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媒专业大学生媒介接触习惯的现状调查
——以郑州市高校为例

2016-07-22孙夏卿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新媒体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大学生

孙夏卿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传媒专业大学生媒介接触习惯的现状调查
——以郑州市高校为例

孙夏卿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媒介在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增强了他们意识到媒介信息并非环境的简单镜面映射,而是有选择性的传递这一认识,有助于提升他们在面对当今纷纭复杂信息充斥的舆论和媒介环境下,甄别信息、创造和生产各种媒介产品的能力。为此,要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媒介接触和使用习惯的现状,笔者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来获取相关资料。

关键词大学生;传媒专业;媒介接触

研究方法上基本都是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的方法相结合,主要运用实证调研、文献资料查阅和对比研究等方法,辅以观察法、访谈法等获取数据和信息,对传媒专业学生的媒介使用现状进行深刻的归纳和分析,并进行论证和反思。调查对象为郑州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和河南艺术职业学院3所高校的新闻传媒类专业的300名在校生,这3所学校的办学规模和特色皆有不同,充分体现的调查样本的广泛性。大学生群体涉及新入学不久的大一学生到即将毕业的大四生,样本中的专业涵盖了新闻、传播、影视广告以及多媒体设计、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传播等众多学科。调查问卷发放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5份。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并参阅大量资料后,随后跟踪观测走访了相关的学生,对大学生的媒介使用和素养展现了以下的特点。

1 与媒体的接触时间较长

调查中我们看出,在面对问题:你平时经常接触的媒体有什么(多选)时,答案较为集中,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手机、网络、电影、电视、书籍。由此不难看出以网络和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在大学生群体的媒体习惯中占据了优势的地位,所占比重分别高达94%和88.7%。进一步对每日接触媒体的时间进行调查,其中接触过网络的大学生有超过45.5%的人选择了“1到3小时”,近一半的人答案是3小时到5小时,有3%的人时长高达5小时以上,而答案为“1小时以下”的只有区区的2%。

从调查数据中我们也看到,选择网络和智能手机作为日常媒体信息来与案的学生中,80%以上的群体都注册有微博账号,基本所有的学生手机中都有微信App,60%的大学生会选择每天都使用这两款社交软件,这也进一步表明,在校大学生受制于时间限制、环境限制的条件下,在年龄结构、知识水平的影响下更愿意用较为迅速便捷、互动性强、富有趣味的新媒体作为获取信息的渠道。面对“你会时常习惯性的看手机吗”问题,80%的学生都会表示会经常看,并且90%以上的学生都会表示会用课间或者饭后一切可以利用的空余时间来用手机上网,利用手机App进行社交活动,由此也反映了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型媒体已经逐渐被大学生所依赖,并在改变着他们的思维和生活习惯。

根据媒介依赖的调查研究我们也不难看出,对一天不接触网络媒介就会感到坐卧不安的学生占比15.4%;尚可接受一天不接触网络媒介的学生64.4%;觉得没有网络媒介,生活不会有变化的学生数量比为20.2%。时间延长至一个月,觉得难以接受,人会疯掉的学生占34.6%;会感到不安、焦虑的占据30.3%;勉强能适应,还是想使用的占25%;也有10.1%学生表示一个月不接触新型网络媒体也会觉得完全无影响。

2 积极使用媒介并参与互动

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自媒体的出现和繁荣,博客、微博、人人等等这些自媒体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也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媒介的进入门槛变低了,越来越多的“草根记者”涌现,他们与传统媒体的记者一道,加入到新闻传播的大军中。其中,尤以大学生群体最为活跃,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是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往往走在时代的最前沿,他们发出的声音某种程度上引领着舆论场,也建构了一个特殊的网络生态环境。

当问及媒体对现在的生活有哪些影响时,88.42%的学生认为使用新媒体获取信息更加便捷、快速;74.74%的学生认为使得沟通交流更方便,可随时随地进行交谈。将近一半的学生认为,使用新媒体可以达到劳逸结合的状态,只需花费少量时间,就能够使娱乐与学习相辅相成。然而,一部分学生对此持有不同的见解,他们认为新媒体的使用减少了外出锻炼的时间,造成了大学生体质的普遍下降,该部分学生比例约为52.63%。此外,40%的同学也表示了类似的担忧,由于时间的固定性,大量使用新媒体会减少学习时间,易导致荒废学业等现象的发生。只有极少部分的学生认为这样可能会让大学生沉溺于网络,降低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调查表明,46%的人曾经有过网络留言,23%的人参加过微博互动,15%打过热线电话,10%投过稿。可见,大学生对传统媒体的参与程度比较低,但网络吸引了大量大学生的参与。调查表明,学生对不同新媒体资源的使用偏好差距较大。目前本科生使用新媒体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娱乐、打发时间和结交朋友,因此作为聊天工具的QQ,使用人群明显多于其他新媒体工具,约54.74%的学生使用;作为学生间发布生活状态、互相聊天、寻找同学的重要工具,人人网有40%的学生最常使用。对于一些社会热点话题,大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公民意识让他们对一些事件、话题保持着时刻的关注,也会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但是公开发言、表态则是比较谨慎的。有同学表示:“哪怕是在我最熟识的微博这个开放的空间里,也一定要谨慎自己的言论”。

3 接受新媒体的能力较强

高校大学生长期处于较为封闭和单调的大学校园内,活动空间有限,根据调查结果我们不难发现,近年来不断发展的互联网以及智能手机App对在校的高校学生产生的影响可谓深远,依照媒体的接触习惯来看,互联网以及手机移动网络客户端已经成为大学生媒介信息来源的主要渠道,信息来源的占比显著地要比电视、广播、报纸这一类传统媒体要高,甚至在以前为高校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布告栏这样的发布形式也落于下风。智能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的终端设备,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率基本达到100%,这一数值远远高于笔记本电脑的占有率。这一说明,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在校大学生主要的媒介信息来源。

进一步调查数据表明,移动互联网中,经常使用的手机软件,居于前列的是即时通信、热点搜索、社交互动、网络购物这4类网络软件,日常的使用率高达七成以上,即时通信和社交互动因为其可以很好展示大学生自我,促进交流的特性更是在学生常用软件中占了头等地位,不难看出,当代大学生更渴望融入社会,不喜欢在高校校园内自我封锁,渴望交流,他们重视“和小伙伴们一起”这种感觉,通过移动互联网,借助于智能手机提供的各类App服务,他们可以便捷的和朋友一起展示自我、分享快乐,也因此使得这类软件成为在校大学生使用率最高的软件。

移动互联网中可以向用户提供及时服务和社交的网站有很多种,像较为常用的QQ、微信、微博以及大学生社交平台人人网,研究结果我们看到,微博、微信以及QQ已经成为目前大学生常用的社交软件,尤其是以智能手机为平台的微信更是占据着主导地位。通过调研我们看到,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基本普及,移动App软件成为学生借助智能手机接触媒体信息的主要方式,特别是微信软件,借助其腾讯平台优势和朋友圈分享功能以及红包功能使得用户对微信的黏性持续加强。

虽然大学生频繁接触以及使用媒介,但是也存在有对媒介信息丧失基本警觉性的问题。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不是很好的选择者、分析者、判断者、传播者。

4 结束语

面对互联网背景下信息资源泛滥,真假难辨,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信息更变得全天候、全方位,当今社会的“90后”大学生体会到了其对社会规则的扰动。怎样让她们对网络信息加以甄别,建立正确的态度面对网络信息,以一种健康的姿态对媒介进行读取和判断,已经成为当前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数字化生存技能必修课。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360(2016)10-0068-02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项目《新媒体时代高校传媒专业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5-JKGHYB-0709)的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孙夏卿,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新闻传媒系教师,研究方向为新闻实务。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国际大学生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