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血前检测传染性指标对降低患者医院性感染的意义

2016-07-13琼1曾月嫦2李一鸣3黄文娟1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7期
关键词:输血感染

吴 琼1 曾月嫦2 李一鸣3 黄文娟1



输血前检测传染性指标对降低患者医院性感染的意义

吴琼1 曾月嫦2 李一鸣3 黄文娟1

【摘要】目的 探讨输血前检测传染性指标对降低患者医院性感染的意义。方法 选取2008年6月~2015年6月在深圳市宝安妇幼保健院住院部或门诊接受输血的2 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和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检测。结果 抗-HCV阳性率1.04%(26/2 500)、HBsAg阳性率10.08%(252/2 500)、抗-TP阳性率0.68%(17/2 500)、抗-HIV阳性率0.36%(9/2 500),总阳性率12.16%(304/2 500);9例抗-HIV阳性病例中有3例其它三项指标全部为阴性,6例其它三项指标至少有一项阳性,其中合并梅毒感染者有3例,构成比为33.33%,与艾滋病抗体阳性合并其他感染相比数值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χ2=1.589 );乙肝、丙肝和(或)梅毒重叠感染病原体者共28例,同时感染二种病原26例,同时感染三种病原者2例。结论 对患者进行输血前传染病的检测,不但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同时可以降低医院性感染,有效的加强了输血安全。

【关键词】输血;传染性指标;感染

输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救治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1],临床用血以每年7%~10%的速度递增,为保障临床安全用血,我国自1998年10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但由于病毒检测的存在“窗口期”,因输血而引发的该类传播疾病仍然是临床上不可避免的困难之一[2]。为了对其进行预防及控制,深圳血液中心采取了多种措施,如成分输血、100%无偿献血、核酸检测等,同时,临床上在受血者输血前进行相关传染性指标的检测为一项重要的任务[3]。据卫生部2006年颁发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本文对在深圳宝安妇幼保健院住院部或门诊接受输血的2 500例患者进行了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梅毒螺旋体血清抗体(抗-TP)以及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6月~2015年6月在深圳宝安妇幼保健院住院部或门诊接受输血的2 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 423例,女1 077例;年龄18~85岁,平均年龄(51.3±7.5)岁;外科患者734例,内科患者651例,感染科患者168例,妇产科患者619例,肿瘤科患者328例。

1.2 方法

1.2.1 样本采集 所有患者均在输血前用一次性真空生化采血管进行静脉采血3.0 ml,无需抗凝处理,静置30 min后离心操作3 000 rpm 10 min,有效分离血清后将其置于4℃冰箱中备用,并在1 d之内检测相关的指标。

1.2.2 检测方法 (1)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测: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抗-HCV含量(ELISA试剂盒为北京万泰公司生产)。正常范围为0.0~1.0 s/co。(2)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HBsAg)检测:采用ELISA测定HBsAg含量。正常范围为0.0~0.5 µg/L。(3)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检测:采用ELISA法测定抗-TP含量。梅毒确诊的分析采用梅毒螺旋体微粒凝集试验,所需要的确认试剂TPHA为日本富士株式会社产品。正常值为1:40以下。(4)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检测:首次测定抗-HIV含量采用ELISA法,复查检测采用快速法试剂进行(试剂为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产品)。正常范围为0.0~1.0 s/co。本研究涉及的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仪器及试剂的说明书进行。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包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结果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研究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研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受血者血清四项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

2 500例受血者输血前抗-HCV、HBsAg、抗-TP以及抗-HIV阳性情况见表1,总阳性率为12.16%。

表1 受血者输血前HBsAg、抗-HIV、抗-HCV、抗-TP阳性情况

2.2 艾滋病抗体阳性合并其他感染情况

9例抗-HIV阳性病例中有3例其它三项指标全部为阴性,6例其它三项指标至少有一项阳性,其中合并梅毒感染者有2例,构成比为22.22%,与艾滋病抗体阳性合并其他感染相比数值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4,χ2=1.589 )。见表2。

表2 抗-HIV阳性样本合并其他感染情况

2.3 乙肝、丙肝和(或)梅毒重叠感染

重叠感染形式分为二种病原感染和三种病原感染。2 500例受血者中,乙肝、丙肝和(或)梅毒重叠感染病原体者共28例,同时感染二种病原26例,同时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同时感染乙型肝炎+梅毒二类重叠感染较常见。同时感染三种病原者2例。见表3。

表3 乙肝、丙肝和(或)梅毒重叠感染

3 讨论

近年来,输血安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深圳市自2015年1 月1日起施行新的《深圳经济特区无偿献血条例》,深圳血液中心为了保证医疗临床用血安全和需要,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的身体健康,实行100%自愿无偿献血制度,在本市实行统一采供血机构,统一采集、统一检测、统一管理和统一供应血液制度,极大的保证输血安全。但由于诸如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各种血液疾病的传播,以及病毒检测存在“窗口期”等问题使输血的安全性受到严重的挑战,由于输血而引发的传染性疾病时常发生,并随之带来医疗纠纷等。因此在患者输血前进行抗-HCV、HBSAg、抗-TP以及抗-HIV四项感染性疾病指标的检测能够通过确定患者的感染发生时间从而排除由于输血造成感染的可能性,为相关治疗提供有效参考。

本文将我院住院部或门诊接受输血的2 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回顾性研究四项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结果表明输血前检测的传染性指标总阳性率12.16%,提示部分患者在入院前就已经感染了传染性疾病。乙肝为全球性的传染病,全世界的病毒感染人数约大于3亿人,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超过7亿,HBsAg阳性者约1.2亿[4-5]。本研究四项检测指标中HBsAg阳性检出率为10.08%,高于全国乙肝HBsAg携带者流行率(约10%)[6],说明乙肝病毒携带者为我院所在地区的主要感染源。艾滋病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中抗-HIV阳性率0.36%,感染率已不容忽视。本研究中9例抗-HIV阳性病例中有3例其它三项指标全部为阴性,6例其它三项指标至少有一项阳性,其中合并梅毒感染者有3例;乙肝、丙肝和(或)梅毒重叠感染病原体者共28例,同时感染二种病原26例,同时感染三种病原者2例。这可能与HCV和梅毒、HIV有相似传播途径有关,包括输血、性交和母婴传播。因此输血前对传染性指标进行全面检测可以为感染者制订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案而提供积极有效的信息。此外,在受血者输血前进行感染性指标检测有利于帮助医护人员掌握患者的相关信息,能够及时且准确地发现病毒携带者。在对患者进行管理时,为了防止交叉感染情况的发生,可以根据检测结果在安排病室时对相同感染者进行集中安置。同时,在治疗采血过程中要严格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采取必要的消毒以及隔离措施,接触感染性指标阳性患者时要进行严格有效的防护,特别是护士在进行抽血、穿刺、注射等一系列操作时必须戴一次性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以及戴防护眼镜。被阳性血污染的医疗器械等物品要求严格区分,统一进行消毒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率[7-8]。

综上所述,通过检测输血前四项传染性指标,不但能够及时了解患者感染情况从而有效治疗,而且能够有效的降低医院性感染率,同时保证医疗的安全,保证采供血机构的安全,在临床上及各级采供血机构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与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邓伟.输血前对受血者四项感染性疾病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4):2364-2365.

[2] 赵晓姬,张素芬,潘淑,等.受血者输血前血源性感染疾病检测意义探讨[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8,21(3):311-312.

[3] 张虹霞.受血者感染性疾病四项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J].甘肃医药,2012,31(3):211-212.

[4] 李明雷,刘小香,孙爱华.受血者输血前相关传染性指标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意义[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3,27(1):54-56.

[5] 张权彬,张玲.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感染性疾病标志物指标检测及意义[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7):4680-4681.

[6] 周红波.临床受血者输血前常规四项感染性指标检测的意义[A].中国医师协会输血分会2013年第七届输血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203-205.

[7] 张虹霞.受血者感染性疾病四项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J].甘肃医药,2012,31(3):211-212.

[8] 刘俊红,杜忠斌,李惠霞.输血前对受血者四项感染性疾病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2013(3):528-529.

Detected Before Transfusion Transmissible Indexes Lower in Patients With Hospital Infections Significance

WU Qiong1ZENG Yuechang2LI Yiming3HUANG Wenjuan11 Blood Donation Services Division,Shenzhen Blood Center,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China,2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Baoa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Shenzhen,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China,3 Department of Blood Ingredient,Shenzhen Blood Center,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reduce nosocomial infections before transfusion to detect infectious sense indicators.Methods 2 500 patients for the study from June 2008 to June 2015 in our hospital inpatient or outpatient transfusion,its hepatitis C virus antibody(anti-HCV),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Ag),treponema pallidum antibody(anti-TP)and HIV antibodies(anti-HIV)detection.Results Anti-HCV positive rate of 1.04% (26/2 500),HBsAg positive rate of 10.08%(252/2 500),anti-TP positive rate of 0.68%(17/2 500),anti-HIV positive rate of 0.36%(9/2 500),the total positive rate of 12.16%(304/2 500),9 cases of anti-HIV positive cases in the other 3 cases of three indicators were negative,6 cases of the other three had at least one positive indicators,including syphilis infection 3 cases,the constituent ratio was 33.33%,and HIV antibody positive values associated with other infections compared to larger,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34,χ2=1.589),hepatitis B,hepatitis C and(or)syphilis coinfection pathogen were a total of 28 cases while two kinds of pathogenic infection in 26 cases,while three kinds of pathogenic infection in 2 cases.Conclusion The patient is detected before transfusion infectious diseases,not only to keep abreast of infection in patients,while reducing hospital infections,effectively strengthen the safety of blood transfusion.

【Key words】Transfusion,Infectious index,Infection

【中图分类号】R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6)07-0192-03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07.147

基金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203146)

作者单位:1 深圳市血液中心献血服务科,广东 深圳 518000;2 深圳市宝安妇幼保健院儿科,广东 深圳 518100;3 深圳市血液中心成分科,广东 深圳 518000

通讯作者:曾月嫦,E-mail:zengyuechang88@126.com

猜你喜欢

输血感染
双创需要金融创新“输血”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骨三相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