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初探

2016-07-12阮中元贵州广播电视大学550023

大众文艺 2016年23期
关键词:实际操作校园文化形式

阮中元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 550023)

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初探

阮中元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 550023)

论述高职院校发展特点,通过分析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在实际操作中创新形式的可能性,提出高职院校阅读推广服务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

一、 阅读推广的目的性和必要性

《中国大百科全书》上说“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者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的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也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这种技能是取得学业成功的先决条件,它是由一系列的过程和行为构成的综合”1,阅读本质上来说就是读者与文本进行的交流过程,是读者主动进行的并带有读者自己情感认识的一种再创作过程,并且会根据自身认知的不同进而改变。

图书馆作为大学生的第二学习场所,承担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担。对于全校师生而言,推广阅读不仅能增强师生的思想交流,更能培养其日常学习思维习惯,是非常有意义的行为。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学生,一方面,图书馆能将学生在高考之前没有培养起来的或是中断的阅读习惯加以引导,使得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可持续性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学生高考后的课余时间加长,图书馆也能利用这个契机使学生萌发阅读的兴趣爱好。

(一)培养读者阅读习惯,提升读者阅读素养

近年来,在信息技术的冲撞下,图书馆的借阅率越来越低,很多读者正在慢慢走向快餐式的阅读方式。对读者进行挖掘和培养,使其养成阅读习惯和爱好是图书馆面临的一项挑战。尤其是高职院校,不免有一些意志力薄弱的学生,引导他们养成阅读习惯能有效避免其沉迷于游戏,甚至荒废学业。

(二)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加强图书馆自身建设

读者阅读量的提升必定会对图书馆各种服务提出新的考验,这也将会推进图书馆各方面积极运作,图书馆的各种资源被充分调动,馆员也需要提高自身素质来应对,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循环机制。

(三)积极建设校园文化,丰富校园精神生活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二、 阅读推广的形式创新

高职院校的学生日常课程更加注重实践操作能力,图书馆要进行阅读推广必须要遵循学生的特性,所以与本科院校较为不同,高职院校更加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参照万乔提出的三大模式2,高职院校在阅读推广活动中实际的操作得到以下创新形式:

(一)读书模式

即是开展好书推荐、读书征文比赛、好书读后感和读书沙龙主题会研讨等一系列活动,通过书籍作为媒介使读者直接进行二次创作,使得读者之间通过交流让阅读情感上升。这是实际操作中最直接也是最有成效的方式,不仅能带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也能对学生进行方向性的引导。

(二)读人模式

即是开展名家讲座,观赏影视电影,举办真人图书馆等方式进行,读者作为受众单方面获得知识或是阅历,这种形式多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目的,更容易吸引读者,且有言传身教的感染力,但是由于其具有知识面的局限性,读者获得的知识内容并不深入。高职院校在进行这一类阅读推广时,文艺、文体类的内容相对较多,过于学术性和理论性的讲座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吸引力会大打折扣,很难得到预期的效果。

(三)读媒模式

即是通过数字信息、网络传播、广播播报等媒介进行阅读的推送,这类的阅读形式较为简便,内容上也丰富多彩,不仅能使用文字表述也能使用图画、音乐、视频等多种方式,读者接受起来界较为简单。不仅可以调动读者的阅读积极性,也能满足读者各种兴趣方向的拓展。

三、 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相对于本科院校更加注重的是实际操作,在书本知识知识上相对较弱,学生也更加倾向于实际操作,所以在开展阅读推广时我也总结出一些存在的问题和相对应的一些对策。

(一)前期调研不足,缺乏针对性

图书馆举办的阅读推广活动多是馆员自己组织,在前期调研上并不明确目标,且时常模糊活动主体受众真正的需求。有些图书馆不具备决策能力,常常是完成校领导所直接下达的活动任务。要做好阅读推送就一定要在前期调研上下功夫,高职院校学生阅读热情不高,图书馆可以从提高读者阅读兴趣开始,分析近期借阅频率较高的图书类别,根据类别制定活动形式和活动方案,不仅能吸引原本就有阅读习惯的读者,也能带动一些潜在的读者加入进来。

(二)形式单一,内容局限

图书馆推广活动常常拘泥于传统的模式,如专家讲座、学生朗诵比赛、名著读后感征文比赛等等,活动经常趋于形式,学生参与度较小,缺乏互动,常常在后期难以得到预计的效果。高职院校可以针对不同系部专业学生进行阅读推广活动,如艺术系学生可以进行中西方名著与影视欣赏对比,结合自身专业讨论著作中所存在的美与文学的结合。宣传上可以利用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将活动内容、参与方式直接上传,扩大宣传。

(三)组织人员专业欠缺,效果不佳

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一般由图书馆馆员担任,馆内一般不会设立专门的机构,活动期间只能临时抽调人员,形成不了系统的分工,人员素养参差不齐,难以达到预想的活动要求。图书馆可以邀请校团委等活动部门、学生社团共同举办,不仅能学习到其他部门举办活动的经验弥补图书馆的不足,还能更加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更加完善推广活动的内容。

(四)间隔周期长,缺乏连贯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常常在世界读书日前后举行,频率较少,常常一年举办一、二次,且活动之间并没有连贯性,很难达到阅读推广的目的。图书馆在制定阅读推广计划时要长远考虑,将阅读推广分阶段、分人群多次进行,不要仅仅是流于形式,一两次的阅读推广是很难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的,所以需要在初期就制定一个完善的计划,这样才能更有效的达到阅读推广的目的。

总之,不管图书推广的形式如何,最终目的是培养读者的阅读习惯和爱好,促进全民阅读的实现。高职院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时,需要有阶段性的实施,形成一个长远的活动机制,完成阅读推广的服务目的。

注释:

1.张怀涛.阅读推广的要素分析[J].阅读推广理论与实践研究,2015(5):4.

2.万乔.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形式和对策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19):33.

猜你喜欢

实际操作校园文化形式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究
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究
我校再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职业学校机械专业一体化教学探究
浅析逐级教学在大学英语课程运用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