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小语种专业建设面临的问题及措施

2016-07-14马丽亚

青年时代 2016年11期
关键词:小语种东南亚措施

马丽亚

摘要: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云南省由于地缘优势,很多高校都开办了东南亚南亚语种专业,但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也凸显了许多共性的问题,我们针对小语种专业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为进一步满足社会对具备东南亚南亚语言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而努力。

关键词:区域;东南亚;小语种;专业;问题;措施

作为一个新办专业,泰语专业建设刚起步,处于不断探索建设的阶段,尚需总结经验,加大建设力度。目前专业建设存在四个突出问题,制约了进一步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受限、教学资源不足、境外实习基地建设程序复杂以及专业质量标准细化和落實还需要加大物力人力投入等四个问题。

一、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1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困难

1.青年教师教学工作任务繁重与专业发展存在的矛盾

泰语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比例较高,总人数少,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少。大部分青年教师身兼数职,存在课头多、教学及管理任务繁重等矛盾。加之专业课师资短缺、编制不足,使青年教师根本无法外出进修、考博以提升学历和职称层次。需要增加2—3个编制,才能解决这个制约发展的客观困难。

2.尚无固定的泰国外教岗位,外教难聘请问题持续已久,需要稳定的外教岗位1-2名。

泰语专业建设5年来,一直没能获得聘请稳定长期外教的岗位,能够来我校

任教的泰方教师多为合作办学的泰国高校派来进行短期扶持,通过使用云南省教

育厅外交资助项目、或者申请学校的短期外聘教师项目支付酬劳,且多数外教到任仅仅2-4个月,无法安排给他们学期制的课程教学任务,不连贯的外教教学影响了专业课程安排的持续性,非常需要学校综合考虑,配给1-2位泰语外教的岗位。

(二)专业教材、多媒体资源等教学资料稀缺

泰语专业教材和教学资料相对缺乏,多媒体资源更为稀缺,仅有的教材中能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使用的几乎没有,多门课程的教材只能依靠泰语教研室老师找资料、影印分发给学生。从对象国找到的教材是全泰文,教材编写对象是泰语母语者,难度偏高,无法完全对准国内学生的“零起点”学习层次要求。专职教师们因为每周课头多、任务重,教材编写等任务推进困难。

(三)课程建设体系还需完善,重点课程建设层次仍有待提高

由于教师编制、职称等因素的制约,泰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还不完善,五类重点课程建设多数为院级立项,建设层次还有待提高。

(四)境外实习基地建设困难

境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困难制约了境外就业的拓展。在学生赴泰学习的过程中,泰方高校协助安排泰语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实习。由于规定、经费等原因一直未将接收学校或单位建为境外实习基地,造成相关学校、单位在接收实习学生时无法统筹,很难持续,使得学生散失了一些更好的实习机会,进而错失境外就业机会。

(五)专业质量标准和测评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泰语专业的专业质量标准制定的时间较晚,质量标准的制定参考了《云南省应用泰语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讨论稿)》,但仍存在有部分内容需要修订和补充;毕业的两届学生中仅对2011级学生进行了追踪评测,对专业质量标准的测评数

据不够充分;对在校学生的测评也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二、拟整改的措施

针对泰语专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问题,需要多渠道解决。

中青年教师发展受制约的问题,我们将充分利用省级质量工程的“小语种外聘教师支持计划项目”的政策和经费,聘请国内外泰语专家和教师,来校承担部分专业课程的授课并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等,如果成功外聘2名教师,就可以依次置换一位教师外出进修或攻读博士学位,以此加大青年教师的科研教学培养力度,为青年教师的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加快青年教师获科研立项、出学术成果等方式,实现职称学历层次的逐步提高。同时,我们也将继续积极争取学校支持,引进高层次泰语人才。

就泰教聘请难、无岗位的问题,积极争取学校的理解和支持,只有通过学校协调,让相关部门聘请长期外教,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泰语专业无外教的这个老问题。

第二,就专业教材、多媒体资源等教学资料稀缺的问题,打算两个方案解决。首先,动员组织自编讲义,争取得到学校的教材编写经费项目,支持教师收集资料和编写教材以及多媒体教学资源。同时,与出版社合作,鼓励老师能够抓住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系列教材建设的契机,争取能够出版符合我校实际的小语种系列教材。

第三,就完善课程建设体系的完善,提高重点课程建设层次的问题,应继续积极进行院级重点课程建设,争取通过云南省质量工程项目对南亚东南亚语种精品课程等项目的申报突破省级重点课程建设的突破。

第四,就境外实习基地建设困难问题,积极向学校反映,争取得到学校在政策、经费上的支持。

第五,重视专业质量标准在专业建设中的作用,坚持对专业质量标准体系的测评与观测,积累足够的数据,为进一步完善专业质量标准测评体系提供依据。

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贸易增长潜力巨大、交往日益深入,需要大量具备扎实的东南亚南亚语言基本功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具备较强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目前,虽然省内很多高校都开办了东南亚南亚语种专业,但在专业建设方面仍然存在许多共性的问题,我们针对大理大学泰语专业在5年多的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为进一步满足社会对具备东南亚南亚语言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努力。

猜你喜欢

小语种东南亚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闽菜“太平肉燕”飘香东南亚
小语种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奇幻迷香 寻味东南亚
全球化背景下小语种语言的发展
美俄聚焦东南亚
小语种对大学生(非小语种专业)就业竞争力影响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