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游戏在小学生体能发展中的应用

2016-07-22

运动 2016年20期
关键词:小学生游戏体育

朱 杰

(六安二中,安徽 六安 237006)

理论与方法探索

体育游戏在小学生体能发展中的应用

朱 杰

(六安二中,安徽 六安 237006)

体育游戏是一项综合性体育活动,集娱乐和健身于一体,是学校体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身心发展处于养成期、适应期的小学生,通过体育游戏的方式,寓教于乐,增强学生体质,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培养其遵守纪律、团结互助、机智果断、顽强勇敢的优良品质,将对学生的一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与影响。

体育游戏;小学生;体能发展

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对孩子来说,游戏是学习,游戏是劳动,游戏是重要的教育形式。”这充分说明了游戏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体育游戏能使孩子丰富情感,掌握生活、生存技能,形成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孩子的体能发展,练就健康的体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发展体能就要从娃娃抓起。阿森纳教父温格说:“一个足球运动员如果12岁之前还没练好技能,这一辈子就不要再想有大发展了。”体能发展也要趁早,小学生阶段的培养刻不容缓。随着小学生课业负担及心理压力的不断加重,体育运动时间缺失,学生体质普遍呈现亚健康状态。保障体育课的质量,让小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才能实现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其中,体育游戏作为催化剂成了肯綮的一环。

1 体育游戏

游戏是一种古老的社会文化现象,可以说游戏伴随人类历史的始终。于儿童而言,游戏几乎是他们生活的绝大部分内容。他们在游戏中嬉戏玩耍,不再枯燥地重复劳动,在个体获得快乐的同时也使得自己在许多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为将来更好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体育游戏包括促进身体发展的活动性游戏和与各项运动紧密相关的专门性游戏。以活动中动作结构特征为划分依据,可以将体育游戏分为速度、耐力素质类、力量素质类、灵敏、协调素质类、水冰类等。它能使人很清晰地了解活动过程中某个动作的基本结构特征,以满足发展某种活动能力为目的地进行选择。速度、耐力素质类游戏,如“长江—黄河”“转身冲刺跑”“五足跑”“迎面接力”“排头抓尾”“抢球抓尾”之类。力量素质类游戏,如“连续向上抛球”“拔萝卜”“钻栏跑”“双人跳走”“跳绳跑接力”等。灵敏、协调类素质游戏,如“壁虎爬行”“左、右跳跑”“拦抢运球”“跑过独木桥”“二人对走独木桥”等。体育游戏大多为户外游戏,在阳光下、新鲜空气中进行,且运动量很大。儿童少年经常参与体育游戏,进行有氧、无氧运动,可以使身体的各个方面都可以得到充分而全面的锻炼,将更有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

2 小学生体能发展

小学生在我国是指6~12岁年龄段的学龄儿童,其身心正处于快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身体与心理都像一张白纸,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强。与此同时,学业和家长、教师的重压及易于宅在家里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等习惯,导致学生长时间不运动、体质弱、体能差。所以,教育应充分利用这一关键时期,积极鼓励和指导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能发展,丰富其情感、塑造其良好性格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体能是体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分为与动作有关的体能及与健康有关的体能2方面。动作相关的体能包括速度、反应、灵敏性、协调性及平衡性;健康相关的体能则包括心肺功能、柔韧性、肌肉力量及肌肉耐力等。根据国家小学生体育课程内容标准来看,小学生体能发展属于身体健康领域目标,其中以发展小学生柔韧、反应、灵敏、速度、协调及平衡能力等体能为主要发展目标。在学生要“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和“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终身教育”等理论指导下,发展小学生体能,掌握运动技能,有助于塑造健硕形体,提高身体机能,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考虑到小学生的运动器官发育超前于内脏器官等生理、心理特点,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小学生这一特殊年龄群体的科学训练与保护尤为重要。结合了娱乐与健身的体育游戏,恰恰能扮演这一角色,达到运动量适宜、快乐体育的效果。体育游戏在小学生体能发展中的合理应用,为体育教学和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3 体育游戏在小学生体能发展中的应用

3.1 体育游戏教学方法

3.1.1 直观教学法 体育游戏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言语讲解、动作演示及实物展示,先让学生产生感性认识,再进行模仿操作练习。以“依次往返报数”游戏为例,将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两列横队,2队间隔3步远。从排头开始依次向排尾报数,排尾报完数后,迅速跑向排头,并立即从1开始报数,依次类推,直至排头又回到原来位置。最先完成队获胜。教师讲清游戏规则与流程后,大家依次都体验2次报数与跑动感受,然后畅谈体会。报数过程锻炼了灵敏、反应,跑动中也锻炼了速度、爆发力、心肺功能与肌肉耐力等。

3.1.2 情境教学法 即模拟教学,通过多媒体播放或现场示范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游戏过程及相关规则。例如,“老鼠钻囤”游戏,在平坦的场地上选出2人,一人当老鼠,另一人当猫,其余游戏者手拉手围成一个圈。老鼠在圈外跑,躲避猫的拍追并伺机钻入;猫在圈内保护防止老鼠钻入,也可冲出圈拍追老鼠。若老鼠钻入,可以站在圈上任一游戏者身前顶替其位置,被顶替者变成老鼠。若老鼠被逮,2人角色互换,游戏继续进行,如此循环往复。情景教学在训练体能之余,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故事性、吸引力、记忆感更强。

3.1.3 启发式教学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运动能力及体质状况等,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设疑、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获取经验,提高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培养、增进团队合作意识的“搬运游戏”教学中,教师循循善诱,问小朋友怎么能2人不用手、不让球落地把球运到终点。学生回答“我知道,两人一起用头顶,可以两人用胸夹,用腰等”。学生可以分组尝试练习,活动结束后,给小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进行思考、尝试,找出最好的活动方法,再进行验证。在举一反三的学习和尝试过程中,发展了体能、智力、自主性、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

3.2 合理运用体育游戏发展小学生体能的具体途径

3.2.1 科学合理的游戏情境 对应于上文的情景教学法,体育教师应针对小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其体能发展的具体目标,创设科学合理的游戏情境,将体育游戏设在最佳的教学情境里,进行动画人物、动物及植物名称进行角色替代,使学生的感受能贴近生活实际,充分发挥体育课堂教学的诸多功能,提升教学效果。教师亲自示范动作,一边示范一边鼓励,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与好胜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运动,热爱体育,发展体能。

3.2.2 加强趣味性的游戏互动 在进行体育游戏时,以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运动能力及体质状况作为基础,进行师生之间启发式教学的互动及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在体育课上,小学生们可以通过感兴趣的游戏,如数鸭子、丢手绢、找朋友、打电话、做早操、奔跑的蜗牛等,结成游戏中的己方与对方关系及现实的伙伴关系,和小伙伴们结下深厚的友谊,相互激励、督促、陪同、配合,课后一起参加更多的体育运动。在走、跑、跳、投、搬运等活动中发育身体,发展体能与社交关系,提高基本生活技能和生存能力。

3.2.3 体育游戏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还可以运用日常行为的某个动作作为素材进行游戏,以达到教学的目的,如在小学一二年级教授前滚翻。一种教法是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让学生练习;另一种教法是分2个游戏进行:一个游戏是“低头看天”的游戏,做法是学生趴在地上从两腿之间看天;另一个游戏是“看谁坐得快”,做法是前滚翻与跑到垫子上坐下相比较快。通过2个游戏,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且学生的练习热情较高,很容易达成教学目标。

3.3 体育游戏在小学生体能发展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3.3.1 体育游戏的设计与规则制定要与教学对象一致 针对低年级和高年级小学生各方面身体条件的不同,应当选用不同难度、不同类型的游戏,或者对同一游戏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给低年级选择运动量较小,规则、动作较简单,学习、模仿较容易的游戏。高年级则可以满足更高的需求,适量加大技术、对抗、规则、动作的难度、力度、幅度和复杂度,以达到锻炼效果,增强肌肉力量和器官技能,提高耐力、反应与灵活性,促进骨骼生长。同时,又不超过体能极限,避免过量运动而拉伤。

3.3.2 体育游戏的选用要与课标任务要求一致 小学水平一的体能发展目标是,以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发展柔韧、反应、灵敏和协调能力为主要任务。施教者在坚持“健康第一”的前提下,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孩子们常见的游戏作为体能发展的主要内容,如踢毽子、跳皮筋儿、丢沙包等。小学水平二。及水平三体能发展应以发展灵敏、协调、速度和平衡能力以及协调学生综合活动能力为主要任务,选择一些运动量较大的集体游戏作为体能发展的主要内容,如各种球类、速度类游戏。针对男女生性别差异,也应分别选择对抗性强的和协调、柔韧、平衡性为主的游戏。

3.3.3 体育游戏的应用要避免与学业的冲突 教师在游戏类型、游戏做法与讲解、游戏规则的制定、游戏的组织选择时,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身体、心理、智力水平及现实面临的学业课程冲突。尽量让学生在不耽误学习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发展体能,避免身体过劳导致的学习疲惫、困倦或学习冲刺期玩儿心太重、乐此不疲、玩物丧志。平衡好体育游戏和日常学业的比重,使小学生真正能在体育游戏中有所进步提高,获得强健的体魄与健全人格。

4 结 语

体育游戏具有娱乐和健身意义,小学生体能发展迫在眉睫。学校中将体育游戏应用于小学生体能发展,可增强机体健康,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具体应用过程中,可以运用直观、情景、启发式体育游戏教学法,创设科学合理的游戏情境、加强趣味性的游戏互动、体育游戏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同时注意体育游戏的选取与教学对象、课标任务、学业要求相统一,以实现阳光体育、全民健身、健康第一的目标。

[ 1 ]冯俊彦.体育游戏[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

[ 2 ]金实.优秀学生都喜欢的体育游戏[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

[ 3 ]金鹏.运动体能实训指导[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

[ 4 ]牛路伟,肖飞,郝东升.浅谈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J ].科教新报,2011(4).

[ 5 ]高飞.在体育课堂中引入体育游戏,以提高教学效果[ J ].新课程,2011(9).

[ 6 ]陈晓航.怎样设计好小学体育游戏[ 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5).

[ 7 ]邱云华.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玩”与“学”[ J ].科教新报,2011(13).

[ 8 ]姬宝林.浅论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J ].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9).

[ 9 ]廖春梅.课堂教学中学生运动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J ].体育教学,2006(4).

[ 10 ]王嫦敏.浅谈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 J ].科技信息,2007(15).

G807.2

A

1674-151X(2016)10-101-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20.054

投稿日期:2016-09-13

朱杰,体育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小学生游戏体育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我们的“体育梦”
爆笑游戏
我是小学生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非常小学生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