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

2016-07-14胡滨

青年时代 2016年11期
关键词:思想教育冲击新媒体

胡滨

摘要:新媒体的发展对于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大学校园也身处其中。大学的学生思想教育也受到了来自新媒体的冲击。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受到新媒体影响的表现,探讨了如何利用新媒体开展学生思想教育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教育;冲击;对策

一、新媒体发展现状与特点

(一)新媒体的含义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术界对新媒体的完整概念还没有达成共识,多数学者认为新媒体是一个发展性的概念,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而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新媒体概念伴随着时代前进、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充实自身,尚处在不断的变动过程中。现阶段,“新媒体”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有线信息网络、无线通信网介质为依托,以有线或无线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送的一种媒体平台;是既涵盖了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硬件形态,又包含QQ、MSN、飞信、微信、博客、微博、人人网、校内网等软件形态的个性化即时或半即时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公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目的,以及时为传播效用,以互动为传播过程的大众传媒平台。

(二)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较2014年12月增加36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12月的85.8%提升至88.9%。从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无线网络和智能手机的发展,互联网的覆盖范围与传统媒体的差距已经不明显。与此同时,以QQ、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信软件使得点对点之间的通信十分便捷,以微博为代表的个人公共发布类软件使得个人的信息发布范围和影响力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二、新媒体在大学生中的与影响

1.学生获得了大量、时效性更强的信息

以前的学生通过书籍、报刊、电视等获得的信息在总量和时效性方面远远不如新媒体。从好的方面来看,学生开拓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总量,获得了更具时效性的信息,获得了更多的交流渠道。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大量无用甚至是有害的信息,对于涉世不深,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的大学生来说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2.新媒体已经成为了学生的主要信息来源,并产生了盲从与依赖

由于新媒体的实时性和便捷性,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以新媒体作为主要的信息来源,对信息的理解和自我分析在减少,更加信赖“意见领袖”通过新媒体传播的思想观点,甚至存在不加分析的盲从现象。

3.新媒体使得同学们的价值观开始多元化

新媒体传播的各种信息包含着多种多样的价值观,有先进合理的,也有腐朽落后的。大学生们自身的价值观并不稳定,受到越来越多外在影响的情况下,开始出现价值观多元化的现象。甚至个别同学价值观会出现剧烈波动或者经常波动变化的现象。

4.新媒体使得同学们的交往手段开始虚拟化

由于新媒体具有以前各种媒体所不具备的便捷性,同学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中开始习惯通过网络等途径的虚拟交流方式和手段,甚至影响到了现实的交往。

5.新媒体使得同学们的思想表达更加自由化

以前的学生能够自由表达自我思想的途径并不多,但是虚拟的新媒体环境却让每一个参与者获得了自我表的机会与途径。越来越多的同学愿意通过新媒体途径进行自我表达。

6.新媒体使得同学们的信息接收习惯开始非线性和碎片化

新媒体的信息传输方式是非线性和碎片化的,但习惯了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时,对于信息的接受习惯也开始非线性和碎片化。有些同学开始不愿意接受大量的、连续的、具有逻辑性的信息。这样的情况不仅影响了接收日常信息,还有可能影响到他接受思想教育和课程知识方面的信息。

三、新媒体对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产生的冲击

(一)学校思想教育的信息优势地位开始动摇

传统思想教育中,教师对于学生不仅在思想理论方面具有优势,对于社会的认知和知识的积累方面都具有優势。因此,传统思想教育是建立在教师和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信息不对称基础上的。而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通过新媒体对各种社会现象比较敏感,他们借助新媒体平台可以便捷地获得各类信息,其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观点与认识,改变了自身在传统教育中知识信息劣势的局面。这无疑对传统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主体地位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二)学校思想教育的载体和内容失去了吸引力

传统的大学思想教育以讲授、活动等传统形式作为载体,表达的内容也依据传统媒体习惯的设计和准备的。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学生接受的积极性不高,教育过程所产生的效果不理想。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思想教育的载体和内容对于习惯于通过新媒体接受信息的学生产生的吸引力在下降。

(三)对学校思想教育管理机制产生挑战

新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可根据每个用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信息服务,同时允许用户通过新媒体表达看法并与他人平等交流互动。而以往思想教育的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尊重学生的话语权,根据统一的思想教育目标进行单向信息传输,教育者和学生之间是不对等的。新媒体唤起了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希望增强受教育过程中的民主参与、自由表达,对思想教育管理机制提出了挑战。

(四)新媒体冲击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架构。

原有学生思想教育主要架构为:除去专业进行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老师,学生思想教育主要以各部系为日常管理单位,以学生工作教师、共青团工作教师和辅导员教师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者,通过专业、班级、宿舍、党团支部、社团为单位开展思想教育。而新媒体打破了专业、班级、寝室、年级的限制,学校成为了没有围墙的“虚拟校园”,使得原有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工作的掌控性、组织性被弱化,原有的工作结构的实效性受到挑战,但同时也为开辟新的教育途径提供了机遇。

(五)新媒体对思想教育老师的新媒体素质的挑战

新媒体环境下,有的教师在对于新媒体的认识、对学生需求的理解、使用新媒体技术等方面的素质不适应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需要。如果教師不能站在比学生更高的认知高度,不能掌握更多的信息,不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需求,不掌握和学生沟通交流的工具与方法,那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的效果也就得不到保证。

四、利用新媒体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的建议

(一)充分认知大学生思想现状,明确学生思想教育需求

在党和国家的方针指引下,按照各级教育部门的政策与规范开展学生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同时要重视分析全校学生,甚至不同系部专业学生的思想现状特点,总结归纳现阶段学生思想教育的重点需求。通过分析学生当前的不足和典型性问题,明确学生思想教育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能够触动学生并产生效果的思想教育。通过抓住学生需求,能够产生实际效果的教育过程来提高学生对于思想教育的认可程度。

(二)调整进行学生思想教育的机制与构架

在新媒体环境下,我们需要调整原有的学生思想教育的机制与构架。我们在加强教师在思想教育过程中主导者的主导地位的同时,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师生平等交流的氛围。教师不是通过身份和制度压制学生接受,而是在新媒体环境中成为学生的“意见领袖”和思想导师,甚至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培养学生成为校园新媒体环境下的“意见领袖”,通过公开平等的新媒体环境引领学生的思想。

同时打破原有的条块分割的思想教育组织构架,利用新媒体的虚拟环境,针对学生需求开展思想教育活动。例如我们可以通过QQ群,微信群等虚拟方式,将具有共同思想教育需求的群体聚集到一起,指派最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思想教育和指导。

(三)设计学生思想教育信息流程,创新思想教育载体和内容

大学的思想教育还存在着多方发力,却形不成合力的情况。因此我们在通过新媒体与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最好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设计不同目标和主题的思想教育信息传递流程。例如对学生家庭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由哪些不同的教育者通过哪些不同的新媒体手段,如何分时段的与学生展开交流,在不同阶段重点交流什么内容,都通过教育流程文档的形式明确责任,推荐方式和内容,再由不同的教育者分工合作进行。同时进行思想教育过程载体和内容的创新,应用学生感兴趣、易于接受的新媒体手段,将内容转化为学生们喜闻乐见,易于体验的新媒体展现形式,使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思想教育的信息流程中来,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四)根据学生信息交流习惯合理应用不同新媒体工具

现在大学生常用的新媒体工具有着不同的类型,在不同的思想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此要根据不同的教育需求选用不同的新媒体工具。

例如网站具有最好信息发布与保存效果,但是要注意提升网站的吸引力。网站的吸引力是其所承载的信息产生实效性的保证。因此网站所发布的信息需要对于学生有明确作用,表现形式为学生喜闻乐见,还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有效性。

即时通信群组,如QQ群、飞信群、微信群等方式,有着最好的应用基础,可以有选择发送目的性很强的信息。即时通信工具与单独个体的交流,可以通过虚拟的环境在平等的环境下与学生进行交流,降低学生的紧张程度,更好的取得教育效果。

微博、论坛作为新媒体工具,是学生表达思想的良好平台,也会思想教育教师引导学生思想动态的良好平台。由于在微博和论坛中参与者都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要以宽松的态度、柔和的手段、平等的交流来引导学生的思想,一定不能采用压制手段变为一言堂。但与此同时也要做好控制工作,以防造成负面影响。

(五)提升学生思想教育执行者的新媒体素质

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需要参与学生思想教育的每名教师具备一定的新媒体素质,包括对信息的敏感程度、对新媒体的认知和参与程度、对新媒体工具使用的熟练程度等方面。现阶段可以通过专业培训和引导的方式让更多的教师具备新媒体素质。

(六)创新教育方式,建立大学生自我教育平台

由于新媒体的自主性和互动性,有些思想工作可以在没有教师参与的过程中完成。通过建立思想教育新媒体平台,让学生通过平台自行学习和交流,也能够产生很好的效果。

(七)重视校园新媒体监管,营造良好媒体环境

在以上针对学生需求利用新媒体手段开展思想教育建议中,在很大程度上给与了学生自主的空间,但是我们也应认识到,开放的环境不是粗放的环境。对于其中出现的不良征兆要及时制止,及时引导,营造良好的媒体环境。

猜你喜欢

思想教育冲击新媒体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一汽奔腾CA7165AT4尊贵型车换挡冲击
巴菲特给我冲击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