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民族文化的影视动画题材创作与艺术风格塑造

2016-07-12范亚东郑州工程技术学院450044

大众文艺 2016年23期
关键词:影视动画民族创作

范亚东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450044)

基于民族文化的影视动画题材创作与艺术风格塑造

范亚东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450044)

本文从中国影视动画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民族文化与影视动画题材及艺术风格的关系,进而探讨将中国民族文化融入影视动画作品的现实意义,并提出通过挖掘中国传统文学与艺术作品和呈现民族地域文化特点的具体路径。

影视动画;题材;风格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活动中所形成的享有共同地域、共同信仰、共同生活习惯等心理稳定共同体,产生不同的思维观念和价值观念。它是一个设计师创造设计语言的出发点,也是民族文化得以延续发展的动力。影视动画作品是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影视动画作品在创作表现中融入具有中国民族气息文化元素,展现出中国的民族特点,贴近本民族的审美情趣,可以首先获得本土受众的认可。将中国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影视动画作品的创作表现中对增强影视动画作品的审美情趣,提升影视动画作品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加强我国民族文化的研究,将中国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影视动画作品的创作之中,是实现影视动画作品质量提升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

一、文化对影视动画的影响及两者关系

影视动画本身是一种设计文化,它对人文学、符号学、传播学都进行着交叉与融合,不同时代的影视动画作品可以寻求背后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根源,反映出人们处在当时社会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特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文化的力量将愈加突出,对影视动画的影响日益增强,影视动画中文化内涵表现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影视动画作品质量的优劣。首先,影视动画是文化的一种创造和载体。影视动画在特定的社会历史下,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特有的文化表现手段,是各种社会文化形态相互作用的产物,受到特定社会文化的制约。影视动画作品必须与社会历史文化相顺应,没有文化的支撑,再好的作品也会显得肤浅和平庸。其次,影视动画作品反映文化信息。影视动画作为文化的载体,包涵丰富的文化信息,通过电视等媒介将文化信息得到传播和扩散。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影视动画应该避免内容单一、呆板的形式,努力提升文化品位和质量,进而提升本身的质量,完成其作为文化载体所赋予的传播人文精神的功能。

我国在一段时期内动漫作品的民族文化表现水平低下,很多作品只讲故事,没有文化内涵的支撑,无法得到观众认可。如《魔比斯环》这部作品,无论是资金支持还是在制作团队,都是一流的,作品空有炫目的画面,却忽视民族文化精神的表现,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近年来,随着观众对动漫作品质量提升的呼声越来越高,不少企业和制作团队日益重视动漫作品的民族文化创作,通过提高民族文化在作品中的表现获得成功。如《兔侠传奇》,作品人物取材于京津地区中秋时节常见的儿童玩偶“兔儿爷”,片中的中国功夫和诚信精神也体现了中国民族文化,不仅获得了“华表”、“金鸡”、“五个一工程”等众多奖项,得到中国观众的认可,而且还在法国、马来西亚、意大利、韩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使中国动漫在世界赢得尊重。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当前很多企业和制作团队已经开始重视民族文化在动漫中的开发和应用,也有在动漫作品中通过融入中国民族文化元素获得质量的提升进而取得成功的案例,但是成功的案例不多,依然有很多作品仅仅依赖单纯的技术制作,忽略民族文化导致作品空洞乏味、质量低下的情况。

二、影视动画作品中融入中国民族文化的“效用说”及“抽象说”

我国的影视动画产业正在逐渐兴起,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和发展潜力。在发展分的过程中,需要逐渐树立起中国影视动画的艺术风格。中国民族文化讲究“以人为本”“天人合一”“贵和尚中”,独具特色,是很好的创作平台。怎样使外界更好的领略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使中国影视动画作品引起足够的重视呢?笔者认为融入中国民族文化的影视动画作品是一个很好的媒介,我们要对民族文化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进一步挖掘并弘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其融入到创作的影视动画作品当中,塑造新时代的艺术形象。重视民族文化影视动画形象的设计,走民族化的道路,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动画先驱所开创的“中国学派”,同时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使其更加具有时代感。通过在影视动画作品中融入中国民族文化,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整个影视动画产业的发展层次,提高中国影视动画在国内外的认可度和知名度,具有不可忽视的市场价值和文化价值。

1.“效用说”

休谟认为,引起快感的原因,除了对象的性质之外,还在于对象与它的所有者以及它的效用。他说“美有很大一部分起于便利和效用的观念”。他举例说,一片荆棘丛生的平原,就它本身来说,可能和一座栽满葡萄和橄榄的山岗一样美,尽管对熟悉这两类果木价值的人来说,他们就不会是一样的美。这种“利益的美”主要来自财富的效用。1

首先,设计为消费提供对象,促进设计产品消费。在当前,国内影视动画作品绝大多数都盲目模仿国外的设计风格,无论是从《变形金刚》演化过来的《百变机兽》,还是从《蜡笔小新》演化而来的《大嘴巴嘟嘟》,创作出来作品无论是角色还是其他方面都单一地充斥着外来的气息,带有本土文化理念的影视动画作品少之又少,不能满足当前国内的市场需求。融入中国民族文化的影视动画作品为此提供了新的消费对象,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对消费群体产生新的消费刺激,从而获取经济利益。

其次,设计产品在消费者身上引起消费需要,促进设计品经济效益的产生。消费者在决定购买一件商品之前,首先会经历一个“想要”与“不想要”的心里决断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设计产品的“有用”与“无用”就成为了这个决断的尺度。从目前我国的消费价值取向来看,带有民族风格的设计作品往往更能引起消费者的青睐,这不仅是今年来流行的趋势,同时也与中国整体实力的提高所带来的民族主义高涨有关。所以说,民族风格的设计品可以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心里需求。

2.“抽象说”

在影视动画作品中融入中国文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影视动画作品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艺术符号,承担着文化传播的功能。人们接受、模仿,乃至“师法”万物生长之“道”,领受万物所给予的情,从而获得孽孽“新情”。“新情”所得愈多,德性愈高,境界愈高,人之性也就能够不断地完善与成就。2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融入中国文化的影视动画作品将会在更为广阔的平台上展示中国的民族气质和内涵,通过影视动画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元素的应用,让世界更加认知中国深厚的文化积淀,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是通过影视动画的形式,对整个社会的伦理和审美进行指导。中国民族文化讲究“仁爱”和“道义”,这对净化人们心灵,提高社会文化素养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两方面的统一形成了隐性的民族文化品牌,在竞争激烈的商品经济时代,这种无形财富可以使得在竞争中获得无形的优势和更好的发展空间。

三、基于民族文化对影视动画题材创作及艺术风格塑造的路径

中国影视动画的发展潜力巨大,中国的民族文化也独具特色,在影视动画作品中融入中国民族文化是提升影视动画作品质量的良好措施和必然道路。因此必须要加大力度对影视动画中中国民族文化的研究开发。从当前中国影视动画行业发展的情况来看,中国民族文化的应用不如人意,所以要尽快改变这种状况,使中国民族文化更好的融入到影视动画作品中去,提高影视动画作品的质量,推进影视动画产业发展。

1.挖掘民族文化宝库,增强影视动画题材认知度

影视动画题材的选取是决定一部影视动画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借助合适的文学题材,整个作品的创作风格才能更好地展现出来。不同地域历史文化造就了大量文学作品,历经时空的变换依然深受人们的青睐。比如美国的《国王与我》这部作品,它原本是英国小说家所写的脍炙人口的小说作品《安娜与国王》,后来百老汇将其改变为歌舞剧《国王与我》,之后再由同名电影拍成动画版的《国王与我》,该影片一经拍出立刻引起世人的关注,不仅因为作品拍摄的成功,还在于这部作品本身题材的优越,经典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经过再次演绎之后更加焕发出新的色彩。

原创是一种能力,表现为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又是一种精神,体现在创新意识和创新个性。原创性的根本是能够发现创作源泉,而创作源泉是创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即在厚重的文化环境和文化素养当中,理应发挥出动画式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在我国影视动画题材的选取上,我们应该立足本民族文化特点,在具有明显特征的民族风格题材上寻找突破口,以人们熟知的文化作品对其重塑,使之展现出新的生机。同时也使我们的影视动画作品具有原创性。如我国的唐诗宋词可经过改编的形式对其进行再创作,唐诗宋词中有着众多的题材资源,无论是表现与爱人分隔的相思之痛还是描写对故乡的离别之情,都有着广泛认知度。又如我国家喻户晓的英雄故事《隋唐英雄传》,故事中文韬武略的英雄人物,气势恢弘的战争画卷,都是非常优秀的创作源泉。如果能将这些宝贵的资源利用到影视动画的创作之中,就会显著增项影视动画题材的认知度,进而显著提升影视动画作品的质量。

2.在创作中展现民族文化内涵

影视动画的文化内涵是指影视动画作品的文化品格或文化品味,它是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产物。一件影视动画作品的整体质量想要得到提升就必须得到文化的有力支撑,对中国影视动画来说,就要在影视动画作品中反映出中国民族文化的特点,将中国民族文化内涵展现出来。谦虚忍让、宽宏包容、拼搏进取、仁爱道义、团结合作等都是中国民族文化内涵的精髓所在,尤其是拼搏进取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更是与当代经济生活所要求的价值观不谋而合,更能使影视动画作品显得贴近现实生活。这些民族文化精神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予以讲述,也可以在影片中通过人物的描绘使其显现。影视动画的设计创作者应该对中国民族文化进行深入且细致的研究,将民族文化内涵在影视动画作品中展现出来,提高影视动画作品的质量。

总之,影视动画作品要以时代和民族的文化特点为创作根基,重视在影视动画创作中民族文化的呈现,只有深刻认识文化对于影视动画创作重要性,对中国民族文化有深入的理解,并且将中国民族文化内涵合理融入影视动画的创作设计之中,才能使影视动画作品质量得到提升,赢得受众的认可。

注释:

1.大云.略论休谟的美学思想[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

2.贡华南.论中西“移情说”之形上基础——以“感-情”与“移-情”为中心的考察[J].文史哲,2008(8).

3.孙立军.关于动画创作中的原创性[J].艺术评论,2008(5).

范亚东,硕士,任教于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数字媒体动画及设计艺术

猜你喜欢

影视动画民族创作
新媒体背景下影视动画创作方法分析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新媒体环境下影视动画制作与信息传播策略研究
MINORITY REPORT
《一墙之隔》创作谈
我国影视动画出版的市场价值体现途径分析
影视动画中的美术设计研究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创作随笔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