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6-07-1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北京100144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5期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吴 静(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北京 100144)



综合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吴 静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北京 100144)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96例四肢骨折术后患者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肢体肿胀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术后肿胀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GQLI量表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肢肿胀消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四肢骨折手术;肢体肿胀;生活质量

骨折常伴有局部软组织出血,表现为疼痛和肢体肿胀;骨折手术的刺激可以加重肢体肿胀程度,如肿胀长期不缓解,或出现高度肿胀,患肢末梢血运严重影响,切口局部得不到有效的血氧供应,不仅影响切口、骨折的愈合,甚至可引起骨筋膜室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造成患肢功能障碍[1],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综合护理干预是针对患者病情、心理,以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为目的所作出的一系列优质护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 月期间,在我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者均为四肢骨折,男68例,女28例,年龄20~79(40.58±9.32)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0例,高空坠落伤30例、不慎摔伤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性别、年龄、受因原因等资料比较(P>0.05)。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四肢骨折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①心理护理干预:骨折患者常因突发事件入院,缺乏心理上的准备,对住院费用的担忧和暂时丧失活动及劳动能力的困扰,使患者极易产生悲观抑郁的情绪。护理人员应保持宽和、礼貌的态度,主动和患者交流,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作相应的干预,安慰和鼓励患者,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疾病护理:术后严密观察患肢模式血运和感觉,重点观察肢体末端皮肤水肿情况,有无张力性水泡的产生等,保持切口敷料干燥,如有渗液渗血及时更换;加强健康教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术后肢体肿胀发生的原因,为患者正确放置托马斯架、三角巾悬吊带等,通过抬高患者患肢,促进足部血液循环,缓解肢体肿胀现象,同时采用冷敷等物理方法收缩血管,加速受损组织新陈代谢,以增强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加速患肢肿胀消退;指导患者主动进行功能锻炼,促进末梢血液循环,以促进水肿消退。③功能锻炼:术后根据手术部位和类型,早期帮助患者被动活动四肢肌肉,促进肌张力恢复;同时进行远端关节的主动与被动活动,2周后视恢复情况逐步开展未固定关节、骨折处上下方关节活动,指导患者进行主动训练,康复5~6周后,增加相关的曲伸活动,待患者可以自行活动关节后,逐渐增加负重训练,以尽快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1.3 观察指标

1.3.1 患肢肿胀程度:参照四肢肿胀程度分级标准评定[2],Ⅰ度:患肢皮纹存在,皮肤明显紧张;Ⅱ度:患肢皮纹消失、皮肤紧张、皮温稍高;Ⅲ度:患肢皮肤紧张发亮,皮温增高明显,部分患者合并出现张力性水泡。

1.3.2 生活质量评定:术后随访3个月,采用我国社区人群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LI-74),评估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4个维度的评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l8.0数据软件包进行处理,患肢肿胀以[n(%)]表示,行卡方检验,生活质量评分以(±s)表示,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肢肿胀程度:观察组术后Ⅰ度肿胀率70.83%高于对照组50.00%,Ⅲ度肿胀率2.08%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患肢肿胀程度比较[n(%)]

2.2 生活质量: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等GQLI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GQLI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GQLI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社会角色功能  心理功能  物质生活状态观察组 48 86.16±4.32 81.32±4.06 87.08±5.11 82.43±4.27对照组 48 72.17±4.18 70.45±4.17 73.64±4.33 71.29±4.13 t -16.124 12.940 13.902 12.992 P-<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四肢骨折术后常发生不同程度的肢体肿胀,骨折断端对局部的刺激、切口组织渗出、骨折静脉回流受阻等都可导致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大部分患者在术后3 d肿胀程度会逐渐减轻,肿胀持续不退、严重肿胀者可引起骨筋膜室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影响患肢的愈合及功能恢复。对四肢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首先正视骨折对患者造成的身心创伤,加强心理疏导,积极化解患者因骨折产生的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情绪,使患者维护最佳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保证手术顺利进行[3]。加强健康教育,让患者明了骨折后肢体肿胀发生的原因;术后及时帮助患者进行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通过锻炼维持必要的肌张力,改善患肢末梢血液循环,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以快速减轻肿胀程度,促进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患肢躯体功能恢复后,能尽早自行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在维护了患者自尊的同时,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社会参与度和自信心,进而改善患者的物质生活质量[4]。本研究中,观察组术后Ⅲ度肿胀率低于对照组,GQLI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肢肿胀消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云,刘质斌,杨菁.试论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 (26):72-74.

[2] 丛晓娜,郭学芳,马晓鸥.自制下肢抬高垫的制作与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19(20):2452-2453.

[3] 白琳.护理干预对改善骨折患者出院时焦虑及抑郁状况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0):50-51.

[4] 朱珊珊,张青. 心理护理对改善四肢骨折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21):3217-3218.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5-0273-02

猜你喜欢

综合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综合护理干预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换药疼痛的影响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观察与分析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