)岁;手术类型:骨科29例,胃肠34例,妇科手术12例,肝胆手术11例,脑部手术6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者84例,初中以下者8例。对照组男54例,女38例;年龄26~71岁,平均(44.02±10.32)岁;手术类型:骨科26例,胃肠33例,妇科手术15例,肝胆手术13例,脑部手术5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87例,初中以下5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类型、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 ① 择期手术患者; ② 拟采用全麻手术患者; ③ 患者既往无高血压或心脏病史; ④ 无认知障碍,可与患者进行有限沟通交流; ⑤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5]Ⅰ~Ⅱ级; ⑥ 患者对研究知情愿意配合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① 拟采用局部麻醉患者; ② 急诊手术患者; ③ 癌症患者; ④ 既往有重大手术史; ⑤ 近期患者有重大生活事件,可能影响情绪变化者; ⑥ 患者正在接受其他临床研究。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即术前向患者常规介绍手术中的注意事项和术前准备工作。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 ① 首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向主治医师详细了解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和患者交通了解患者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等一般情况,对患者的认知接受能力进行评估,评估患者对手术的理解程度和耐受程度。② 根据评估结果,选择恰当的交流方式,向患者说明术中可能遇到的不适和应对的方法,介绍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引流管等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在术前1天请患者手术室,提前和麻醉师和护士见面,消除手术当天的陌生感[6]。③ 情感支持,护士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耐心、诚恳的和患者及家属交通,取得患者的信任。④ 适当的放松干预,选择舒缓的音乐,让患者在安静无干扰的情况下欣赏音乐[7]。⑤ 患者交流,从既往患者中挑选文化程度高,善于交流的患者,对不愿过多和医护人员交流的患者,由患者现身说法,通过患者的交流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术前3天每日对患者进行30min的心理护理干预。

1.3评价标准

焦虑评价: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价[8], SAS量表包括20个项目,每个项目分4级得分,正常: <50分;轻度焦虑: 50~60分;中度焦虑: 61~70分;重度焦虑: >70分。抑郁评价: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9], SDS量表以53分为分界值,正常: <53分;轻度抑郁: 53~62分;中度抑郁: 63~72分;重度抑郁: >72分。

1.4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术前3天、术前1天、术前30 min的SDS、SAS评分和血压、心率。

2结果

2.12组SDS和SAS比较

对照组和研究组术前3天、术前1天、术前30 min SAS和SDS评分逐渐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术前3天2组SAS和SD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前1天和术前30 min研究组SAS和SD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表1 2组SAS和SDS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血压和心率变化

研究组血压术前3天、术前1天、术前30 min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血压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前3天、前1天、前30 min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心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3天血压、心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术前1天、术前30 min研究组血压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血压和心率变化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讨论

手术虽能解除痛苦,但会给患者带来特殊的刺激,研究[10]表明,手术时患者处于高应激状态,加之手术室常规护理缺乏必要的心理支持,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发生率超过50%,发生率达普通人的3倍。患者的负性情绪增加可能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机体免疫力下降,对围术期的准备和术后的康复均有不利影响[11]。

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术前3天、术前1天和术前30 min患者的SAS、SDS、血压、心率均逐渐升高,说明随着手术的临近,患者对手术的应激性反应增加。为缓解患者的心理不良情绪,稳定血压和心率等基础指标,本研究中手术室心理护理将时间扩展到患者术前3天,对患者进行为期3d的心理干预。研究组患者虽然SAS和SDS评分有增加,但低于对照组,结果说明,心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但不能完全消除因手术带来的负面情绪。研究组患者血压和心率平稳,并没有随着手术的临近有大的波动,说明心理护理干预可稳定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对顺利开展手术有利。

参考文献

[1]Carr E, Brockbank K, Allen S, et al. Patterns and frequency of anxiety in women undergoing gynaecological surgery[J]. J Clin Nurs, 2006, 15(3): 341-352.

[2]吴墅, 傅银敏, 黄香茗, 等. 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前焦虑的护理干预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6(31): 34-35.

[3]刘婵, 张军花. 心理干预对手术室老年围术期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22): 6461-6462.

[4]刘燕妮, 杨亚婷, 李梅, 等. 术前心理护理对手术室患者心理状态及手术耐受性的影响[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5, 42(4): 93-95.

[5]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New classification of physical status[J]. Anesthesiology, 1963, 24(1): 111-117.

[6]景丽. 术前心理干预减轻手术室患者焦虑及术后疼痛的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 2013, 3(15): 127-128.

[7]魏国英. 术前心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 2015, 8(7): 55.

[8]姚树礼, 孙学礼. 医学心理学[M]. 5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94.

[9]张明园.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78-79.

[10]卢霓. 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意义[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 24( 4): 470-471.

[11]K Millar, M Jelicie, B Bonke, et al. Assessment of preoperative anxiety: comparison of measures in patients awaiting surgery for breast cancer[J]. Br J Anaestn, 1995( 74): 180-183.

收稿日期:2016-03-21

中图分类号:R 47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6)12-179-02

DOI:10.7619/jcmp.201612062

猜你喜欢

抑郁焦虑心理护理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