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比赛法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

2016-07-22吕园欣

运动 2016年20期
关键词:成员舞蹈技能

吕园欣

(南京体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4)

理论与方法探索

简析比赛法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

吕园欣

(南京体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4)

体育舞蹈在我国的发展时间比较短,自从体育舞蹈在我国兴起之后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体育舞蹈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所以,体育舞蹈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思路与方式,要把教学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真正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体育舞蹈教学中,运用比赛法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合作、互助、创新的精神和实际运用的能力。因此,本文立足于比赛法对体育舞蹈教学的意义,阐述了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比赛法的运用方式。

比赛法;高校;体育舞蹈;教学

体育舞蹈在我国仅只有30年左右的发展历史,但是因为体育舞蹈独特的魅力,我国男女老幼都非常喜爱体育舞蹈,高校大学生对体育舞蹈更是喜爱。但是,当前我国高校体育舞蹈教师在教学中,十分重视教学考核和完成教学目标,忽视了体育舞蹈的灵活性和学生灵活运用体育舞蹈能力的培养,加上中国人的性格具有内敛和含蓄的特点,导致学生在课后就不会去运用体育舞蹈,导致体育舞蹈和实际锻炼脱节。因此,体育舞蹈目前仅仅处于课堂锻炼和教学阶段,学生没有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体育舞蹈没有在社交中发挥应有的功能。鉴于此,本文探讨了比赛法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运用,比赛法倡导在课堂气氛充分活跃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或者学生可以自由组合成几个小组,锻炼学生灵活运用舞蹈的能力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

1 比赛法与舞蹈教学

1.1 比赛法

在高校体育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比赛法是非常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相比于其他教学方法,比赛法具有其独特的作用,不仅能给学生带来积极作用,同时也会产生消极作用。如果教师不能处理得当,比赛法就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在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合理运用,通过比赛法的运用给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1.2 比赛法对体育舞蹈教学的影响

1.2.1 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 体育舞蹈教师通过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小组之间进行比赛,最终让这些小组分出胜负。小组内成员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要全力以赴、不断努力,每一位学生都希望能够表现自己,希望能够得到同伴的认同,希望同伴和教师能够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例如,有的学生柔软度比较好,有的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强,通过教学比赛,学生就能够向同伴和学生展现自己的这些优点。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舞蹈的练习积极性和强化学生的进取精神,甚至一部分学生为了能够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就会课后组织组内成员进行练习。

1.2.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自控能力 小组成员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要灵活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学生需要不断根据各种情况来调节自己的心理,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在比赛中的动作。因此,比赛法对于学生在应变能力和自控能力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学生要想在比赛法中获得成长,取得更好的比赛成绩,就必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和自控能力。所以,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应用比赛法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自控能力。

1.2.3 有利于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比赛法具有多种形式,如专门的测验比赛、游戏比赛、教学比赛等,但是不管是哪种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需要确定裁判方法和制定严格的比赛规程。学生在规则之内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教师要给学生树立“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思想。在不断进行比赛的过程中,学生的道德作风能够得到较好的教育和培养。

1.2.4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舞蹈技术体育舞蹈技术是教师必须向学生传授的内容,但是教师如果单纯地向学生传授体育舞蹈技术,就会导致课堂十分枯燥,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教师能够合理地运用比赛法进行体育舞蹈教学,就可以加速学生对体育舞蹈技术的学习。例如,教师讲解和示范完一个动作之后,如果仅仅让学生进行自由练习,一部分学生会因为自己领悟动作的能力比较低而降低积极性,如果教师能够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小组内成员相互帮助,然后在下课之前让小组之间进行比赛,这样就会大幅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小组内水平较好的同学去主动帮助水平较低的学生,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体育舞蹈技术。

1.2.5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 比赛法是在集体活动中使用,集体中的成员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要精诚合作、协调配合。在比赛中,小组内成员都意识到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因此每一位成员都自愿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来捍卫集体的荣誉和取得最大的胜利。因此,比赛法能够为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提供有利的条件和营造良好的环境。

2 比赛法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

2.1 体育舞蹈教学目标要体现层次性

班级授课制是当前高校体育舞蹈授课的主要方式,尽管选择体育舞蹈的学生都是出于自己的兴趣,但是这部分学生仍然在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学生的兴趣特长、认知风格、知识水平、技术技能及身体素质都不尽相同,在体育舞蹈练习中这些不同因素都会相应地表现出来。因此,体育舞蹈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每一位学生在小组内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教师在采用比赛法时要权衡每个小组的实力,不能让小组之间的实力差异太大,每个小组都应分配技术好和技术相对低的学生,让技术好的学生帮助技术低的学生。一方面,在采用比赛教学法之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素质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分析,要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实现应是由低到高的,而对于技术技能较低的学生,教师不能要求他们瞬间在技术上取得突破性的进步,而是要让他们不断通过组内合作和组间竞争来提高自己的技术技能;对于技术技能比较好的学生,则除了让他们掌握课上的技能之外,还要让他们主动帮助组内技术比较低的学生,提高整组成员的实力,在每节课下课之前,教师还可以示范一些下次课上需要练习的动作,让技术技能较好的学生回去多练习,下节课再帮助技术技能较低的学生,让成员之间更好地配合,从而让各组在比赛时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针对每一个体育舞蹈专项制订一个教学目标,也可以针对每一次比赛制订一个教学目标,从而让目标更加具体化,实现起来也更加容易。

2.2 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比赛法

2.2.1 教学性比赛法 这种比赛法是根据体育舞蹈教学的部分规则或者基本规则来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在体育舞蹈教学中,采用教学性比赛法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例如,教师针对本堂课所教的体育舞蹈动作,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小组成员相互帮助,规定一定时间内小组成员就舞蹈动作进行比赛,这就是教学性比赛法的一种形式。教学性比赛法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比较小,学生在小组内也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

2.2.2 模拟性比赛法 当经过一段时间的体育舞蹈教学之后,学生掌握了一定了体育舞蹈技术。教师可以让小组成员在课后选择一首歌曲,然后自己进行排练,但是在排练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把所学过的知识都应用进去,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让各个小组进行比试,这种比赛法就是让小组时间进行技术动作的比赛,以体育舞蹈技术的掌握程度和表现程度来作为评判的标准。这种比赛法可以让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训练,从而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体育舞蹈技术技能。这种比赛法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可以模拟真实的比赛环境,对比赛的规则严格把关,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体育舞蹈技术技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2.3 适应性比赛法 这种比赛方法是为了让学生更快地适应体育舞蹈教学方式和比赛法而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与模拟性比赛法最大的区别在于比赛环境是否真实,适应性比赛法是在人为模拟环境下展开的。在体育舞蹈教学中采用这种方法是为了让体育舞蹈能够走的更远,让体育舞蹈不仅仅在教学中,而是让更多人能够应对比赛。通过适应性比赛法能够让体育舞蹈队学生在面对比赛时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实力,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这对于仅仅向学生传授体育舞蹈技术技能更加有意义。

2.2.4 检查性比赛法 这种比赛方法是为了检验学生之前的训练质量而进行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有非常广泛的实用性,如可以针对体育舞蹈的一个专项技能进行比赛,从而检验学生在该专项技能上的掌握程度。教师在采用检查性比赛法进行教学中,可以采用封闭式的比赛环境,也可以采用开放式的比赛环境,学生通过检查性比赛不仅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还可以通过其他同学的表现来完善自己的体育舞蹈动作。

2.3 针对比赛法对体育教学进行评价

尽管教师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和传授相同的教学内容,但是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天赋都不同,因此每位学生能够掌握的体育舞蹈动作有一定的区别,教师不可以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也不可以根据学生日常的表现就给学生贴标签。在采用比赛法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每次比赛中学生的表现来对同一位学生进行纵向评价;也可以根据小组的整体表现来对组内成员进行横向评价,加上在教学中每位学生的常规表现,教师才能对学生做出综合性评价。同一名学生只要在每次比赛中都能取得点滴进步就要承认学生的进步,并且鼓励学生在今后的课程中要更加努力;而对于小组而言,如果一个小组在每次比赛中都能有点滴进步,如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更加流畅,教师也要表扬该小组成员,可以在一定程度内奖励小组成员,让其他小组成员再接再厉。

3 结 语

虽然当前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还没有广泛采用比赛法,但是比赛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的舞蹈动作技术技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比赛法进行教学,制订好体育舞蹈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然后采用科学的评价方式去评价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体验到体育舞蹈的乐趣。

[ 1 ]张清树.体育舞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 2 ]李永华,郝国防.情景模拟法在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体育前沿,2015(11).

[ 3 ]付明忠.体育舞蹈的起源与发展[ J ].大舞台,2013(2).

[ 4 ]李采丰,于君.分组互助教学法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J ].体育教育,2015(3).

[ 5 ]陈露.普通高校体育舞蹈选修课教学改革现状与策略研究[ J ].才智,2015(18).

G831

A

1674-151X(2016)10-081-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20.043

投稿日期:2016-09-21

吕园欣(1979—),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表演。

猜你喜欢

成员舞蹈技能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