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粮食产业化发展提速

2016-07-14孙晓明

中国粮食经济 2016年4期
关键词:龙头企业产业化粮食

文/孙晓明



让粮食产业化发展提速

文/孙晓明

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是站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粮食生产流通起点上作出的战略抉择,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战略性步骤。当前,在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换档减速下行、国内外多种成分参与粮食竞争的形势下,发展粮食产业化则是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有力武器。粮食产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了粮食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分工协作的典型产物,涉及生产、收储、加工、运销等诸多环节。发展粮食产业化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有利于加快粮食科技开发创新、推广和应用,有利于延伸粮食产业链条,而且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粮食产品市场竞争力。

发展粮食产业化必须培植壮大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龙头企业外联市场,内联农户,是实施粮食产业化的骨干带动力量,要加快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影响力和带动作用。一要结合粮食企业布局调整结构,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和企业兼并重组,采取内涵改造、低成本扩张等办法,重点培育一批粮食加工和购销龙头企业。要鼓励优势企业打破区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通过整合兼并、股份制等形式,盘活资本存量,整合资源要素,推进上下游产品加工的联合与合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真正打造培育一批实力强、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二要支持龙头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粮食产业,向“专、新、特、精”方向发展,促进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三要新上一批骨干加工项目。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紧紧抓住当前国家和省、市推进农产品加工发展的有利时机,通过企业投资、市场融资、吸引外资、政府投资等多种途径吸引更多资金,新上一批起点高、效益好的骨干加工项目,为粮食产业化发展积蓄力量。

发展粮食产业化必须强化两个网络建设,提升城乡服务水平。要着眼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各项任务,建立完善粮食购销网络和城乡主食社会化供应网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两个主渠道”。一是建立新型粮食购销网络。要培育以粮食购销公司和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基层库站为依托,以农村粮食经纪人为积极力量的粮食购销网络。各级粮食部门要结合粮食产业化经营,搞好网点延伸,大力推广连锁经营等现代营销方式,通过新建、改造、租赁等形式,扩大购销网点的覆盖面,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功能。要重视粮食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建设,引导粮食企业与中介组织及经纪人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最大限度地掌握粮源。二是进一步拓宽粮油食品供应网络。在农村,要进一步整合粮食网点资源,以开展便民利民服务为宗旨,让种粮卖得出。要发展粮油超市和连锁店,拓宽“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渠道,延伸经营触角,提高服务水平,把米面油等粮食制品和日用百货送到城乡社区,服务群众生活。在城镇,要以发展“居民大厨房”为载体,坚持“强化配送、网络服务、物美价廉、造福群众”的经营理念,继续加强居民主食社会化供应建设,积极发展快餐经营,强化配送功能,增加服务网点,改善经营管理,提供优质服务。要按照合理定位、科学规划、严格管理的原则,大力发展快餐连锁经营,通过承包当地大中专院校、企业、机关和部队食堂等,不断扩展服务范围,扩大经营规模,形成规模效益。

发展粮食产业化必须抓好粮食订单收购,与农民建立新的合作机制。各级粮食部门要把发展粮食订单收购作为粮食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工作来抓,进一步完善“企业+农户”、“公司+基地”等生产经营模式,探索通过“二次结算”、股份制合作等方式,建立订单粮食的利益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农民参与订单收购的积极性。要采取政府推动、市场拉动、部门联动的做法,紧紧依靠当地党委、政府,以市场为导向,主动与当地农业、科技、种子、农资等部门加强合作,共同推进粮食订单业务开展,推动粮食产业化稳步发展。要完善订单收购形式和内容,充分利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规范订单收购合同,明确订单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履约方式、违约责任等,合同要详细、严密、操作性强。要诚信经营,一诺千金,严格按合同履行,做到优质优价,取信于民,切实提高订单合同履约率。

发展粮食产业化必须狠抓科技兴粮,着力提高粮食科技含量。科技进步是推动粮食产业化发展的根本动力,要牢固树立“科技兴粮”意识,把科技兴粮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科技创新带动粮食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一是鼓励和支持粮食企业积极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加强粮油精深加工的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粮食加工深度、加工层次和技术装备水平,延长粮食产业链,大幅度提高加工增值率。二是引导粮食企业加强产学研结合,鼓励建立企业技术研究中心,加强与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技术合作,组织力量联合攻关,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三是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把自主研究与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结合起来,增加粮食附加值,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经济效益。四是做好粮食标准质量工作。粮食质量和卫生监管是粮食流通管理的重要内容,要按照有利于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和品质优化、有利于保护种粮农民利益、有利于粮食有序流通的原则,加强粮油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实行质量认证和标识制度,实现主要粮油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五是积极争创粮油名牌。采用先进的质量标准,组织开发和生产高质量的粮油产品,提高产品档次,扩大市场占有率。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借助各种展销会和重大节庆活动,加大对品牌的宣传推介力度,扩大品牌的知名度。

发展粮食产业化必须抓好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发展积聚粮食产业集群。要树立粮食以外就是“外”的开放观念,充分利用粮食企业现有资产、土地等优势,多形式招商引资,多渠道吸收资金、技术和项目。各级粮食部门要通过业主招商、委托招商、网上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打破地区、行业和所有制界限,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粮食产业化重点项目建设。有条件的要通过“腾笼换鸟”、“退城进郊”等模式,盘活城区存量资产,在开发区或城郊兴建粮食产业园区,搭建粮食物流平台,使之成为集收购、仓储、加工、运输为一体的粮食产业集群。

发展粮食产业化必须切实实施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自然人联动,强力推进工作落实。各级粮食部门要把粮食产业化发展作为粮食工作的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定期研究部署,并切实抓好落实。一要成立工作机构。市县粮食局都要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科室为成员的粮食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处理产业化经营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明确专门科室具体负责粮食产业化发展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工作。二要准确把握工作重点。各级粮食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按照主导产品要选准、优势产业要做大、龙头企业要做强、运行机制要搞活、标准化水平要提高的要求,认真研究提出本地粮食产业化发展的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三要认真落实优惠政策。各级粮食部门要积极筛选推荐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项目,争取有更多的粮食企业进入国家和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盘子,取得资金和政策支持。同时,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联系,做好协调工作,千方百计为企业开展产业化经营创造条件、提供支持。四要建立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市粮食局直属分局)

猜你喜欢

龙头企业产业化粮食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我的粮食梦
系统产业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