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基层非遗保护工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2016-07-14钟小明

青年时代 2016年11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层

钟小明

摘要:随着工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也在逐渐加快,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处境十分艰难。加之信息时代已经来临,现代文化以及信息充斥著我们的生活,使得传统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的发展以及传承面临严峻的考验,如果保护的不及时、不全面非物质类文化遗产甚至会从此消亡。非物质类文化遗产不但是历史的延续,还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因此需要对其投入更多的关注,坚定不移的对这些文化财富进行保护。

关键词: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案

非物质类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古老、无形的文化形式,它代表着民族文化整体的精神高度。其不仅是最具传统也最鲜活明艳的历史文化,还是国家软实力文化的主要资源,以及民族个性、历史、精神、情感、气质等有机的结合具体表现。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非物质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本文对非遗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进行了简单分析,希望能够推动非遗保护水平的提升。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保护工作中的问题

(1)群众与工作者之间存在情感交流的缺失

调查对象大都为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人,或者是了解文化情况的人以及证明人,他们大多数都年龄很高,知识水平较低,其中还有一部分调查者是年轻人,社会阅历以及经验都不多。在调查的过程中,这样的组合就会导致问题及回答不一致的现象出现,而且他们有时会因为缺乏对项目的了解,对一些需要深入认知的问题不能做到透彻分析。另外很多非遗保护人员没有户外工作的经验和基本常识,因此,在进行保护工作的时候经常会有出现很多问题,使得调查工作不能顺利进行。

(2)社会讨论气氛太单一,群众缺乏非遗意识

大多数非遗调查工作任务都较为繁重,而在具体的保护工作中,相应的舆论造势和宣传工作就显得过于单一,而这样一来就使其跟不上非遗保护工作的脚步。加之大多数社会群众没有具体非遗保护意识,对非遗的知识也不是特别了解,因此影响了调查工作的进度。

(3)底层工作者的工作不够全面和深入

在基层工作文化站以及文广新局中,大多数从事非遗调查的基层工作人员,多为临时雇佣者,因此其不能完全投入到非遗的保护工作中,并且会因为个人原因影响工作的调查进度:另外由于工作的繁重使得大多数工作人员没有精力仔细的对非遗工作进行调查与普及:此外相对一些素质好的基层工作人员因为分担临时人员的工作,而使他们的非遗调查工作变得更加繁重,即使在调查中做了很多的工作,可是因为调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以及调查队的工作人数不多,导致一些基层工作人员在非遗收集线索的工作上没有过多的时间进行实际调查,只是靠主观的认识草草了事,填写的报表中大多数存在着虚假成分以及差异性等问题。

二、非遗保护工作中问题的对策分析

(1)增加感情交流,体验百姓生活

对于调查群众老龄化情况来说,调查工作人员应该和群众以日常生活为话题,使用唠家常的方式进行沟通。而且调查工作者不仅需要对被采访群众的非遗技能承担责任,还需要对采访群众平日里的生活进行关心,不定时的电话询问和定期的上门慰问,从各个方面上帮助和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进而有效提高群众对非遗保护的积极性和热情。

(2)增进和新闻媒体的联系,加大推广力度

增加与媒体各方面的密切合作,全方面推广各方面的重要知识和法规常识,发扬非遗的重要精神,让公民对非遗保护工作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并通过媒体对非遗的优秀保护成果进行传播和发扬,从而提升非遗保护工作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塑造一个良好的非遗学习氛围。同时,还要举办各种非遗知识学习讲座,教育和培养对于非遗保护和推广的专业人员,并且邀请非遗领域的各方面专家讲说和传授专业的非遗知识,培养和提高保护工作者的能力,训练出一支具有全方面保护能力的队伍。

(3)加大对基层非遗保护人员的知识教育力度

应该对基层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系统且全面的知识教育,利用相关的教育培训让工作人员从根本上认识到对于非遗进行保护和推广的长远意义,从而改ZT作人员的不良态度和作风,调整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以及态度。然而值得群众和各方人士感到骄傲的是,我们拥有很多专业的非遗保护工作人员,他们在非遗保护的工作中勇于创新、尽忠职守、乐于付出、不求回报,认真仔细的进行非遗保护工作,因此这也就说明基层群众对非遗保护和发扬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结束语

对于非物质类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漫长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相应的部门对保护工作进行充分认识,明确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严格贯彻落实保护方针以及要求。所以只有认真的对待保护工作,做到关注当下又着眼于保护工作的长远发展,才能扎实有效的进行工作,进而从根本上推动非遗保护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基层减负年”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基层减负并非无度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