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木雕刻的艺术特点及文化内涵探析

2016-07-12姜国圣南通市工艺美术学会226000

大众文艺 2016年23期
关键词:红木雕刻内涵

姜国圣 (南通市工艺美术学会 226000)

红木雕刻的艺术特点及文化内涵探析

姜国圣 (南通市工艺美术学会 226000)

历史传统是永远无法抹去的印记,作为中国古典传统文化之一的红木雕刻艺术,其悠久的历史加上其所蕴含的独特人文气息,随时随地都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我国红木雕刻的技艺也在变得越来越高超。本文主要探讨红木雕刻的艺术特点,同时还分析了红木雕刻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红木雕刻;艺术特点;文化内涵

何为红木雕刻?顾名思义就是以红色木材为原材料,经过匠人之手,最终雕刻成为工艺品。显然,这是最为肤浅且极为不准确的定义。具体来说,红木是一种统称,红木其实包括了30多种树种,红木主要有八大种类,由于这些树种的木材颜色多呈红褐色或红紫色,因而统称为红木。红木雕刻是起源于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雕刻艺术,从古至今红木雕刻并非一成不变,恰恰相反,其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吸纳现代文化的精髓,汲取时代的营养以完善自己,倘若我们对红木雕刻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便不难发现:红木雕刻艺术在创新的道路上已越走越好。

一、红木雕刻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红木雕刻艺术的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它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经过一代又一代能工巧匠的努力,逐步发展起来的优秀产物。它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秦汉,这一时期的红木雕刻艺术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到了明清时期则达到艺术发展的巅峰,红木雕刻的装饰品遍布大街小巷,几乎每家都有,极为普遍。当时的木雕图案多样,题材丰富,栩栩如生、精巧细致的一件件器物不仅充分展现出雕刻工匠精湛的技术才能,还处处散发着我国传统雕刻艺术所具有的独特魅力。现如今国家越来越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弘扬,红木雕刻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其自然也会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我国相关部门不断出台各种文献资料,力求将对红木雕刻的保护上升到制度层面,以对这一传统工艺实施多方位的保护。匠人们也在积极探索,在继承优秀传统工艺的同时,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把外来元素、现代元素充分融入到创作过程中去,从而雕刻出既富有时代气息且不失文化深意的作品,彰显了红木雕刻艺术兼收并蓄、贯通中外、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红木雕刻在我国历史悠久,长期以来,名匠辈出,工艺精良。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红木雕刻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特点。唐宋年代,佛教盛行,关于菩萨、佛像的雕刻作品居多。到了宋元时期,雕刻作品呈现出写实的特征,善于捕捉细节。后来到明清时期,我国的木雕艺术发展至顶峰,此时雕刻的团纹样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从人物、动物、植物到自然风光,无所不有。而且在造型设计和艺术效果上很有讲究,都十分注重写实与艺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此外,在这一时期还分出了不同门类,木雕在这一阶段极为普遍,几乎家家都有几件红木制作的摆件。后来,从事雕刻制作的民间小作坊也顺势而生,木雕在该时期极为盛行。

红木作品要想使人赏心悦目就需要高手的精心雕琢。用红木雕刻出来的艺术品具有完美的艺术效果,不仅使人在视觉上有很强的整体感,而且给人以美的体验与享受,这一切都源于其所采用的艺术手法,形式美与装饰美巧妙结合,将理想与现实完美融合,在形式上找装饰,在理想中找现实,作品纹络清晰、层次分明、做工细致,尤其是形神兼并、寓形于神的特点使得欣赏者既有安于现实的踏实感又有寻找理想的梦幻感,用红木雕刻的作品,无论从哪个角度欣赏,你都能发现其闪光点并给人以美的享受。工匠们对红木雕刻的创作智慧,不仅表现在高超的技艺手法上,在选材方面也十分讲究,不是任何一种红木都适合用于雕刻,匠人们首先必须进行选材,其次根据红木的质地采取不一样的力度和手法,因而雕刻出的艺术作品不是大同小异、千篇一律,而是每件作品都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每件作品背后都蕴含着不同的文化神韵,这样一来便对人们的艺术鉴赏水平提出了的要求,这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红木雕刻艺术在文化产业道路上的发展。

二、红木雕刻的文化内涵

在当下,市场充斥着各种琳琅满目的工艺品,红木雕刻制品作为一种民间工艺经久不衰,而且还日益受到广大民众的青睐和关注,但是很少有人去问询、探究隐藏在红木雕刻背后的文化内涵究竟是什么,与其有关的历史故事更是无人问津。

红木雕刻的专业性较强,因此,要想掌握这门手艺,大多数人都得通过一段时间学习才能获得。当时工匠都是以技艺谋生,然而拜师学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徒在真正学艺之前首先要通过专门的仪式请客拜师。在最初的学徒阶段,往往不被传授工艺,而是首先必须要干一段时间的杂活,徒弟在这段时间内需好好表现,以博得师傅欢心。等师傅与徒弟之间有了感情之后,授课才会开始。有很多学徒一门心思专注于手艺的学习,以致在学徒期满之后也不懂什么是红木雕刻,毕竟学习主要还是取决于个人的悟性,“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古代人们非常强调尊师重教,到了满师的时候,徒弟和师傅要互赠礼物,而且往往还要举行很隆重的毕业仪式,仪式结束就意味着弟子可以自立门户独立操作了。这种拜师谢师的形式不仅显示了我国尊师爱徒的优秀文化传统,同时也表达了师傅对徒弟的美好期望。

留存下来的一件件优秀艺术品都体现了雕刻艺人运用技巧的能力和驾驭工艺材料和体现创作意图的能力。红木雕刻生产者在创作的过程中自然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与思想,因此,每一件作品都富有浓浓的人文情怀。同时,雕刻作品代代传承,记录了时代变迁的轨迹,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等都会对红木雕刻的发展创作产生影响,社会思潮的影响都会在有形的红木雕刻作品中展现出来,使其成为时代的缩影。

三、结语

红木雕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随着时代潮流的不断变化与发展,人们对彰显人文气质的木雕的喜爱程度越来越高。红木雕刻作为极其宝贵的美术资源,其不仅宣扬了雕刻艺术所特有的文化底蕴,而且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时代记忆,我们一定要深入了解其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利用好现有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这门艺术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使其长久立足于世界文化艺术之林。

[1]林婉如.精雕百年良材 细刻千裁文化——中国红木雕刻艺术之乡大涌[A].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

[2] 张树奇,郑术香.传承的绝非仅是精湛技艺——记中国古典红木家具手工雕刻年轻传人涞水涛艺居经理郑长涛[J].魅力中国,2011(9).

[3] 赵林红.苏作老手艺——苏州红木雕刻厂老匠师访谈[J].大舞台,2011(11).

猜你喜欢

红木雕刻内涵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雨后
On art
凭祥红木文博城
雕刻树叶
投资
内涵漫画
雕刻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