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专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分析

2016-07-12刘海燕杭州艺术学校310000

大众文艺 2016年23期
关键词:表现力表演者舞蹈

刘海燕 (杭州艺术学校 310000)

中专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分析

刘海燕 (杭州艺术学校 310000)

舞蹈表现力是舞蹈学习的重要内容,对舞蹈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为此,文章针对现阶段中专舞蹈教学中表现力培养现状为如何实现中专舞蹈表现力教学进行策略分析。

中专舞蹈;表现力;培养分析

舞蹈表演是表演者对自己情感和身体工作的整体性表达的过程,舞蹈的表现力是舞蹈表演的精髓内容,良好的舞蹈表现力对提升表演者舞蹈表演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现阶段中专舞蹈教学中,很多学校一味注重培养学生舞蹈技巧,没有意识到对学生舞蹈表现力培养的重要意义,由此导致学生的舞蹈表演缺乏感染力,无法给人带来心理上的触动。经过实践证明舞蹈表现力的培养需要舞蹈表演者在完成舞蹈基本动作技巧的基础上能够融入自己的情感,从而透过舞蹈实现和受众的互动,提升舞蹈表演效果。

一、确定舞蹈表演教育目标

第一,提高学生舞蹈动作和情感表达的相互协调、对应能力。舞蹈动作的展现体现了舞蹈风格以及和舞蹈风格相关的表现情感。为此,在舞蹈教学的时候不能一味地让学生掌握纯机械化的舞蹈技巧动作,而是应该挖掘舞蹈动作和人体动率以及人情感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多种联想形成舞蹈表演和情感表现之间的对应能力体验。第二,培养学生舞蹈意向和想象对应的体现能力。舞蹈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在对舞蹈表演内容理解的基础上,调动自己审美经验,实现舞蹈内容和审美经验结合。

二、注重对学生舞蹈学习兴趣的培养

第一,教师要多采用鼓励的方式让学生对误导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第二,教师要以舞蹈训练为基点,培养学生和舞蹈学习有关的兴趣对和业余爱好,从多学科的学习中积累舞蹈表现题材,提高学生舞蹈表现力。第三,提升学生舞蹈学习兴趣效能。效能是指兴趣对一个人实际行动产生的作用。舞蹈表现力的培养需要让学生不管在什么样的客观条件下能够坚持自己对舞蹈学习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舞蹈想象力

教师在对学生开展舞蹈教学的的时候,要在向学生讲授舞蹈技巧培训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够掌握各种不同风格的舞蹈动作,并要了解人体律动和情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舞蹈工作和舞蹈情感之间的联系。在学生了解舞蹈作品基本内容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舞蹈运动特点和情感表现习惯实现充满张力的舞蹈表演。舞蹈中情感的表现能力也会在不同程度上体现艺术美感,提升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舞蹈情感的表现需要舞蹈表演者将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情感感受和自己的想象力结合。每个人的经历都是有限的,生活空间被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中,因而情感的表达需要依靠想象力的作用。比如对于军旅题材的舞蹈作品,很多舞蹈表演者没有军旅生活的体验,因而在进行舞蹈表演的时候,舞蹈表演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以及资料的收集来设身处地地将舞蹈动作和内心情感充分结合,提升舞蹈表现力。

四、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舞蹈表演内容的理解

舞蹈内容在编排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赋予了舞蹈动作更多的艺术情感和文化内涵,因而,舞蹈表演的过程也是艺术再创作的一个过程。为此,需要教师在确定了舞蹈教学内容之后,对舞蹈教学内容进行更全面的分析。比如,对于具有浓重地域特色舞蹈内容的研究,教师要将舞蹈教学和当地的具体情况结合,在把握创作者舞蹈创作意图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舞蹈动作进行重新分解,在舞蹈动作中渗透自己对舞蹈创作的理解,提高对作品认识的深度,进而提升舞蹈表现力。

五、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是艺术学生学习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体现学生舞蹈艺术表演能力的重点。舞蹈艺术和音乐艺术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在发展中二者相互依存。为此,舞蹈表演者在学习舞蹈作品的时候,需要对和舞蹈表演相关音乐风格、音乐内涵、音乐节奏进行清晰的认识,这需要舞蹈表演者了解一些音乐基本知识,从而为舞蹈表现力提升奠定良好基础。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来学习音乐基础知识,了解音乐中音色、音高、和弦的概念,并组织视唱歌,加强学生对音乐的初步感知。在舞蹈实际训练中,教师要尽可能应用一些标准的乐器来引导学生开展舞蹈训练,在舞蹈训练中提升学生的音乐辨识能力。另外,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让学生能够自主分辨各种类型的音乐,加强对音乐的感知。对于一些经典型舞蹈作品的学习,教师可以单独拿出来和学生进行分析交流,让学生通过调动所掌握舞蹈知识的回忆来对这种典型舞蹈的音乐风格进行分析总结,之后通过对舞蹈作品表演观看,形成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对音乐的理解能力。音乐知识广泛,为此教师在对学生开展音乐教学的时候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学的时间,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感受更多的音乐艺术特点,加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了解,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透过对音乐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综上所述,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人才,现阶段我国各类教育的目的是和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以及现代化的建设战略目标密切相关。因此,舞蹈教学在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方式选择上要以新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基本依据。舞蹈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而不是仅仅让学生掌握舞蹈的纯技巧。舞蹈表现力的培养要注重提升学生舞蹈训练的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观察力、洞察力来表现舞蹈内容,丰富学生所掌握的舞蹈知识和舞蹈表现操作技巧,教师在和学生交流中不断摸索适合学生需要的舞蹈训练计划,从而在舞蹈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舞蹈表现力,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舞蹈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广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1]董晶晶. 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提高分析[J]. 艺术教育,2014(6).

[2]朱嶺楠. 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的表现力培养策略[J].艺术教育,2014(5).

[3]韩霜. 浅谈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4(13).

[4]宋妙. 中专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11).

[5]梁婧瑜. 如何培养中专学生舞蹈艺术表现力[J].艺术品鉴,2015(12).

刘海燕,硕士,讲师,就职杭州艺术学校,舞蹈科副科长, 研究方向:舞蹈教学与表演。

猜你喜欢

表现力表演者舞蹈
如何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钢琴表演艺术中审美素养能力提升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纤变墨画
手称扑克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
聪明的表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