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2016-07-12侯钦彦山东省胶州市心理康复医院山东胶州2663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5期
关键词:利培酮阿立哌唑精神分裂症

侯钦彦(山东省胶州市心理康复医院,山东 胶州 266300)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侯钦彦
(山东省胶州市心理康复医院,山东 胶州 266300)

【摘要】目的 探讨对精神分裂症利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进行临床治疗所得到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曾接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4例,将这些患者根据随机分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利用利培酮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选择阿立哌唑对其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所取得临床总有效率,对照组中临床总有效率为93.5%,观察组中患者所得到临床有效率为95.2%,两组无显著差异;观察两组患者所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中发生不良反应者有10例,观察组中患者有4例出现不良反应,两组之间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结论 利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进行治疗均能够得到比较理想效果,所取得临床有效率均比较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使其生活质量提高,但阿立哌唑所产生不良反应相对较低。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阿立哌唑;利培酮;临床效果

精神分裂症在临床上是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与工作,症状较严重患者可能会出现自杀情况,有着十分严重的危害。在临床上对于该疾病除进行心理干预外,药物治疗同样十分重要。本文为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选择我院曾接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4例,分别以阿立哌唑与利培酮进行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所有患者资源均来源于我院曾接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4例。依据随机分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将所分成这两组分别以观察组与对照组表示。对照组中患者总例数为62例,在这些患者中共包括男性32例与30例女性,这些患者年龄均在15~60岁,其平均年龄大小值为(45.8±2.8)岁;观察组中共有62例患者,在本组这些患者中包括34例男性与28例女性,这些患者年龄大小为16~58岁,其年龄大小平均数为(44.8±2.8)岁。所选择的这些患者在年龄以及性别方面所存在差异并非十分明显,两组之间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在治疗前1周均将原本服用抗精神药物停用。对照组中患者以利培酮进行治疗,即给予患者利培酮片使其口服,初始剂量为每天1~2 mg,分为早晚2次服用,在第2周将剂量增加至每天3~6 mg,其剂量平均为每天(3.6±1.8)mg,共对患者进行6周治疗;观察组中患者选择阿立哌唑进行治疗,即给予患者阿立哌唑片使其口服,其初始剂量为每天5~10 mg,每天晚上使其服用1次,在治疗第2周将剂量增加至每天15~30 mg,其平均剂量为每天(22.6±3.5)mg,同样对患者进行6周治疗。在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不给予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或者电疗,可根据情况适当给予其苯二氮类药物以及普萘洛尔与苯海索,并且要依据患者实际病情以及其耐受情况将药物剂量适当调整[1]。

1.3 疗效判定标准:在经过治疗之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其PANSS评分减少程度在80%以上,则表示为痊愈;在治疗结束之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对其PANSS评分进行观察,显示其减少率在50%以上,则表示为显效;在经过治疗之后,患者临床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观察期PANSS评分,显示其减少率在30%以上,则表示为有效;在经过治疗之后,患者临床症状未变化,其PANSS评分减少程度不足30%,则表示为无效[2]。

1.4 统计学分析: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以及所发生不良反应实行统计分析,以均数±标准差来表示结果中相关计量数据,对于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通过%表示,对结果中计量数据与计数资料行t检验及χ2检验,以P<0.05表示两组间差异较明显。

2 结 果

2.1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所取得临床总有效率,对照组中临床总有效率为93.5%,观察组中患者所得到临床有效率为95.2%,两组无显著差异,其具体比较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的比较

2.2 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在治疗结束之后,观察两组患者所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中发生不良反应者有10例,观察组中患者有4例出现不良反应,两组之间存在十分明显差异。

3 讨 论

阿立哌唑属于喹啉酮类的衍生物,其能够通过对中脑-边缘通路的多巴胺功能亢进进行抑制,从而在治疗阳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方面具有良好作用,该药物对于5-HT2A具有拮抗作用,该特征和阴性症状以及锥体外不良反应减少存在一定关系,同时其对于5-HT2A还能够起到激动作用,从而能够使阴性症状焦虑症状以及认知损害得到有效改善,能够使多巴胺能的生理功能维持正常,对运动功能以及催乳素水平不会产生影响。利培酮为苯并异恶唑的衍生物,其属于强HT2A及相对而言较弱的一种多巴胺D2的受体拮抗剂,其所具有特点就是将D2的受体拮抗剂所具备的抗精神病作用保留,与传统抗精神病相比较而言,很好会导致EPS,但随着剂量增加,也会增加EPS发生概率,仅此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3]。

综上所述,利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进行治疗均能够得到比较理想效果,所取得临床有效率均比较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使其生活质量提高,但阿立哌唑所产生不良反应相对较低。

参考文献

[1] 嵇宏亮,留永咏.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Meta分析[J].中国药房,2010,22(25):2084-2086.

[2] 陈莉晶.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10,14(33):140-141.

[3] 田小元,向永红.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8(1):48-50.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5-0091-01

猜你喜欢

利培酮阿立哌唑精神分裂症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用于晚发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和糖尿病共病的临床效果探讨
分析精神分裂症兴奋躁动患者运用利培酮单药与结合丙戊酸钠联用的临床治疗效果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