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排键电子琴编曲音色美感选择刍议

2016-07-12西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710061

大众文艺 2016年23期
关键词:音响效果配器编曲

张 静 (西安音乐学院 音乐教育学院 710061)

双排键电子琴编曲音色美感选择刍议

张 静 (西安音乐学院 音乐教育学院 710061)

双排键电子琴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乐器,在学习过程中有其特殊性,与钢琴、小提琴等传统乐器的学习是截然不同的。双排键电子琴演奏是一门集演奏、编曲、创作为一体的交叉性、复合性的学科。本文主要从音乐美学的角度浅析双排键电子琴编曲音色美感之选择。

双排键电子琴;编曲;音乐美学

音乐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是一门将美学与音乐学相结合的交叉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音乐基础理论学科,是以美学的视角研究音乐中的美学问题。关于这一观点,日本音乐美学家神保常彦认为:“音乐美学,作为关于音乐的美学方面的研究,与一般美学相对而言,可以算是一门特殊的美学。” “所谓美学的问题,是指美的基本结构、美的实际形态,和把它们贯穿起来的美学逻辑和美的存在方式,以及艺术的本质与价值、支配艺术创作与欣赏的美学原则、风格问题等等。”“音乐美学是以如上所说的美学姿态来研究音乐的一种学问。”1由此可见,学习音乐美学的重要性,对于音乐表演具有理论性的指导意义。

在初步对音乐美学这门学科有了宏观认识后,便引发出新的思考。那么,究竟什么是美呢?这便是美学所要研究的一个核心和本质的问题。关于审美价值的判断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方面构成。卓菲娅•丽莎认为“客观论的信奉者们到作品自身的物质材料和结构特性中去寻找美的特性的基础,用这些结构特性的变化来解释价值标准的变化。主观论的代表们则到听者与作品的关系中去寻找价值评价的基础。”2因此,只有将客观论的客观因素和主观论的主观因素结合在一起,才是决定价值判断的标准。然而,这个标准也并非恒定不变。随着主体主观因素的改变,客体的再现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下面,就结合双排键电子琴演奏专业浅析音乐美学对编曲音色选择的启示。

双排键电子琴是科学技术与音乐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高级的电子键盘乐器,因其有两排手键盘和一排脚键盘而得名。作为一种新型的乐器,其学习与演奏较之传统乐器有其特殊性。在双排键电子琴编曲配器中,音色的选择十分重要,是演奏获得良好效果的基础和重要保证。编曲(改编)作为二度创作, 应遵循真实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所谓真实性,是指对音乐原作的忠实再现。每一部作品都有一定的历史时代与风格范畴,在体裁形式与表现内涵上也都有其特性。充分了解作曲家与作品的历史时代与风格范畴,切实把握音乐作品的形式与内涵的特性,是进行二度创作的基础,是演奏获得真实性的基本保证。例如,在编配巴赫的《第二勃兰登堡协奏曲》时,其中小号音色的选择就非常的讲究。众所周知,巴赫时期所使用的小号音色较为柔和、含蓄,而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小号音色清脆、嘹亮。在选择音色时就应考虑到该因素,对其加以修饰润色,将触前与触后参数调的略低,混响参数调大,为了达到更为逼真音响效果,可以对其进行编辑。将音色编辑操作中的AT(音头)参数调大,LOW(低音)参数调大,HIGH(高音)参数调小。这样就能达到我们所想要的音响效果了,有时,甚至“以假乱真”。这样,在实际演奏时,听众才能真切的感受到音乐的“美”。

作为二度创作,仅仅具有真实性显然是不够的,还应与创造性相结合,实现真实性与创造性相统一。所谓创造性,是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创造,是为了更加完美的诠释音乐,而并非根据主观因素天马行空般的随意“创造”。当然,“创造性”对主体的要求较高,要求演奏者或编配者具有较高程度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这是“创造性”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的前提,也是尽善尽美再现音乐原作的保障。双排键电子琴学习过程中的编曲配器,与传统的配器不尽相同,因此,在双排键电子琴学习中编配音色时,切不可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应在尊重作曲家原意,保持音乐内涵不变的前提下,根据曲目的不同结合双排键电子琴自身的特点来编配。

例如,在编配巴赫的《第二勃兰登堡协作曲》时,就不能呆板的按照原谱的配器来编配。原谱的配器是:一把小号、一支长笛、一支双簧管、一把小提琴为主奏,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维奥尔琴为协奏,大提琴和羽管键琴为低音。如果我们按照原谱的配器来编配,最终获得的音响效果将听起来很单薄,完全达不到我们想要的大协奏曲的音响效果。在这时,可以发挥双排键电子琴音色丰富、种类繁多、灵活多变的优势。将每一部分的音色都叠置齐奏音色,并调整修饰,但又要保持作品原本的特性,使其音响更为饱满、更加逼真。在这里,非常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协奏曲中所使用的一件独特的乐器——维奥尔琴。众所周知,这件乐器我们现在已经不使用和学习了,但为了达到作品最终完美的音响效果,可以使用与其外形和声音非常接近的大提琴,以再现其音乐内涵与思想主题。

综上所述,学习音乐美学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音乐艺术的基本规律,有助于我们提高美学修养,丰富音乐理论知识。一名真正的音乐艺术家,不仅要有高超的专业技巧,而且应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理论知识。由此可见,音乐美学知识对于我们音乐学习的长足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释:

1.引自[日]神保常彦《音乐美学》。何乾三、叶琼芳等译《音乐美学——外国音乐辞书中的九个条目》。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4年版,第1页.

2.引自[波]卓菲娅.丽莎《音乐美学译著新编》。于润洋译。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3年版,第205页.

[1]《音乐美学》[日]神保常彦著 何乾三、叶琼芳等译在《音乐美学——外国辞书中的九个条目》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4年版

[2][波]卓菲娅.丽莎著,于润洋译.《音乐美学译著新编》.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

张静,职称:助教,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双排键电子琴演奏。单位:西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音响效果配器编曲
万世太平
探究流行音乐编曲
无锡景
春日景和
浅析《嘎达梅林交响诗》配器技法
浅谈舞台音响效果的艺术设计
竹笛协奏曲《愁空山》研究现状及思考
浅谈戏曲舞台音响的应用
浅谈潮剧舞台音响的要求
丰戏曲传统之翼振民族文化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