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远的娄山微波站

2016-07-12丨曹先福

遵义 2016年24期
关键词:笋子抛物面娄山关

■丨曹先福

永远的娄山微波站

■丨曹先福

在许多人心中,遵义娄山关是“苍山如海、残阳如雪”的喟叹;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而娄山之于我,温暖了我十年的人生历程,是记忆深处的那一抹馨香。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备战、靠山、隐蔽、分散”的三线建设中,贵州在远离人烟的多座大山深处开始兴建微波站,从黔北桐梓县的白马山到黔南独山县的平黄山,西境六盘水市的梅花山,分三路建起了十五座微波站。微波从最初的600路到2400路,再到SDH数字微波,从有人值守到无人值守,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进新世纪。

1971年,我调到刚建成不久的娄山微波72站工作,那时不叫微波站,叫贵州省205总站,是保密单位,在老百姓心中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娄山微波72站位于娄山关上的笋子峰,海拔1760米,机房就建在山峰上,几个面北面南的抛物面天线直耸云端,机房的四周是青翠的方竹林和灌木林,机房边挺立着近20棵古老的水青杠树,郁郁葱葱。山中那不知名的山花盛开得非常烂漫,一片生机盎然,山风随时赠给醉人的芳香,山林中有不知名的鸟儿跳跃、飞翔,它们边觅食边嬉戏边歌唱,锦鸡、岩角鸡经常在不经意间与人邂逅。

娄山关气候多变。早晨,重重叠叠的娄山山谷里的晨雾向山巅涌来,山罩在雾帐中,辨不出东南西北。中午,雾被风儿吹走,天空晴朗,此时“苍山如海”的画面展现在眸子里,绵绵群山浩瀚,海天一色的美景谓为壮观。傍晚,夜幕降临,风卷着树枝竹叶,发出“哗……哗”的涛声,由远而近向微波站扑来,好像要卷翻山峰一般。

每年国庆节前后,山中的方竹笋可以采摘,我和同事们进竹林去采笋、拾冻菌、摘洋桃、有时也打野鸡。冬天,微波站在银装素裹的冰雪中,电线被冰凝成比手臂还粗,屋檐下悬挂着一排排长长短短的冰柱,我们吃水全靠入冬前抽入水池的蓄水度日,有时也化雪水来做饭,悬崖陡壁滴水成冰,重重叠叠构成冰瀑,极为壮观,山中的树竹被冰凌雕刻打磨得晶莹剔珑,千姿百态。

1981年,我调离了娄山微波站,弹指间,三十多年转瞬即逝,茶余饭后常常打开在微波站记忆的情怀,在娄山观旭日看晚霞,听林涛鸟语……2016年春,我实在压不住思念,回到微波站。当年居住的五栋房已不存在,上机房的卷洞门前新建了两间房,经打听,现在娄山微波站已实行无人值守,一切设施为电脑操作。耸入蓝天的抛物面天线还默默无言地驻守在那里,它们还在为祖国的通讯尽力。

微波站机房左侧山顶上,高达70米的电视转播台的铁塔天线与微波站的抛物面天线肩并肩的站着,为笋子山峰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原来的停车坝已筑起了近50平方米的观光台,接待前来观光的旅游者。站在观光台上,顿时心潮起伏,写下我对娄山微波站的眷恋之情:“十年岗位在娄山,梦里相思几回还。脑海深藏情与爱,胸中永储苦和甜。克难建站精神抖,吃苦含辛意志坚。献给微波情一片,今生忆起永缠绵”。

猜你喜欢

笋子抛物面娄山关
基于寻源与跟踪“FAST”主动反射面的形状调节*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娄山关》
FAST照明口径分析*
挖笋子
千斤顶压笋子
空间图形的Maple展示示例
笋子生长记
娄山关花海
笋子生长记
旋转抛物面型铣刀切削刃曲线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