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西石高速公路外在美设计及施工

2016-07-13张林洪吴华金李志厚

湖南交通科技 2016年2期
关键词:外在美高速公路

张林洪, 吴华金, 姚 勇, 李志厚

(1.昆明理工大学 电力工程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2.云南省交通运输厅, 云南 昆明 650053;3.云南西石高速公路指挥部, 云南 昆明 650100; 4.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云南 昆明 650041)



云南西石高速公路外在美设计及施工

张林洪1, 吴华金2, 姚勇3, 李志厚4

(1.昆明理工大学 电力工程学院, 云南 昆明650500;2.云南省交通运输厅, 云南 昆明650053;3.云南西石高速公路指挥部, 云南 昆明650100;4.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云南 昆明650041)

摘要:针对云南西石高速公路的外在美建设,进行了美学分区,并从美观建设、声美建设、闻(味)美建设、舒适、顺畅、平衡美建设、混凝土色彩搭配、美学环境保护、石林美景保护、石林美景展示、石林地区地域文化的展示与宣传、陆良田园美景的展示等方面一些有特点的外在美学建设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高速公路; 公路美学; 外在美

陆良(西桥)~石林公路位于云南省陆良县和石林县境内,西石高速公路是把西石一级公路改建为高速公路,所属区域属滇东高原一部分,大体上呈北高南低之势,一般海拔高度为1 900~2 000 m,相对高差50~150 m,自然坡度10°~20°。路线所经区域地形较平缓,发育有溶蚀残丘、低山为基础的石芽坡地等。

石林彝族自治县内有汉、彝、苗、壮等22个民族,彝族在少数民族中比例达98.1%,彝族是石林最早的土著居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形成了自己的良风美俗,发展了丰富多采的文学艺术,其中阿诗民间叙事长诗最为著名。位于石林县的石林景区是世界唯一位于亚热带高原地区的喀斯特(溶洞)地貌风景区,素有“天下第一奇观”“石林博物馆”的美誉,是世界地质公园、首批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陆良县素有“滇东明珠”之称,西汉王朝于元丰二年在此设县,是云南最早建置的24个县之一。陆良县四面环山,中间是开阔平坦的湖积盆地,是云南省第一平坝,历来以农业物产丰富闻名。

1美学分区

在石林县境内以石林美景为主,间夹有少量的农田、旱地、果园和村庄美景,文化以彝族文化为主,即“石林美景+彝族文化”美景;陆良县境内以坝区农业美景典型,主要有农田、旱地、果园和村庄美景。所以美学分区按行政区域进行划分,分别为“石林美景+彝族文化”和“农业美景”。由于该段公路所经过的美景以石林美景最为独特、著名,所以以“石林美景的保护与展现”作为西石高速公路美学建设的重点。需要注意的是,石林美景不但存在于地面上,也存在于地面以下。在公路美学建设中,不只是注意地面上的石林美景保护,还要注意地下石林美景的保护。

2外在美的建设

2.1美观建设

1) 桥梁美观建设。

在保证桥梁结构安全和工程经济合理的前提下,桥梁的选择适应地形特点,考虑桥与环境的协调美观;对上跨主线的桥梁,在增加造价不多的前提下,考虑线形优美的桥型,增加公路美景。

在上跨桥梁的桥墩和梁上贴条纹膜,使混凝土桥墩和梁的混凝土颜色变得显眼、美观,改变了混凝土的沉闷,并能给驾驶员以警示,行车更安全,也给桥梁结构带来安全。见图1。

在路侧上跨桥梁下种植树木,绿化和美化桥梁,不但弱化了桥墩结构的生硬,使桥下更为美观,如图2。

图1 在桥梁、桥墩上贴膜和画线

图2 桥下种树

2) 交通工程美观建设。

在提醒和警示设施中,注意形式、颜色等的多样性变化,改变交通提醒和警示设施的单调沉闷状况,见图3。

图3 提醒、指示牌形式颜色的变化

3) 料场场地选择及美化绿化。

工程料场尽量选择在公路视线之外,部分废方集中填平路线两边低凹处或弃入山谷。避免造成驾乘人员的不良视觉感受。取弃土场美学建设的目的就是减少水土流失,恢复自然美景,根据土地资源的适宜性和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采取乔、灌、藤、草结合,以绿色覆盖为指导,绿化与美化结合的方式,提高建设区生态环境的质量。

4) 沿线设施美化绿化。

美学风格与沿线的美景协调一致;结合地区的文化特色,营造风格独具的人文美学和休憩的环境。以当地乡土植物和花卉种类,将乔、灌、花、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利用植物枝条颜色和花色进行搭配,加之季节变化,构成丰富多彩的四季美景。沿线隔离均采用自然的“软性隔离”,即用铁艺栏杆和栅栏,内侧种植乔木、竹类、灌木等营造良好的美学氛围。

5) 展示沿线美景。采取借景、框景、透景等手段让驾乘人员能欣赏沿途美景,在石林县境内主要展示石林美景,在陆良县境内主要展现农业美景,如图4、图5。

图4 陆良县的果园

6) 观景台建设。为了给驾乘人员提供一个尽情、仔细观赏道路周围美景的机会,在景色优美路段建立观赏台、服务区等,图6为建设中的观景台。

7) 重塑石林景观。在西石公路施工中尽量不破坏石林美景,在路线无法避让时,在施工中,可以采用保留下石林块体,待施工结束后,采取重塑和砌筑的方法恢复石林美景,见图7。

8) 利用天然石块雕刻位置和集镇名称,作为集镇、公路设施的标示。不仅具有地方“石”的特色,还比较美观,见图8。

9) 边沟采用现浇混凝土盖板沟+篦子或者是PVC管+篦子+碟形沟形式(见图9),边沟外空地上的雨水通过碟形边沟中的径流集中到篦子,路面上的雨水汇集到篦子,然后漏入现浇混凝土边沟或者是PVC管中排出,避免了边沟外露造成的不美观,且在发生交通事故时,车辆冲入边沟处造成更大的伤害。

图5 石林县域内的石林美景

图6 建设中的观景台

图7 石林美景的恢复

图8 天然石块雕刻位置和集镇名称

10) 采用缝隙管排出超高侧路面的雨水。采用缝隙钢管汇集排出弯道超高上半幅路面的雨水,便于施工,不易损坏,美观且安全,见图10。

图9 PVC管、篦子+碟形沟排地表水

图10 采用缝隙钢管集排弯道超高上半幅路面雨水

11) 采用3种植物、3个高度、3种原色的树种进行中央分隔带的绿化美化,生态、美观,并能保证一年四季色彩、景观的变化,见图11。

图11 3种植物、3个高度、3种原色树种绿化的中分带

2.2声美建设

在施工过程中,如施工路段靠近村庄和居民点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影响居民休息、生活。对于固定使用的机械如拌和机,应安置在距居民点250 m以外的场地。

营运期交通噪声污染主要来自于营运车辆,通过以下措施来解决:

1) 在靠近学校、村庄等处设置限速和禁鸣标志;对噪声超过环境标准的地点采取设置声屏障,减少噪声的影响。

2) 对路线距离村镇较近处,噪声污染影响较重的路段设置声屏障。

2.3闻、味质量保护

石灰、粉煤灰料场设置在居民点常风向的下侧,并采取了防止灰尘飞扬的措施。砼搅拌厂(站)的投料器设置防尘措施,施工用的油库,沥青仓库和沥青拌和厂(站)均远离居民区,其距离大于300 m,见图12。

图12 位于居民区下风口以外的拌合站及石料加工场

2.4舒适、顺畅、平衡美建设

公路平曲线半径均在510~9 000 m之间,相临平曲线半径之比控制在1∶2以内,反向相接的两平曲线间直线长度足够;路线最小偏角为2°56′33″,较小;除部分受限路段纵坡较大(i≥3.0%),坡长较长(L≥500 m),但这些路段均设置了较大竖曲线半径,在施工过程中保证路面的平整度。通过竣工后的车辆运行情况检验,都较为舒适、顺畅、平稳。

2.5混凝土色彩搭配

在石林地区,普通混凝土的颜色与周围岩石的颜色相近,可以不进行过分的装饰,就可以浑然一体,见图13。

图13 公路混凝土与石林景观颜色协调

2.6美学环境保护

在西石高速公路设计及施工时采取了以下美学环境保护措施:

1) 选线尽量顺应地形的起伏变化,做到公路与周围美景协调,减少填挖方量,避免对原有地形、地貌和农田及其水利设施的破坏。

2) 通过优化线位,路线尽量远离村庄、学校等声环境和大气环境敏感点。

3) 路基设计结合工点的自然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路基横断面形式和边坡坡度,最大限度地保护美学环境。对陡坡上的半填半挖路基,采用护肩、挡土墙等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扰动面积。挖方边坡在保证稳定性的前提下,采取植物绿化措施最大限度的恢复和保护环境。

4) 取、弃土时根据地方规划进行绿化或还耕,加强对弃土堆的防护、排水及绿化工作。

5) 对路堑边坡进行整形,与自然边坡浑然一体,使公路如同自自然环境中诞生的一样,见图14。

图14 路堑边坡与天然边坡浑然一体

2.7石林美景保护

在石林美景区域范围内公路建设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保护石林美景:

1) 避让。绝对避开石林“核心区”;在外围区,保护石林美景集中、奇异、珍贵的美景,线路尽量走无石林美景的位置,在无法避让一些石林美景区域时,路线选择走石林美景平淡、稀少的地段,如图15。

图15 避让石林美景

2) 陡边坡。石林地区的岩层产状为缓倾角,且岩石强度较高,边坡较稳定。路堑边坡采用较陡或垂直的边坡开挖,以减小公路施工对石林美景的影响,如图16。

图16 直立开挖边坡

3) 保留。由于地质美景需要成千上万年的地质作用才能形成,在公路开挖施工过程中,可能会揭露或开挖出一些化石、美观的石头等,很是珍贵,在修建公路时要对其尽量保留。对于具有一定美学观赏价值的石头,可用作沿途的艺术观赏石、小品原料。为此,保留方法有两种:一是可以移动的异地保留,如图17;另一种是生根的(与下部或侧面岩体连接的),且不影响公路布设的和不影响安全行车的,则原位保留,如图18。

图17 移位保留

图18 原位保留

4) 恢复。对用地范围及其周边的、且道路施工可能会破坏或影响的石林美景,可以采用彩色混凝土或砂浆等对受到破坏和影响的石林美景的颜色、肤理进行修复,方法可以采取喷涂、重塑的方法。对一些天然美景石块进行稳定处理,如对美景石块下风化、断裂、破损处采用彩色混凝土支砌和浇筑,或用普通混凝土浇筑或支砌后用彩色混凝土涂抹,色彩配制成与天然石林美景的颜色接近。

2.8石林美景展示

1) 透。在路侧的公路结构(如防撞安全设施、隔离网等)的设计及绿化设计时,当路侧的石林美景较美时,可以减少遮挡,尽量采用通透的结构,如把防撞墙改为护栏,采用低矮的绿化植物,甚至以草代树绿化,等等,让驾乘人员能欣赏到路侧的美景,见图19。

2) 诱。通过采用曲线避让石林美景,使美景位于公路的弯道曲线内外,在公路建成以后车辆运行时可以较为清晰地观赏石林美景,同时也保护了

图19 “透”出的石林美景

石林美景,见图20。

3) 框景。采用结构或绿化措施把石林美景“框”起来,让驾乘人员通过绿化或结构的“框”把石林美景导入驾乘人员的眼帘,见图21。

4) 石林美景的再造宣传。利用结构设施再造宣传美景。图22为进入石林景区的公路隧道进出口,采用雕塑石林的形象进行石林美景的地域标示和石林美景的宣传。

5) 在石林地区还有一些特有的植物,其形态色彩很美,在路侧有这些植物美景时,可以不需要进行其他形式的绿化和美化,直接利用这些植物美景作为道路美化的作品,如图23。

2.9石林地区地域文化的展示与宣传

石雕本身是一门艺术,是石林地区的民族手工艺,用石刻图案、文字的方式宣传和弘扬民族文化,既体现石林地区的民族手工艺,其作品内容也可表现地域文化及其起到“地域”标示的作用。

图20 “诱”石林美景

图21 “框”石林美景

图22 隧道洞门的石林造型

图23 “透”的结构形式“借景”美化公路

1) 图腾文化展示。西石高速公路途径的石林县彝族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7.84%,彝族先民和彝语支各族先民对“火”的图腾崇拜,也就是对太阳的图腾崇拜。看到“火”的图腾就知道车辆已经行驶在彝族地区,或者在石林地区看到“火”的图腾就知道这是彝族的崇拜。用“火”的图腾展示,不但向驾乘人员展示了石林的彝族民族文化,也让人们有一定的联想,见图24。

图24 西石高速公路上的彝族“火”图腾石刻

2) 叙事长诗文化展示。《阿诗玛》叙事长诗是生长于撒尼彝区并深深扎根于民间,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学作品;是彝族撒尼人传统文化的突出表现形式,寓含撒尼人的精神、信仰、价值取向,涉及撒尼人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阿诗玛》已成为石林地区撒尼人及彝族的一张“名片”。通过图25的石刻文字和图案作品,可以告示途径驾乘人员所在地域——云南石林,以及宣传石林地区彝族撒尼人的不朽作品。

图25 “阿诗玛”石刻图案、文字

3) 利用民族民间故事成景。在民族地区建筑,会有民族的故事、传说等文化记忆,可根据当地的民族民间故事,利用石刻艺术等进行地域文化的宣传。图26的“赶石成林”石刻文字就是源自彝族的民间传说:相传在很古很古的时候,哥自天神来到路南(即石林地区),看到这里穷山恶水,彝家吃的是苦荞粑粑、苞谷饭,穿的是羊皮褂子,一天三顿吃不饱,过年过节也难得见着白花花的大米。哥自天神看后感慨地说:“哎呀,撒尼人、阿细人太可怜了,让他们种上谷子,吃上大米吧!”哥自回去后,在晚上赶着一大群石头,挑着一担土又来了。他打算把长湖的水堵起来,淤成平坝,让这里的高山变良田,让苦难的撒尼人吃上大米饭。恰好这天晚上有个老阿妈半夜起来磨豆腐,听到大石头“轰隆隆、轰隆隆”的滚动声,把她吓坏了。她的姑娘到公房唱调子(即唱歌)又没回来,更使她心急如焚,慌忙中她想起了姑娘临走时说过:“只要大公鸡一拍翅膀我就回家啦。”但现在还未到大公鸡拍翅膀的时辰。她急中生智,用大簸箕在地上使劲拍打起来,她家的大公鸡误以为别的公鸡扇翅膀了,也就扇扇翅膀叫了起来。“一鸡引来百鸡鸣”,附近人家的大公鸡也接二连三的叫开了。大公鸡一叫,就破了哥自天神的法术,大石头只到李子箐一带就不再滚动了。哥自天神气得火冒三丈,挥起他的长鞭用力抽打石头,那些大青石腰间至今还留着鞭痕。

图26 “赶石成林”故事的石刻图案、文字

4) 今天的作品就是明天的文化。公路建设体现了人类的力量,也是现实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表现。图27“石门大开”体现了线路避开石林美景,借意天然石林美景为公路建设让路;体现了公路工程建设的气势和现实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状况;具有人类活动的强烈气息,自然为人类社会发展“让路”的自然与人“和谐”。

图27 工程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展示-“石门大开”石刻

5) 提取当地的文化元素建设有特色的建构筑物。石林地区民间建筑采用的是斜坡屋顶,而不是像其他彝族地区建构的是平顶屋面,石林高速公路收费站采用当地的屋顶建筑美学元素建构收费站,见图28,既是石林地区的窗户,也体现了石林地区的民族建筑风格。

图28 具有当地建筑特色的石林高速公路收费站

6) 利用当地的石砌技术构建挡墙。在石林地区石料比较丰富,采用石料进行房屋、隔挡等结构(如墙)的砌筑在石林地区是民族传统工艺和建筑文化。公路采用干砌石挡墙,不但具有地方建筑特色,而且因为干砌材料是本地材料,干砌石缝还可以为植物生长和为昆虫、动物栖息提供场所,还为当地的施工技术应用和劳动力利用提供了机会,也是一种“建筑文化”展示,见图29。

图29 石砌建筑文化的应用与展示

7) 利用石林地区石雕民族手工艺装饰公路。石雕是石林当地人利用当地石材雕刻的一种艺术品,利用其作为沿线某些美景的艺术装饰小品,不但可以美化公路,还可以弘扬当地民族石雕文化,并达到特色产品宣传、销售的目的,如图30。

图30 利用当地的民族特色石雕艺术美化公路

2.10陆良田园美景的展示

1) 农业美景展示。陆良县农业经济较为发达,沿途美景主要以田园、果园、植物和旱地景观为主,陆良地域文化以展示农业美景为主。沿线丰富、美观的自然及人工美景采用“透”的方法展示,可以减少甚至取消沿线树木绿化来实现,如图31。这不仅节约了沿线的绿化费用,减少美化绿化占地,还体现和展示了沿线农业美景,一举多得。

图31 “诱”出的沿线农业美景

2) 坟墓的避让与保护。在我国的大多数民族文化中对祖先和逝者都有一种敬畏、“入土为安”的文化传统,很多人是很忌讳对祖坟的搬迁,同时墓葬形式也是一种文化。可以采取避让的措施,见图32。这不但可以减少坟墓搬迁的费用,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纷争。

图32 避让坟墓

3结语

西石高速公路外在美学建设首先是结合西石高速公路沿线的美学环境进行构思和设计。西石高速公路经过的石林县和陆良县分别以石林风景区、彝族文化及云南第一坝的陆良县的农业美学环境为主要特点,最为突出的是石林美景,所以西石高速公路美学建设以“石林”为突出亮点,以彝族文化、田园文化作为辅助进行外在美学建设。公路的外在美学建设应充分利用沿线的美学资源,采用透、诱、框等手法利用沿线的美学资源,对沿线的地域文化(如建筑文化、传说、故事、图腾等)提取美学元素进行公路外在美学建设。

文章编号:1008-844X(2016)02-0023-08

收稿日期:2016-01-05

基金项目:云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 公路改扩建工程综合技术集成( 项目编号: 云教科教[2014]246 号)

作者简介:张林洪( 1962-) ,男,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公路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岩土工程研究。

中图分类号:U 41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外在美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养护与管理探讨
一辆开上了高速公路的汽车
论讲解员常规业务技能的二美三力
为什么高速公路上不用路灯照明
“容颜”与“形体”之美
试述体育教师的形象与特点
所谓内在美
高速公路与PPP
浅谈年轻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
浅议体育教师自我形象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