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歧义句语义例析

2016-07-14李富强

青年时代 2016年11期
关键词:语义汉语

李富强

摘要:无论是书面语或者口语中,所有语言都存在歧义句,汉语也是如此。本文主要从语义的角度来对汉语中引起歧义的词语进行分析,认为汉语中句子内部之间的关系是句子产生歧义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即要产生歧义,句子内部就必须是有一定的语义关系,但是有一定的语义关系不一定会产生歧义。通过对发现的歧义句进行整理分类,并提出对应的歧义消除方法,为读者呈现一个新的视角来看待歧义句。

关键词:歧义句;汉语;语义

一、歧义句概述

所谓歧义句是指同一表层结构对应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深层含义,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形式对应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歧义句主要出现在书面语中,口语中的歧义多是由于不同的语言环境所导致。前人对于造成歧义的原因以及分类的讨论已经很多,对歧义句的造成原因也做过详细的论述,总结如下:1.同读音造成歧义;2.不同停顿造成歧义;3.词语限制模糊造成歧义;4.词语含义的多义性造成歧义;5.指代与省略等造成歧义等等。以上这些原因均被看作是造成歧义的因素。对于消除歧义的方法也有很多探讨的文章出现,如朱德熙对歧义这种汉语语法现象进行了分析,在文中,朱先生并不满足于对个例的分析,而是着力于套索语言歧义现象中的规律性。

二、歧义句分析

笔者在研读陆俭明先生和沈阳先生的《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时,发现在书中介绍了很多的歧义句,同时文章也对歧义句通过使用结构层次分析法以及句式变换分析法进行分析,使笔者对歧义句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本文汇总了部分句子后发现成为歧义句前是要有一定的条件,例如:“咬死猎人的狗”一句中,其成为歧义句的一个前提条件是“猎人”和“狗”在语义上存在一定的联系,而并非是毫无关联的一句话、两个或者三个词。但是具体二者是什么联系呢?这一点引起了笔者的思考:是否所有的歧义句在形成之前都会在语义上存在一定的关系呢?因此,笔者收集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歧义句,并对其进行对比整理,总结了以下几种。

(一)领属关系类

1.咬死猎人的狗

此句中“猎人”和“狗”之间存在一种自然的领属关系,但是由于并没有说清“猎人。与“狗”的具体关系,因此会出现歧义,可以做出如下解读:a.(这只狗)咬死(了)猎人的狗;b.(这是)咬死(了)猎人的(那只)狗。

2.晚上我有课

本句中主语与宾语之间存在一定的领属关系,但是并没有说清“我”与“课”之间的关系,因此可以做出两种解读:a.晚上我有(一节班主任的)课;b.晚上我有课(要给学生上)。

3.发现敌人的哨兵回营房了

本句可以理解为:a.发现(了)敌人的哨兵回营房(休息)了;b.(张三)发现敌人的哨兵回营房休息了。

由此不难发现无论句子的意思怎样变化,哨兵和军营之间总是存在一种领属关系。

4.小张的毛衣织的好

“小张”和“毛衣”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领属关系,在解读上可以理解为:a.小张的(织)毛衣(技术)织的好;b.小张(穿)的(买的那件)毛衣织的好。

由以上举例可见,在产生歧义之前句子内部的百名词性成分必定存在一定的领属关系。否则像“踩坏了庄稼的牛”这一类的句子,并不存在一定的领属关系,因此在解读上也就不会出现歧义一说。

(二)词性变换类

1.我们不需要进口设备

在此例中,我们关注的地方主要是“进口”一词的词性变化。当它作为名词的时候,“进口”与“设备”共同构成一个名词词组“进口设备”;

2.我要热饭

“热”在此句中有两种词性可以表达。一种是做动词,即可以理解為“我要热(一下)饭”;一种是做形容词,即理解为“我要(吃)热饭”。

3.山上架着炮

本句可以做两种理解:一种是理解为“山上架着(一门)炮”,此时“架着”

(三)施事关系类

1.反对的是他

本句中“他”和“反对”在语义上存在一种施事的关系,“他”可以作为“反对”的施事,同时也可以作为“反对”的受事。因此,在本句中可以理解为:a.(大家)反对的是他;b.反对(张三)的是他。

2.开刀的是张三

与(8)类似,本句中“张三”可以作为“开刀”的受事,也可以作为“开刀”的施事,解读如下:a.开刀的(患者)是张三;b.开刀的(医生)是张三。

3.他谁都惹不起

在“他”和“惹不起”之间存在一种施事关系,可以理解为:a.他(家没靠山,所以)谁都惹不起;b.他(家有靠山)谁都惹不起。

4.我要考研究生

本句中的歧义主要发生在“我”和“考”之间,在施事和受事之间徘徊。可以解读为:a.我要(出题)考研究生;b.我要考(北京语言大学的)研究生。

5.鸡吃过了

在“鸡”和“吃”之间的关系导致了本句的歧义,到底是“鸡”做受事还是施事:a.(炸)鸡吃过了;b.鸡吃过(饲料)了。

(四)断句类

停顿在语言使用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停顿将会带来不同的解读,这一点无论是在英语还是汉语中都有体现,下面我们将着重探讨一下汉语中的不同停顿所带来的歧义。

1.两个学校的老师都来了

在本句中可以做出如下分析:a.(两个学校的)老师都来了;b.两个(学校的老师)都来了。

在a句中,是指两个学校,如北京语言大学和北京大学,的老师们都来听陆老师的讲座了。而在b句中,则是指学校的两个老师,可能都来自于北京语言大学,也可能都来自于北京大学,他们都来听陆老师的讲座了。

2.这个人连张老师都不认识

本句的理解可以分析为以下两种:a.(这个人)连张老师都不认识;b.(这个人连张老师)都不认识。

在a句中,我们很容易地就能够理解,对于这个人,似乎张老师也没有印象。而在b句中的意思则是,对于大名鼎鼎的张老师,这个人都不认识。

在探讨了上文的歧义句以后,我们来看一下在语言使用中如何避免歧义的产生以及如何消除歧义。对消除歧义的方法也有很多探讨的文章,如吕叔湘(1965),朱德熙(1980)等。

三、消除歧义的方法

经过观察发现歧义句中的歧义与句式中的动词有极大的关系。因此,在遇到歧义句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分清楚句子中动词与主语之间的关系,确定歧義的种类,然后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对歧义进行消除:

(一)判断主语与宾语之间的领属关系

在例1中,我们很明显地发现“猎人”和“狗”在语义直觉上有一种内在的领属关系。而像“踩坏了庄稼的牛”中“牛”和“庄稼”则没有此类语义领属关系。因此,在具有明显领属关系的句子中,要首先对其进行判断,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表达的意思,消除歧义。

(二)判断句子中有无多词性词语

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名词用作动词或者动词用作名词等的情况,甚至名词作为形容词(你今天很青春)的用法数不胜数,在判定句子是否为歧义句的时候,一定要先判定本句中的词是使用的什么词性,在确定了词性后再对句子解释。如“出口设备”中的“出口”,“热开水”中的“热”等。

(三)判断主语与宾语之间的施事和受事关系

在一个句子中,主语可以充当施事(主动)或受事(被动),宾语也可以是施事(被动)或受事(主动),所以在对句子进行判定之前需要确定主语与宾语在句子中所扮演的题元角色。如“牛吃了”,“检查的是他”等中,“牛”和“他”根据不同的解读就可以分别作为施事或受事。

(四)通过重读或语气标记来判断断句。

不同的断句和语气的轻重都会有不同的解读。根据不同的语境对句子进行不同的解读,才能真正消除歧义,此类句子主要出现在口语中。如“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你先到,你等着;我先到,你等着!”以上两句都是通过不同的断句、重度或语气来做出不同的解读,其中第一个例子可以分别解读为“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和“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同理也可以得到第二个句子两种不同的解答。

(五)语境消除歧义

在现实交流中我们经常会用一些除了有声语言之外的交流方式,如面部表情,手势等,这些身体动作在交流中也能帮助我们来消除遇到的歧义。如“你真漂亮!”这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解读:一种理解是真心的夸赞,往往伴随着说话人真诚的眼神;另一种解释是讽刺,常常以一种尖酸刻薄的语气说出。

通过以上方法来对句子进行分析,以确定此类歧义句属于什么类型,并采用对应的消除方法进行解读,可以尽可能的消除句子的歧义,使得双方能够达到沟通无碍。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的研读,从语义的角度来对汉语中引起歧义的词语进行分析,对发现的歧义句进行整理分类,主要从语义的角度来对汉语中引起歧义的词语进行分析,认为汉语中句子内部之间的关系是句子产生歧义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即要产生歧义,句子内部就必须是有一定的语义关系,但是有一定的语义关系不一定会产生歧义。并在文中提出了相对应的歧义消除的方法,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新的视角来看待歧义句。

猜你喜欢

语义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轻松松聊汉语 洞庭湖
语言与语义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深+N季”组配的认知语义分析
语义分析与汉俄副名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