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辨析“公与私”而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2016-07-14何湘虹

青年时代 2016年11期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儒家思想

何湘虹

摘要:公私之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概念,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公私之辩从先秦儒家价值观不断发展、丰富,同时也出现转折性的改变。用科学发展观正确辨析公与私,才能明确构建和谐社会的共同愿望,从而坚定共产主义信仰,通过修养党性践行三严三实。

关键词:公私论;儒家思想;科学发展观;共产主义信仰

一、公私概念的形成及历史演变

论公与私,古往今来贯穿于人类思想文化之中。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在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中,形成了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公私观”,提倡“天下为公”的社会道德理想,《礼记·礼运》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给人们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大同社会。儒家思想主张轻利重义,以此作为评判君子与小人的道德标准,《论语·里仁》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就是把能晓以大义者视为君子,而只顾眼前利益者视为小人。儒家思想以公善私恶为评判事务的标准,推行“大公无私、崇公抑私”的治国理政理念,通过“克己复礼”来达到“仁政”的目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私之论不仅仅只围绕不同等级的贵族之间,孟子则更注重对平民的教化,认为“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人唯有清心寡欲才能做到不藏私心,不为物役。主张做人应该具有舍生取义的高贵品质,“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同时期的法家强调公私对立的绝对性和立法废私的必要性,“明主之道,必明于公私之分,明法制,去私恩”、“公私不可不明,法禁不可不审”(《韩非子·饰邪》)。道家以“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吕氏春秋·贵公》)的观点追求大道无私、公正为贵。

北宋以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政权集中制推动了儒学的再度发展,形成宋明理学(包括元明),其中以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影响最大,核心内容主要是从个人道德修养角度来讨论公私问题,把“公”视为天理,而人欲是“私”,将“天理之公”与“人欲之私”的对立绝对化,认为只有灭私欲,推行公理,才能实现儒家思想最终追求的“仁”,“做到私欲净尽,天理流行,便是仁”(《朱子语类》卷6)。明朝王阳明说:“天下之人心,其始亦非有异于圣人也,特其间于有我之私,隔于物欲之蔽,大者以小,通者以塞,人各有心,至有视其父、子、兄、弟如仇雠者”(《王阳明全集》卷一《全习录上》)。其义告诫人们克服和去除私欲、物欲才能和谐共处,才能达到圣人的思想境界。

明清之际封建君主专制已发展到极点,严重地阻碍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明亡的教训、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传人使得一批进步思想家开始质疑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这个时期公私之辩有了大的进步。王夫之说:“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他的结论是“天下非一家之私”。顾炎武说:“天下之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其常情也。”认为“公”、“私”可以辩证统一而不是绝对对立,“公私论”是当时思想家们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也是他们批判君主专制的有力武器。他们论证和肯定了“人性之私”存在的合理性,反禁欲主义,“有欲斯有理”,“天理中亦有人欲”,指明不能离开人欲空谈天理,天理即在人欲之中。

近代,国家存亡危机迫使政治家和变革者意识到只有变革国政或国体才能挽救中国,公私之辩在政治上提出“民主共和”,对君权神授观念和皇权思想进行鞭挞和批判。高一涵在《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一文中说:“盖先有小己后有国家,非先有国家后有小己。为利小己而创造国家,则有之矣;为利国家而创造小己,未之闻也”。“国家创造之主,曰‘自由、人民;所以创立之因,曰‘为公益;所以永存不灭之理,曰‘主公道、曰‘适宜于人群。兼备此四种要素,而后国家方克巍然存乎天地之间。反乎此者,皆谓之违反今世国家成立之原则。夫违反其原则,未有能生存于今世国家之林者也。”表明国家建立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个人的自由与权力,反对“牺牲主义”,认为牺牲一己利益以利他人,偶尔为之尚可,但决非长久相处相安之道。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发展也促使享乐主义有了物质的基础,康有为从自然人性论的基础上对宋儒的“天理人欲”进行驳斥,推出“天欲人理”之说,认为欲是与生俱来,与人事无关的实然之则,而作为法则规范的理是人为的,与人事相关的应然之则,体现出普遍價值观随着社会发展的而发生的重大改变。

二、用科学发展观正确辨析公与私

事物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人们思想中的变化归根结底是主体对自然、社会的变化和发展的自觉反映,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以新的和更符合实际的观念克服和代替原有观念的过程,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国家的民主权利掌握在哪部分人手上,这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中国传统公私观随着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随着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产生,从“崇公抑私”向“尚公重私”转变,需要用科学发展观进行辨析:

1.坚持“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

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何谓“公”?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则为“公”。只有把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只有“以人为本”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真正实现古人提出的“天下为公”的社会道德理想。

2.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公私”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于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对待发展过程中的一切问题,从不漠视和否认“私”的存在,相反,它重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肯定个人的正当利益以及实现个人价值,主张辩证地把握“公”与“私”的关系。只有统筹兼顾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而谋求整体发展。

3.依靠民主法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公”除了体现为公民权益的平等享受外,还应该包括公共权力的合法正当使用,从而构成社会的公平公正。实现社会公平公正就要依靠发展民主法治建设,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从而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来保证。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核心与最终追求是“仁”,“何为仁”,子日:“仁者,爱人也”。由“爱人”而推己及人,由“爱人”而至“人和”。人和即是我们所构建的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全党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5.把公私论与共产主义信仰联系起来

信仰是人们的精神寄托和行动指南,相对宗教信仰和空想社会主义而言,共产主义信仰建立在科学、进步、革命的共产主义学说上,具有实践性,需要依靠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指导,按照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随着时间的变化和历史的演进,而修正、完善、丰富我们的认识。共产主义信仰作为一种政治信仰,其核心价值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个核心价值还具体表现为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以人为本、民主和谐等基本价值。“共产主义信仰所指导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在革命战争时期是生与死的抉择,而在构建社会和谐时期,更多体现为公与私的较量。”(毛政相)

三、知行合一而堅守共产主义信仰

实践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就要不断修养党性,只有不断自我修养、自我改造、自我提升,才能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1.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立场上准确的把握客观实际,联系实际工作制定正确的指导思想、目标和方向:

2.克服官僚主义作风,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执政为民、用权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解决好价值取向,正确对待和处理利益问题。时刻保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自觉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利益,甚至敢于牺牲个人利益。

4.通过学习和实践来强化党员主体意识,实现以党的事业为己任的权利义务两坚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把党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5.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敢于批判封建政治思想的麻痹,敢于挣脱陈旧狭隘的“左”的观念的束缚,崇尚和实践体现人类文明进步意义的基本价值。

猜你喜欢

科学发展观儒家思想
论儒家思想的宗教特质
儒家思想与书法
科学发展观指导视角下的工会工作创新与水平提升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先秦儒家思想中的老学因素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
略论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