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尘”词义源流考

2016-07-18韩丹丹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名作欣赏 2016年11期
关键词:人世间尘土红尘

⊙韩丹丹[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浙江 宁波 315211]



“红尘”词义源流考

⊙韩丹丹[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浙江宁波315211]

摘要:“红尘”这个词在文学作品中使用频率很高,词义系统也十分丰富。本文试从分析“红”与“尘”的词义系统来探究“红尘”的词义源流。

关键词:红尘红尘源流

无论在艺术作品中还是在生活中,常常会出现“滚滚红尘”“看破红尘”等这样的句子,而“红尘”在这些句子中表达的含义并不相同。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着不同的意思,并且随着历史的变迁衍生出多个含义。

一、何为“红”与“尘”

(一)“红”的词义系统

1.表颜色。唐《柳宗元集》曰:“盎,犹翁也,成而翁翁然。醍者,色红赤。”诗曰:“艳多烟重欲开难,红蕊当心一抹檀。”以上两句中的“红”字皆表红色的意思。此外,在中国古代“红色”代表了多种含义:①红色有驱邪的功能,所以皇宫与寺庙的建筑多为红色,民间过年时粘贴的对联也为红色。②表示吉祥喜庆,故在逢年过节或婚礼中多用红色装饰。③表示人或事业的飞黄腾达,人们常用“红红火火”“红光满面”等形容事业或人蒸蒸日上。④用红色字写信代表了侮辱或者绝交。⑤被宠信的人,如红人等。以上为“红色”象征的主要含义,代表含义还有许多,如代表性格开朗等,在此不再赘言。

2.美人的代称。常用“红”代表女性,如红颜代表女子的容貌,红泪代表女子的眼泪等,《文献通考》曰:“红颜讵几,玉貌须臾。一朝花落,白发难除。明年后岁,谁有谁无。”《柳如是别传》中也多次出现“红颜”“红泪”:“服药媚红颜,终为悦己死。”“寇家姊妹总芳菲,十八年来花信违。今日秦淮恐相值,防他红泪一霑衣。”

3.“红”字也作动词,读“gōng”,主要指妇女的生产作业,如刺绣、纺织等。《明史》有云:“妇年三十,无子,家贫,力,女红养姑。”“岁祲,饘粥不给,以女红易米食其夫,己与婢仆杂食糠籺。”

4.血的委婉表达。鲁迅《在酒楼上》:“(阿顺)直到咽气的前几天,才肯对长富说,她早就像她母亲一样,不时的吐红和流夜汗。”《红楼梦》第七回提道:“不和我说别的还可;再说别的,咱们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吐红”和“红刀子”分别指吐血和血刀子。

“红”字的运用特别广泛,词义颇多,除上述释义外还指营业的纯利润(红利、分红)、对中国古典文学《红楼梦》的研究(红学)等,在此不再赘言。

(二)“尘”的词义系统

1.指尘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尘字从三“鹿”从“土”,表示鹿群行扬起尘土的意思。随着历史的发展,文字趋于简化,楷书简去重叠的部分,只保留一个“鹿”,现行简化字“尘”,也是一个从“小”从“土”的会意字,详知字形演变参阅图一。《庄子》“而游于尘垢之外”,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中,“尘”字皆指尘土。

2.比喻庸俗肮脏或指代庸俗肮脏的事物。《辨命论》云:“琾则志烈秋霜,心贞昆玉,亭亭高竦,不杂风尘。”《中山狼传》:“惊尘蔽天。”

3.指人世间、俗世,佛家、道家经常用到。《宋书》:“问苍天,尘世光阴去如奔。”《岁时广记》记载:“杜牧诗云:‘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4.指踪迹。生活中或艺术作品中常说的“步了某某后尘”或“前尘往事”便是这个意思,《洛阳伽蓝记校注》:“世但知释玄奘之取经,不知乃步二人后尘。”

图一

二、“红尘”的词义系统

首先,“红尘”是尘土,这点继承了“尘”的释义,与“尘”相同。班固《西都赋》云:“红尘四合,烟云相连。”杜牧有诗曰:“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刘禹锡也有诗曰:“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以上“红尘”皆作尘土义。

其次,“红尘”指繁华的都市,这也是“红尘”的本义,有时会借指名利之路。这个含义出自班固的《西都赋》:“红尘四合,烟云相连。”虽然表面看是尘土的意思,但实际上是在用街道扬起的“红尘”来衬托“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人不得顾,车不得旋,阗城溢郭,旁流百廛”的都市繁华情景。还如徐陵《洛阳道》云:“绿柳三春暗,红尘百戏多。”

第三,佛教、道教等称俗世、人世间为“红尘”。这与“尘”的释义又不谋而合,不过“尘”的所谓人世间,市井味较浓,是与幻想的天堂相对的现实尘世世界,而“红尘”因与形容词“红”的结合而变得颇具浪漫色彩。这个释义在唐朝开始出现,当时都城是长安,属黄土地质,盛世长安繁华无比,夕阳下扬起的尘土是红色的,故有红尘之说,后来佛家用来形容俗世。李白《相逢行》云:“相逢红尘内,高揖黄金鞭。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人们常讲的“看破红尘”就是此意,佛家认为人世间充满了诸多诱惑,会扰乱内心的清净,与花花世界接触难免会徒生烦恼,许多人在遇到挫折之后往往会有离开俗世的“看破红尘”之意,不过这是比较消极的想法。《红楼梦》开篇提道:“原来是无才补天,幻形人世,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引登彼岸的一块顽石。”这充满神秘浪漫色彩的描写来自道家的神话故事。

总结

“红尘”词汇由“红”与“尘”两个要素组成,三者词义系统存在着重要联系。本文主要对“红”“尘”“红尘”三词的具体词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比三者之间的词义,列表如下:

红尘红尘颜色(驱邪、喜庆、绝交、发达等) 尘土 尘土美人 比喻庸俗肮脏的事物繁华的都市,借喻名利之路血人世间、俗世 俗世、人世间同“gōng” 踪迹

通过了解“红”与“尘”的词义系统,我们发现,“红”的释义大多与财富、美色、鲜血等世俗污秽生活有关,代表着世间的种种诱惑,所以通常人们会把“红”与人的欲望联系起来,并且经过历代漫长的文化演变,“红”已涵盖了世间的特色。“尘”的本义为尘土,经过词义的延伸还有污秽的事物、尘世和踪迹之意等。通过对比发现,“红尘”的词义多是继承“尘”的词义而来,并且因古代文学的发展和古人词构能力的增强,与形容词“红”相结合后,其词义更加具有神秘与浪漫色彩。

汉语的魅力在于其演进过程中内涵的不断丰富,这一点在“红尘”一词上充分体现了出来。

参考文献:

[1]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宋)李昉.太平广记[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元)马端临.文献通考[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作者:韩丹丹,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助教、硕士。编辑:杜碧媛E-mail:dubiyuan@163.com

猜你喜欢

人世间尘土红尘
人世间
《人世间》:好家风,才是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
解密电视剧 人世间
七夕
无题
咸阳锁紧烟雾与尘土
医院
许一世情缘,醉一场红尘
红尘千错恍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