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法国民族特性
——叛逆精神

2016-07-12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430062

大众文艺 2016年23期
关键词:古典主义流派世纪

程 晶 (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430062)

解析法国民族特性
——叛逆精神

程 晶 (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430062)

叛逆精神是指敢于质疑传统思想观念并勇于与之斗争的精神。回顾法国民族的文学史、艺术史乃至各种革命史,我们都能窥见法国人民不屈不挠、敢于颠覆传统、追求自由独特的叛逆精神。正是这种叛逆精神使得法国文化源远流长,产生独树一帜的艺术瑰宝和民族特色。

法国; 叛逆精神

卢梭曾在《科西嘉制宪拟议》中说过:“一切民族都有、或者应该有民族特性,如果他们缺少民族特性,就必须先着手赋予他们民族特性。”1的确,每一个人乃至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与气质,这种性格气质是国家政治、历史、宗教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形成的,并会随着时代历史的发展逐渐传承。如果说中华民族是推崇“克己复礼”,强调约束天性维护等级的民族,那么法国民族则恰好相反,他们善于打破传统,敢于解构真理,突破传统主流思维从而创造新的艺术形式。所以,无论是文学、艺术创作还是宗教、政治改革,法国人都是非常具有创造性的。这种拒绝崇高,颠覆传统的思维源于他们根深蒂固的叛逆精神。

一、文学创作与叛逆精神

欧美许多重要的文学流派都起源于法国,有些流派虽然萌芽于其他国家,却是传播到法国以后才开始发扬光大的。这主要由于法国人思维活跃,不墨守成规,敢于突破传统另辟蹊径,因此,法国许多文学流派都以颠覆前一种创作流派为基础,许多文学作品也都以揭露黑暗现实抨击腐朽制度为题材。

13世纪末兴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于15世纪末传播到法国,16世纪形成高潮。文艺复兴以抨击封建主义、宗教神权对人们思想的禁锢为宗旨在西欧掀起解放思想创新精神的运动。文艺复兴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便是法国作家拉伯雷写的《巨人传》。在这部作品中,拉伯雷用夸张讽刺的手法塑造了人民喜闻乐见的“巨人”形象。这部作品既是对封建制度、黑暗教会以及腐朽教育的批判讽刺,又以生动活泼甚至戏谑粗俗的文风颠覆了当时贵族文学矫揉造作的文风。因此可以说,这部作品很好的诠释出法国人鞭辟入里的批判精神和犀利俏皮的讽刺才能,拉伯雷也因此成为高卢精神的代表人物。文艺复兴后,浮夸华丽的巴洛克风格曾风靡欧洲,这种风格背离了文艺复兴的艺术精神,带有神秘梦幻的艺术特点。然而,17世纪最为盛行的古典主义则打破了浮夸华丽的巴洛克风格。古典主义主张使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创作,与巴洛克风格相反,古典主义提倡理性与自然,不仅要求语言结构上的严谨,也要求作品符合逻辑,遵循常规。可见,古典主义所提倡的理性主义,是对巴洛克风格的颠覆。

18世纪的法国文学沿袭了17世纪的传统,然而18世纪的代表作家孟德斯鸠和卢梭是法国叛逆精神的代表人物。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深刻地表现了他对上流社会的辛辣讽刺,甚至是对路易十四的憎恶。而卢梭,无论其文学作品、思想政治主张或是教育观点,都颠覆了世俗礼教,他反对盲目服从,反对封建礼教的腐化,他通过《忏悔录》将自己完整而彻底的暴露于世,揭露自己生活中违背道德的小事。他将自己剥光,他孤独地与自己与社会抗争,卢梭身上非常生动的闪现着法国人不愿妥协的反抗精神。

19世纪的浪漫主义则是对古典主义的颠覆。浪漫主义拒绝沿袭循规蹈矩的“三一律”,雨果的《欧那尼》挑战了古典主义统治地位。这部作品引发了他与传统派之间著名的“欧那尼之战”,从而奠定了浪漫主义的地位。因此,浪漫主义是对古典主义、对权威、对传统的反抗。19世纪中期出现的现实主义则是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学院风气的反抗。浪漫主义强调想象力与直觉,而现实主义则提倡真实精确地描写现实。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换成为了法国文学史上的又一次突破。此外,19世纪下半叶的象征主义以反对浪漫唯美主义、破坏艺术形式为特点,象征主义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这种观念与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背道而驰。这种形式主义再一次打破文学创作传统,让法国文学更为丰富多彩。

20世纪出现的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同样打破传统,试图将人们从理性和循规蹈矩的常规形式中解放出来。20世纪50至60年代出现的新小说则颠覆了传统小说墨守成规的创作方法。传统小说以人物为中心,一切从人出发,而新小说提倡颠倒时空的创作手法,将人从小说中解放出来。

从法国文学流派的发展以及法国作家作品诠释出的精神我们可以看出,每一次文艺思想文学流派的出现都是对以往传统的颠覆,对封建腐朽制度、专制体制以及世俗的反抗。法国文学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各种文学流派之所以能够百花齐放,追根究底说来都是因为法国人善于打破传统,他们不愿意墨守成规,他们敢于反抗霸权另辟蹊径,因此法国文学史也是法国人叛逆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艺术创作与叛逆精神

法国艺术创作与文学创作一样,也经历了不断打破传统创造新的艺术理念这一过程。19世纪诞生于法国的印象派,反对因循守旧的古典主义和虚构臆造的浪漫主义,在色彩造型上完成了巨大变革。20世纪在法国风靡一时的野兽派将欧洲从几百年传统的自然色彩概念中解放出来,成为欧洲20世纪第一个现代主义流派。此外,法国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代表画家杜尚是反抗传统的代表画家。他的代表作《带胡须的蒙娜丽莎》2曾引起一时轰动,杜尚在达芬奇的经典作品《蒙娜丽莎》的复制品上加上了一对小胡须,公然将经典名作作为嘲讽的对象,从而展示他不受约束,反抗传统的特点。

法国文学艺术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屡屡产生文学巨匠、新的画派并不是偶然的。这种必然性源于他们的“叛逆精神”:他们敢于“超俗”,敢于质疑传统保守的观念思想,敢于打破约束颠覆传统。这种叛逆精神也同样体现在法国电影史上。20世纪中期出现的新浪潮运动中,法国电影将现代电影创作推向改革的高潮。这次改革提倡打破美国的商业电影模式,主张以真实诚恳的风格叙述人类性质主题的电影。新浪潮将电影从传统中解放出来,电影因而能像诗歌、绘画一样表达。

无论在艺术领域还是文化、电影领域,这种主义与流派层出不穷,每一种运动都是以颠覆前一种概念为基础创造出新的不同的概念。正是这种叛逆精神使得法国文化艺术之树常青。

三、宗教、政治改革与叛逆精神

同文学艺术创作一样,法国也一直都是一个政治思想家辈出、政治流派纷呈的国家。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正是法国人民为了反对中世纪的黑暗压迫,想要摆脱宗教束缚追求个人幸福权利的一场运动。法国16-17世纪的宗教改革提倡冒险精神,主张摆脱基督教的束缚,解放人们的思想。宗教战争爆发后,王权逐渐衰弱,在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的统治下,王权不断加强,从而建立了专制主义统治。这种专制主义极大的遏制了人们追求自由平等体制的脚步,从而使得法国人民骨子里散发出强烈的打破专制束缚的反抗思想。这一时期的强烈压迫引起了法国人民的强烈反抗,法国人民在一次次的压迫与反抗中,变得更加坚强,更加叛逆更加具有韧性。18世纪后欧洲掀起启蒙运动,发动了对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的批判,这一时期涌现的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都是具有叛逆思想,追求平等反对特权的领军人物。从启蒙运动开始,法国政治就表现出对抗性和积极性。尤其是1789年的大革命,虽然具有暴力性,但却是法国人民以其叛逆精神反对封建统治,反对贵族特权最有力的证据。法国人民在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过程中,以其不妥协的精神,将自由平等的旗帜举向政治舞台。大革命时期提出的《人权宣言》,正是法国革命者反抗压迫,追求自由平等精神的呐喊。《人权宣言》的公布深刻地表明了法国人民不畏强权追求民主的叛逆精神,这一精神火把后来也传播到其他国家,对许多国家的民主革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在大革命中,最能体现法国人民好战、不妥协且具有叛逆精神的要数拿破仑了。为了抵御外来侵略反抗民族压迫,他发起了拿破仑战争,尽管到后来,战争具有明显的侵略性和掠夺性并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但不可否认的是,拿破仑身上充分显现了法国人民不妥协的叛逆精神。

法国多个世纪以来的宗教政治改革以及启蒙运动、大革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法国民族的性格和思维方式。法国司空见惯的罢工现象便生动地体现了各个革命运动遗留下来的叛逆精神。现如今,罢工已成为法国的一大特色文化,是法国人民用来实践自身权利表达个体诉求的一种运动,全世界没有任何国家的罢工运动像法国一样频繁,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自然与法国特殊的文化土壤息息相关,当然更与法国人民稍不满意就想要改革,孜孜不倦的追求自身权利与平等的叛逆精神有关。

四、结语

从法国文学、艺术、政治宗教改革的曲折历程可以看出,法国民族的叛逆精神在法国历史上起到了非常革命性的作用。如果没有那种打破传统推陈出新的叛逆精神,就不会有百花齐放的文学流派以及永垂不朽的文学巨匠;如果没有用于摆脱束缚敢于另辟蹊径的叛逆精神,就不会有引领世界潮流名垂青史的各种艺术流派;如果没有坚韧的反对教会黑暗、封建专制以及贵族压迫的叛逆精神,就不会有如今自由平等的社会体制。因此可以说,法国的文学史、艺术史乃至革命史都深刻地撰写出法国人民不妥协不放弃的叛逆精神,这是使得法国文化源远流长的力量,也是使得法国民族不断前进的力量。

注释:

1.参见卢梭..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69.

2.《带胡须的蒙娜丽莎》是法国画家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1887—1968)的代表作。此画又名《L.H.O.O.Q》;L.H.O.O.Q是法语elle a ehaud au cul的快读谐音,暗喻画面形象是淫荡、污浊的。他用荒诞、戏谑的表现手法,宣告了他的达达主义艺术理念.

[1]艾珉.“法国文学的理性批判精神”.《文艺理论与批评》1991.

[2]陈振尧.《法国文学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3]让•马蒂耶.郑德弟译.《法国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4]马胜利.“法国民族国家和民族观念论析”.《欧洲研究》2012.

[5] 沙凛.《文化漫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程晶,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从事法国文学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古典主义流派世纪
世纪赞歌
偏爱红黄蓝的古典主义画家
俄罗斯藏学研究的主要流派及其成就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赵建忠《红学流派批评史论》序
My School Life
世纪中国梦
向古典主义致敬
百川何以争流
——关于戏曲流派传承的再讨论
当代诗词“实验体”流派与艺术风格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