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基础上构建的综合干预方案在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2016-07-22方丽萍黄红梅陈杏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12期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循证护理脑出血

方丽萍, 黄红梅, 陈杏梅

(湖北省黄冈市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 湖北 黄冈, 438000)



循证护理基础上构建的综合干预方案在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方丽萍, 黄红梅, 陈杏梅

(湖北省黄冈市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 湖北 黄冈, 438000)

关键词:脑出血; 循证护理; 综合护理干预

脑出血(CH)有外伤性和非外伤性两种类型,前者的致病因较多,包括车祸、高处坠落、重物击打等,非外伤性脑出血则是因为高血压患者颅脑小动脉发生病理性硬化现象,随着血压逐渐升高血管破裂所造成[1-2]。脑出血具有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等特点,患者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心率不齐、呼吸急促、意识模糊等,少数患者甚至出现癫痫症状,由于其对脑组织神经损伤严重,可伴有失语、偏瘫、智力下降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科学的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本院在治疗脑出血患者时采用基于循证护理(EBN)的综合护理干预(CN)方案,从心理、生理等各方面进行干预引导,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0例,按照双盲随机原则分成2组。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43~76岁,平均(62.3±0.4)岁,脑出血部位为脑桥8例、脑室12例、丘脑15例、脑叶25例。观察组60例患者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44~78岁,平均(60.5±0.7)岁,脑出血部位为脑桥10例、脑室13例、丘脑14例、脑叶23例。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采用CT扫描方式、MRI诊断确诊为脑出血患者,发病至入院治疗的时间在2 d以内的患者,凝血功能正常患者;对本次实验知情且愿意在实验授权书上签字的患者等。排除标准:排除生命体征异常患者;继发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出现失语、神智模糊等不能与医务人员进行配合的患者等[4]。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① 基础护理:患者保持绝对卧床休息,选择头高脚低的体位(头稍抬高至30°左右),头部偏向一侧,方便口腔分泌物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吸痰时动作务必轻柔;对呼吸急促患者采用吸氧治疗,以免脑缺氧的发生。② 给药护理:若患者意识模糊程度加重、两只瞳孔异常,应立即告知医生抢救;消化道出血、呕吐、腹泻患者,遵医嘱静脉注射甲氰咪呱,同时予禁食干预。③ 饮食护理:对于病情较轻或好转的患者,及时行营养补充,起初以流质食物为主,食材尽量清淡,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对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先检查是否有胃出血现象,若正常,则采用鼻饲方法进行营养补充。④ 健康锻炼:恢复期患者需进行肢体功能锻炼,起初以被动活动为主,由简到难逐步锻炼,促使肌肉和肢体功能得到恢复[5]。

1.2.2观察组:采用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干预。循证护理过程: ① 成立循证护理小组,选派科室护士长1名作为组长,责任护士若干(依据患者的数量而定)为组员,要求所有小组成员均具备沟通、写作能力,实施系统的循证护理知识培训,掌握循证护理的机制和实施过程。② 提出问题,由责任护士根据根据自身经验、询问专业护理人员或查找文献资料等方式分别从干预理念、操作次序以及所要获得的预后结果等方面提出可能出现的问题。③ 循证支持,带着这些问题,翻阅医院医案资料、网络资料库等,检索带有“脑出血患者护理”等关键词的文献资料,找寻能够支持本次实验且可以解决所提出问题的文献,在组长的协同下制定护理干预计划,然后按照既定计划实施。综合护理计划: ① 确立护理职责和意识,首先组长应定期对组员进行培训,保持健康文雅的姿态、干净整洁的仪表仪容,耐心对待患者,保持责任意识,以专业的姿态赢取患者的信任。② 心理护理,严密观察患者情绪的变化,一旦发现其出现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立即通过交流等方式了解原因,然后采用安慰、鼓励或者满足其合理需求等方式消除其不良心理;对于患者的疑惑,应耐心讲解,必要时可邀请恢复良好的患者现身说法,消除其心理顾虑,提升治疗信心。③ 常规护理,同对照组; ④ 不良反应护理,严密监护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和脉搏情况,如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告知医生准备抢救。⑤ 出院指导,出院前,为患者专门制定合理的运动锻炼计划,定期电话随访恢复情况,告知患者家属一旦有异常情况发生,立即送往医院抢救[6]。

1.3观察指标

采用QOL-BREF量表和SAS量表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进行评价。QOL-BREF量表共18个条目,每个条目答案依次为很少(1分)、有(2分)、多(3分)、完全(4分),满分为90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SAS量表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记分为1~5分,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其焦虑程度越重,评分20~50分为正常, 51~60分为轻度焦虑, 61~70分为中度焦虑, 71~100分为重度焦虑[7]。

2结果

干预前, 2组QOL-BREF评分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的QOL-BREF评分及S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5), 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 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QOL-BREF评分及SAS评分情况 分

与干预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讨论

循证护理是由循证医学发展而来的护理模式,是以批判性思维探寻最为有效的护理方法,整个护理过程均以患者为中心来开展,实现了护理服务的低成本和高质量,其最大的优点就是提升了护理的有效性[8]。综合护理干预则是将责任制护理理念系统整合起来,在对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中,护士的自身素质、护理技能等也相应得到提升,可将自身的成长再反馈到之后的护理工作中,全面提升护理质量[9-10],其优点是提升了护士责任感,实现了连续性整体护理,加强了与患者家属之间的交流配合,护患(患者家属)之间相互合作,缓解了护士的压力。

本研究在观察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开展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将循证护理和综合护理的优点有机结合在一起,分别从治疗前后的心理干预、治疗过程中的生命体征护理、饮食护理、恢复期的健康锻炼、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等各方面进行干预,充分满足了人们对于医疗护理服务的期许和要求。另外,循证护理需要对护士的护理结局进行评价,故责任护士的护理结局需由小组长记录在册,然后通过自评、组长评价和患者评价方式对护理效果进行评审,最后交由护士长将护理全过程和结局记录在册,供后期参考和完善。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循证护理与综合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焦虑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参考文献

[1]卓新. 循证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效果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1): 140-141.

[2]王玉波. 循证护理模式对提升老年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23): 245-246.

[3]余华英. 循证护理对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研究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33(12): 1434-1425.

[4]郑红梅, 畅金玲. 循证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J]. 吉林医学, 2011, 15(8): 248-249.

[5]曹述敏, 陈德. 循证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145): 142-144.

[6]邹文婷, 黄文静, 陈美, 等. 循证护理在老年脑出血患者预防坠积性肺炎中的应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 34(16): 2493-2494.

[7]亓剑凤. 循证护理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规范化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 30(18): 35-37.

[8]房海英, 谢莉, 孙静, 等. 循证护理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治疗规范化护理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19(7): 767-770.

[9]王丽华, 路英, 韩克冰, 等. 脑出血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护理[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 28(12): 29-30.

[10]吴历. 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4): 11-13.

收稿日期:2016-03-10

中图分类号:R 47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6)12-145-02

DOI:10.7619/jcmp.201612046

猜你喜欢

综合护理干预循证护理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换药疼痛的影响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观察与分析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