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的优化策略研究

2016-07-22白彦荣

运动 2016年20期
关键词:武德套路礼仪

白彦荣

(山西工商学院体育教学部,山西 太原 030006)

理论与方法探索

我国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的优化策略研究

白彦荣

(山西工商学院体育教学部,山西 太原 030006)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针对目前我国高校武术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重技术轻理论、重套路轻实战、礼仪礼节的忽视及武德教育的缺失等问题,对我国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的优化策略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以期为我国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的进一步优化与改革提供参考。

高校;武术;教学内容;优化策略

武术纳入高校教育体系由来已久,但武术在我国高校的发展现状如何呢?“学生喜欢武术却不喜欢上武术课”便是对这一问题的很好解答。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及实践调查笔者发现,尽管相关管理部门对我国高校武术教学内容进行了不断地改革与创新,使其逐步完善,但在我国高校武术教学内容中仍存在着诸如重技术轻理论、重套路轻实战、忽视礼仪礼节、缺失武德教育等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对我国高校武术的开展现状研究相对较多,而对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的研究较少,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校武术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对其优化策略进行研究与分析,以完善和优化我国高校武术教学内容,促进武术在我国高校的进一步发展。

1 理论与技术并重

武术理论为武术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反过来武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又不断丰富和完善武术理论。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但在某种程度上,若武术理论的研究落后于武术技术的发展,则武术理论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限制武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同理,学生若对武术理论知识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则他们在武术课上学到的一些技术动作或套路或许就变成了“花拳绣腿”。只知道这些技术动作或套路如何演练,而对它们的来源、实际用途却一概不知,这样的武术课即将和体操课没有任何区别。总之,若想让高校大学生掌握真正的中华武术,用来强健其体魄、完善其人格、修养其身性、培养其崇德尚武的精神,同时肩负起传承与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使命,则在我国高校武术教学内容中必须坚持理论与技术并重的原则。

2 套路与实战兼习

在高校武术课的实践教学中,套路运动与攻防格斗等实战技术互为补充,二者互不可替代。攻防格斗等实战技术的教学不仅突出了武术的本质特性,即技击性,而且满足了学生的防身自卫需求,调动了学生的习武热情,带给学生以新鲜刺激的感受。套路运动的传授则有利于学生记忆武术动作,方便教师进行集体教学,而且便于参赛、演练与考核,亦是一种很好的传承武术技术动作的形式。所以,在高校武术课的实践教学中,二者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缺一不可。因此,针对当前我国高校武术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重套路运动轻攻防格斗等实战性技术的教学现状,而且为了缓解与扭转当前我国高校学生表现出的“喜欢武术却不喜欢上武术课”的窘境,相关管理部门应出台新政策,武术教师则转变观念,同时提高与完善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把攻防格斗等实战技术真正的贯穿到武术课教学当中。

3 规范与践行武术礼仪

武术礼仪,内涵丰富。以抱拳礼为例,右手握拳,寓意尚武;左掌掩拳,寓意崇德,以武会友;左掌四指并拢,寓意四海武林团结奋进;左拇指屈,寓意虚心求教,永不自大;两臂屈圆,寓意天下武林是一家,以武会友,切磋技艺,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因此,践行这些武术礼仪并不只是徒有形式,其中的内涵不言而喻。因此,作为习武之人,我们不仅应规范与践行这些武术礼仪礼节,而且应深刻领会这些礼仪礼节所蕴含的深刻寓意。否则,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知道习武之人有这些讲究,而不知为何要行这些礼仪礼节,在此种情况下,践行的武术礼仪也就沦为了形式。作为一名习武者,规范与践行武术礼仪是天经地义的事,同时这也是一种身份的体现。习武之人应具备这种涵养与风范。作为高校的武术教师,更应亲自规范与践行并且要求学生也养成践行武术礼仪礼节的习惯。而且武术教师在上理论课或者实践课的时候有责任也有义务给学生介绍一些有关武术礼仪方面的知识。在课堂上不断地给学生灌输与渗透这些有关传统武术文化的知识,学生长期被这种浓厚的武术文化氛围所熏陶,耳濡目染,践行武术礼仪礼节就会成为一种习惯。

4 重视武德,内外兼修

崇德尚武、修身养性,是习武之人的毕生追求。作为一所学校何尝不是如此,高校之所以开设武术课,不只是为社会输送武术人才,因为不是所有学习武术的学生最后都会成为竞技人才或武术教师,而更为重要的是强健学生的体魄,通过一定量的武术技术与武术理论的学习,使学生养成崇德尚武的精神,使其自觉担负起传承与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任,完成当代大学生的使命。针对目前我国高校武术教学内容中忽视武德的现状,以及缺失武德教育可能存在的隐患。笔者认为,在武术课首次授课时就应首先给学生进行武德教育,端正学生的习武动机,培养学生的崇德尚武精神,而且要把武德教育从始至终地贯穿与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如有必要,以恰当的方式纳入考核体系,督促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约束自己的言行,逐步完善自己。总之,在我国高校武术教学内容中应坚持德育为先,授艺次之的原则。

5 结 语

在我国高校武术教学内容中,笔者提倡武术技术与理论并重、套路运动与实战兼习、规范与践行武术礼仪,重视武德教育等策略,与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的目标,与当今社会人们选择习武的初衷和长期以来人们对武术的认识,以及对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等都是非常的吻合。为了解决当前我国高校武术教学内容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除了上述优化策略外,还必须得到相关管理部门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工作在一线的武术教师的积极配合,武术教师不能满足于自身的现状,而应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技术和理论修养,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技术保障和理论支持,使其以更加自信的状态与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武术教学工作中。

[ 1 ]白彦荣,李金龙.我国高校武术教学内容存在问题的思考[ J ].搏击·武术科学,2014,11(4):64-66.

[ 2 ]邱丕相.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 3 ]程世帅.论中国武术礼仪文化的缺失与回归[ D ].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2.

[ 4 ]颜鸿填.谈“以德为先”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运用[ 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14):196-197.

[ 5 ]蔡仲林,施鲜丽.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 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1):62-64.

[ 6 ]孙成岩.武术教育由技能传习向文化传承转变的思考[ 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89-91.

G807.4

A

1674-151X(2016)10-091-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20.048

投稿日期:2016-09-19

白彦荣(1988—),硕士。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猜你喜欢

武德套路礼仪
网购能“砍价” 有时是“套路”
武德文化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研究
谨防“套路贷”的这些“套路”!
武术课堂核心素养之武德教学探讨
Airbnb上的套路
筷子礼仪
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是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
眼下有套路
礼仪篇(下)
深山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