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讲解员常规业务技能的二美三力

2020-09-08姜静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7期
关键词:外在美内在美讲解员

【摘要】随着公众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扎实的基本功底是讲解员业务提升的支撑,如果基础不牢,其他训练都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有熟练驾驭常规业务技能,功底扎实,在讲解工作中才能轻松驾驭、游刃有余。

【关键词】讲解员;内在美;外在美;讲解力;编创力;应变力

【中图分类号】G266 【文献标识码】A

“展区美不美,全凭讲解一张嘴”,此话虽对讲解的作用描述得有些夸张,但也不无一定道理。博物馆、纪念馆一向被视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成人的终生学校、文化的窗口,是人们扩大知识领域、满足审美享受、培养生活情趣、陶冶情操的重要场所”,讲解员让展品“活起来”,用讲解传递美,其是博物馆、纪念馆与外界连接的桥梁,是博物馆、纪念馆亮丽的名片,是反映博物馆、纪念馆整体素质的代表,更是场馆服务窗口的点睛之笔。

一、常规技能是根基,扎实的基本功是讲解员业务提升的支撑

一般来讲,无论讲解员何专业出身、工作年限有多长,都应着重做好基础训练,掌握常规技能,如果基础不牢,其他训练都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近些年,笔者多次组织开展我市讲解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工作,梳理总结后认为讲解员的常规技能可归纳为“二美三力”。

(一)内在美——科学发声、规范表达

您是否长时间说话后感到喉咙摩擦疼痛难耐?您是否一天讲解下来就“嗓子哑”甚至“失声”了?您是否在需要音量很大的场合感觉力不从心?这或许就是发声方法出现了问题。常见的呼吸方法一般分为腹式呼吸法、胸式呼吸法、胸腹联合式呼吸法,而这里,对于需要经常用嗓甚至会过度用嗓的讲解员来说,笔者推荐胸腹联合式呼吸法。它不是简单的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的结合,而是胸、腹所有呼吸器官都参与的呼吸运动,使胸廓、横膈膜以及腹部肌肉控制呼吸的能力得到合作,不但扩大胸廓的周围径而且扩大胸腔的上下径,因而能吸入足够的气息,气息容量增大;此外,气沉丹田,使气息沉得住、稳得住、上得去、传得远,这都是科学发声用气的奥妙使然。

“清楚的口齿沉重的字,动人的声韵醉人的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取得最佳的讲解效果,就要防止讲解中出现声音疲惫,吐字不清,归音不到位,吃字、吞字、滑字等语音缺陷。讲解语言应该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生动、准确、优美的艺术语言才能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正如我们日常讲解时,现场观众会因讲解员富有感染力的表达触动良多,甚至感动落泪,这不得不说是讲解员水平的体现。讲解员主要是展览的代言人,要与观众平等沟通和交流,是通过传达信息来增强观众对展览内容的兴趣和记忆,不仅要让观众听得见、听得清、听得懂,更要巧用重音、停连、语气语调、语速等表达技巧,让讲解语言带动全场情景再现,用真情实感和专注投入引人入胜。简言之,为“清、远、深、美”:“清”,即语言清晰准确;“远”,即底气扎实有穿透力;“深”,即情深意切、有深度有内涵;“美”,即语言优美动听,有感染力。

(二)外在美——仪表仪态、形象语言

讲解员是展览与观众之间的纽带,“有声语言”固然在整个讲解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讲解员的一举一动:神态、表情、目光、站姿、走姿、手势、化妆、服饰、发型、发饰等这些“无声”的形象语言、态势语言更会影响到现场讲解的效果。精神饱满、落落大方、庄重且不失亲切自然,这就是对讲解员外在仪表仪态的总体要求,体现在细节上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尽量与观众保持约一米的距离、手要举到耳侧且略高一点、双脚45度女士小丁字步、男士小八字步……就手势来说,讲解员配以恰当的手势能够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能将有声语言无法表达的内容通过手势指意表达,能将枯燥、僵硬甚至抽象的名词形象化,能将讲解员的情感丰富化。当然,过犹不及也会使观众产生视觉疲劳,影响参观效果。因此,讲解员的外在要想美,就要精准大方、礼貌得体、舒适自然、不做作。

(三)讲解力——对象明确、酌情施讲

讲解员能“因人施讲”已成约定俗成的“好”讲解员的标准,这样的讲解员能针对不同的职业、民族、年龄、文化背景等团队特点而采用不同的讲解方案,以便受众理解展览内容,提升学习效果。然而在对象明确之后,如何权衡轻重缓急,做到既兼顾参观对象的身份,又满足现场观众的实际情况需求,這是体现讲解员讲解力的更重要方面。如即将有一场重要的领导参观团队莅临,预计参观时长一小时,那么馆内一定会做好充分的部署和周密的讲解安排。然而,实际情况是领导们到馆之后,因繁忙公务在身,临时通知馆内人员压缩行程时间。那此刻,讲解员仅仅做到“对象明确”而一味地把所有重点面面俱到,死搬硬套既定方案显然不可取,所以,酌情择其重点、快速梳理讲解思路和脉络、合理分配各环节讲解时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才是讲解力强的表现。

(四)编创力——深入策展、跟进布展

讲解词是对所展对象的生动描绘和具体介绍,一场讲解成功与否,讲解词的优劣尤为重要。讲解员若能提前介入展览策划,深入展览设计、了解展览制作思路,跟进布展流程,必将加深对展陈整体的宏观把控和全面理解,能提高讲稿的创编能力,后期还能加深对讲解词的记忆以及助于在讲解接待过程中的现场发挥,“讲出展览背后的故事”:展览的设计理念、构思方案变更、传达的核心理念等。这些往往更能体现讲解员对这个展览的讲解准备工作到底是浮于表面还是深入其中。

(五)应变力——协调组织、临场决断

讲解员的现场应变是老生常谈,但如何驾驭现场每一次的计划,如何灵活处理妥当,这却是一个需要不断更新的话题。

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青岛市委市政府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青岛成就展》。笔者借调帮助工作期间接待了一批韩国客人,在讲解的过程中即兴调整了讲解词,这是一次考验和挑战,现场虽有翻译,但是参观总时长不能超出既定安排,宏观整合讲解词,高度凝练语言,突出重点,便于提高现场与翻译对接的效率。在介绍青岛的生态建设方面,笔者不单介绍了以往讲解词中有的“我们青岛的生态建设做了哪些贡献”,引申并强调了“正是因为中国有着600多个和青岛一样的城市在为世界的生态环境做贡献,也正是因为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我们深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以我们中国在为全世界的生态环境贡献着力量、做出着努力”。在讲解最后,我一改原有结束语,礼貌性地用英语介绍了此次展览更多的是地方特色的呈现,如果想更多地了解中国,欢迎韩国来宾再次到青岛,再次到中国……其实,讲解员的现场发挥,不仅仅是代表一个单位的形象、一座城市的形象,更代表中国的风采。

讲解工作面对的观众对于展览的理解和反应不同,对讲解员的讲解接待服务评价不一很正常。作为讲解员,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反应尤为重要,严格、细微地剖析参观者的评议和问题、洞悉参观者的心理,然后根据场馆的规定第一时间做出应对反应,调整自己的思路、采取相应的措施,营造和谐的施讲气氛;对情绪激动或者影响恶劣的情况,在不影响整体接待的情况下及时上报场馆相关负责人,不激化矛盾、不延误处理。此外,讲解员还需要熟悉场馆的消防安全设施布置和安全通道的位置,便于紧急情况的疏散;需要熟悉便民服务的内容和流程,了解基本的急救常识等,尽可能为到馆参观者提供优质参观学习体验。

二、结语

综上,在全球化、现代化、信息化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新时期,在博物馆、纪念馆教育已成为文化发展的前沿阵地的当下,讲解员做好基础训练、打牢基本功、熟练掌握常规业务技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将为职业讲解员获取更大的提升和发展空间积蓄能量。

参考文献:

[1]贾瑞新.试论数字化博物馆中讲解员角色的转变[J].大江周刊·论坛,2011(7):9.

作者简介:姜静(1986-),女,汉族,山东青岛,硕士研究生,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中级职称馆员,研究方向:文博系列。

猜你喜欢

外在美内在美讲解员
博物馆当讲解员
在衔接教学中渗透数学内在美的策略
黄果树瀑布现“天价”特级讲解员
地质博物馆讲解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内在美
“容颜”与“形体”之美
试述体育教师的形象与特点
浅谈年轻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
解题中的数学史
浅议体育教师自我形象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