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高等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析

2016-07-20刘依伊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西藏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刘依伊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西藏地区高等学校接受着全国各地的学校,文化的差异、习俗的差异、高原的生活等等都会影响到了各高校学生的心理,如何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成为西藏高等院校教育的一大难题。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对学生学习和工作产生影响,还会影响到汉族与藏族等少数民族之间关系,影响到西藏的繁荣稳定。因此,西藏高等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创建良好的民族关系,维护区域稳定,吸引更多的大学毕业生积极投身西藏社会建设事业。

【关键词】西藏高校 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66-02

1985年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国内第一个面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工作站,这是国内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早的机构。在此之后,国内各个高等学校也纷纷效仿,开始设立有关心理健康咨询的各种机构,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开始蓬勃发展,许多学校也开设了心理健康的相关专业。近年来,西藏大学、拉萨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西藏地区的各高等学校也纷纷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取得很多显著的成果。

一、西藏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缺乏整体性规划,教育体系不健全

西藏高等学校的心力健康教育事业相对于国内其他地区发展起步较晚,发展过程中面对的困难也更加多,西藏地区并没有建立健全针对西藏地区各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整体性规划,只是各个学校根据自身发展需求,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自己的发展方向。这种发展方式导致今天西藏地区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参差不齐。没有针对少数民族的学生的心理问题进项专项研究,制定符合西藏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套教学目的、教学大纲、操作方法和考核方式。各高校单兵作战,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

(二)教育理念过于陈旧,不能紧跟时代步伐

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问题,一直是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学校教育中最为难处理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更是一个关于文化、习俗碰撞与融合的问题。在现有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下,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少数民族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对于有关民族的、文化的、习俗的问题十分敏感,因此我们必须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解决这一问题。但是现有的教育理念都是借鉴国内其他高校,这些理念在高原上存在着“高原反应”,不能很好的适应西藏的实际情况。

(三)专业师资力量的缺乏,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西藏地区由于自身的发展状况,难以吸引到优秀的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即使西藏政府近年来加大了人才引进,但是由于西藏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发展水平十分低下,引进的人才也很难长期留下,大部分待一段时间都由于不能忍受西藏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而离开,导致西藏地区教师资源十分缺乏,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西藏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改进措施

(一)构建西藏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整体性规划发展方向

由于西藏地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须依靠良好的发展体系,进行统一规划,解决目前西藏地区各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均衡、各自为战的问题,加快西藏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速度,提高其教育质量,加快各民族的大融合、大团结,维护西藏地区的繁荣稳定。

(二)改变教育发展理念,推进教育多元化发展

通过西藏地区多年的教育实践发现,多元化的文化教育理念为解决文化碰撞融合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这一教育理念在基础教育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通过西藏大学的小范围实践发现,这一理念对于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同样有用。因此,我们应该大力推进这一理念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普及,提高教育质量。

(三)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培养本地区的专业人才

为了解决专业人才的缺乏,除了政府部门和高校创建良好的人才引进激励机制,各大院校还需要积极培养本地的人才,自然环境和这些人才容易适应西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因此,培养本地的专业性人才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而且这一方法也是长久有效的,对于西藏地区各民族团结十分有利。

西藏高校在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特点,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为西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输送更多心理素质过硬,心理健康的综合性人才,为民族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看文献:

[1]罗平,仁青扎西.西藏高校心理教育体系建构的实践研究[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2]侯会,宋斌.西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若干思考[J].西藏科技.2008(01)

[3]格桑扎西,罗布次仁,林鸿雁,化国瑞. 西藏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 新西部(理论版). 2014(18)

[4]付海东.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8

[5]樊金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2(04)

[6]肖征,曲丹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的探索[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2(05)

猜你喜欢

西藏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西藏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