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浮力》一节目标教学浅谈

2016-07-14张萍

青年时代 2016年11期
关键词:浮力乒乓球鸡蛋

张萍

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从教育思想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一场革命,其基本思想是从知识、能力、智力、情感和身体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而我们实施目标教学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不管是从内容上和方法上都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物理教学目标是物理教育过程的最终要求,是目标教学的核心,它包括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素质目标、方法与过程素质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素质目标,如何在教学中实现这些目标是物理教学成功的关键,现就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实施目标教学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了解学生,确定目标

要对学生因材施教,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学习态度、兴趣爱好、意志性格、思想纪律、健康状况、家庭环境等,以便确定起步目标,同时还要注意了解学生学习物理的需求与情感特征,确定物理目标切入点,然后按文化素质、技能素质、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四个方面确定基础目标和发展目标。例如,《浮力》这一节是初中物理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往往感到束手无策。针对学生对概念难于理解,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教学中是这样确定目标的:

通过预习、自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浮力的概念及浮力的应用。

通过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浮力产生的原因及阿基米德原理,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分析实验以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培养学生应用物理公式解题的能力。

体验科家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这样确定的目标既遵循了美国教育家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原理,又使学生对《浮力》一节有了全面系统地掌握,当然对一节内的每一个小问题也要确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以便教师依据目标组织教学,让教学目标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

二、展示目标,明确目的

课堂教学目标是整個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与学的归宿,确定目标后,在授课前先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并使学生根据目标预习、自学,初步掌握低层次的教学目标,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公式、基本单位等识记性的内容,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当中变被动为主动,在课堂教学中变只听老师灌输为带着问题有目的的学习,克服了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随意性。例如,在学习《浮力》一节时,授课前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鸡蛋戏水”实验,即把一只熟鸡蛋放在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鸡蛋下沉;再给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盐搅拌,鸡蛋上浮,直至漂浮;然后再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使鸡蛋悬浮。通过学生对实验的操作、观察,然后老师点出,鸡蛋上浮就是受到浮力的作用,那么,什么是浮力?浮力又是怎样产生的?同一只鸡蛋在液体中为什么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情况?告诉学生,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我们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又使他们明确了学习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三、围绕目标,导学达标

课堂目标教学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牢固树立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思想,真正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自信地、创造性地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使之自觉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最终达到学生会学的目的。因此,教与学应该是平等的关系。要提倡教学相长,教师要改变那种强行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创设一种宽松、平和、自由地课堂氛围,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讲解,启发丰富的想象和思维,发展学生的能力,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例如,笔者在阐述浮力产生的原因时,课前让学生准备一只大雪碧瓶,将下半部分剪去,再找一只乒乓球即可实验,实验时,让学生将雪碧瓶盖去掉倒置,放入乒乓球,用手将乒乓球压在瓶颈处,向瓶里注水,松开手后,学生观察现象,为什么乒乓球并不上浮?学生相互讨论得出是由于乒乓球上部受到水的压力,而下部无水的压力的结果,然后将此装置放入一个盛有水的玻璃容器中,观察到乒乓球很快浮到水面。这时学生情绪高涨,展开了激烈地讨论,然后适时点拨,第一次实验乒乓球下部无水的作用,第二次实验乒乓球下部有水的作用,学生进而得出乒乓球上浮是由于乒乓球下部受到水的压力大于上部而上浮的。然后运用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知识,引导学生得出水对乒乓球向上和向下的压力的合力为二力之差,进而诱导学生这个合力会起到怎样的作用?(将乒乓球向上托起),学生顿悟,此合力即为“浮力”。通过学生对实验的观察,教师的诱导,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讨论、分析实验现象,得出了“浮力是由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而产生的”结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习的欲望,提高了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实验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又可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建立概念,使之易于理解概念,运用概念,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热情。

总之,通过目标教学,唤起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了学生的主动精神,使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了能力培养之目的。“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猜你喜欢

浮力乒乓球鸡蛋
乒乓球悬浮术
跳舞的乒乓球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靠拢的乒乓球
认识鸡和鸡蛋
神奇的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