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清初四僧看当代海峡两岸佛门书画交流

2016-07-12许琼瑶福建师范大学350000

大众文艺 2016年23期
关键词:佛门僧侣佛法

许琼瑶 (福建师范大学 350000)

从清初四僧看当代海峡两岸佛门书画交流

许琼瑶 (福建师范大学 350000)

清初,政权更替,社会动荡,对艺术造成的影响,尤以众多僧侣画家出现,成为艺术史上特殊的现象。这些僧侣画家以出世修道之人所作之画,有别于“人文画”“士大夫画”等,从内容上看,更加注重对佛法的宣扬和传播;在具体绘画表现上,佛门以般若为智慧,离世求菩提,重视佛学和修养,追求绘画意境。清初四位出家入僧的画家弘仁、髡残、八大山人和石涛,他们都擅书法、诗文、山水画,各有风格,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以下列举清代四僧与佛教的因缘,进入佛门荡涤俗尘,用笔墨怡情养性。

弘仁,号渐江、又号梅花老衲;本为杭州秀才,事母至孝,明亡后由儒家转入佛门,出家为僧,师从古航禅师,工诗文、书法,擅画梅、画山水,久居黄山,常年游览山中,作《黄山图》60幅,每一幅皆是黄山实景,给人空灵的意境,且含藏禅宗思想与艺术美学,是“新安派四大家”之首。他的代表作品有《乔松羽土图》《松石图》《黄山蟠龙松》《梅屋松泉图》《黄海松石图》等。

髡残,湖广、武陵人,因喜好研究佛学,放弃科考,于明末出家为僧。习“元四家”中的王蒙及巨然。多次游黄山,从自然中获得启发,摆脱古人技法的束缚,笔下表达出心中的景象,比如看是黄山而非黄山的《山高水长图》。甚至于将“三远法”运用一起,《报恩寺图》中,展现了“墨分五色”的卓越技法。

石涛,又号大涤子、苦瓜和尚。从学于本月佛学,习颜真卿书法,擅书画、诗文,崇尚大自然,多次游历黄山,并且对景写生,经过仔细观察山峰的形势,心中有所领悟,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方法,相当有特色,不拘泥于古人的传统技法,开创“我自有我法”的独特僧画风格。又经游历洞庭湖后,著作《人物山水花卉册》,平生擅于山水、兰、竹。受旅庵禅学思想,根据佛法的有无论,在《石涛画语录》中提出(一画论)之说:“无”不是没有,而是不同于原本的想象空间,这样一笔画的绝创,成为禅画最佳的写照。石涛着《苦瓜和尚语录》,提倡“借古以开今、笔墨当随时代”的理论,主张大胆创新、突破传统。中年在北京时期,创作了重要的画作《搜尽奇峰打草稿》。他的山水画有一种特别的技能,将近景画得虚,远景画得实。合乎现代科学的透视法,而又包含美学。晚年定居扬州,所提倡的观点深深影响后世的扬州八怪、海派等,有石涛开“扬州一派”的说法。

朱耷(八大山人),八岁能诗、天资聪慧,二十三岁弃俗为僧,追求禅学和绘画相结合的意境,着有《书画同源册》他还有一种特殊的图式,从鱼、鸟、鸭图中出现表情丰富又夸张的大白眼,或方形鸟眼、倒竖呈八字的猫眼,无论是画鱼、画花鸟,皆频繁地流露出内心的孤独情感。也因为长时间的观察入微,能由繁入简,简单构图用笔的技法,甚至形神兼备、言简意赅。

上述僧侣画家身在明末清初,朝代更换之时,在佛门找到了安身立命的皈依处,倾向烦恼解脱,以书画诗词,挥洒翰墨,寻求心灵上的平静。

海峡两岸开放交往至今已有20余年,由于两岸地缘相近,语言相通,且海上和空中交通较为便利,故福建闽南一带与台湾的往来特别密切,其中文化交流更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厦门自2007年开始举办海峡两岸佛门书画展,至今已经举办10届,该展览为当代两岸僧侣开辟了一条文化交流的新道路,展览作品以书法、水墨画为主,展出者都是现今当代出家众比丘、比丘尼,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及佛教艺术文化的积极一面,过去名僧画史以比丘画僧为重,而现今有少数比丘尼画僧参展,不但增添了一道佛门的意趣,而且显示了现阶段两岸佛门交往与交流的密切。

两岸僧侣画家的题材内容以中国山水、花鸟、佛像画为主,以工笔及写意法表现;从第一届书画展开始,只有二十几位出家僧侣参加,近几年来有趋向增加,人数超过五十位法师,国内以比丘居多,比丘尼相对较少,比丘尼写书法的三位,作画的一位,另外有三位参加者来自台湾。僧侣书法作品以佛经、法语诗偈、佛号、表达佛法妙处,笔法涵盖有篆体、草书、隶书、楷体。创作目的为弘法教化社会或为表现个人创作风格。

除现代僧侣作品之外,现场更有弘一大师墨宝展出,众所周知弘一大师集诗书琴画于一身多才多艺相当出色,是一位杰出的近代教育家,为“律宗第十一代祖师”,弘一大师认为僧侣懂佛法比写书法更重要,若能写对子、中堂送人,作弘法之工具,则为可以为传播佛法锦上添花,但僧侣假如只会写字,而没学问、没佛法,则是无法行得通的。另一方面,某些僧侣书法水平并不高,但如果人品道德行仪高尚,那么他的书法作品就很珍贵,而某些僧侣对佛法不研究,不学习,道德品行不高,纵然字体写得很好,这样的僧侣亦不足为道。弘一法师认为习字应当“由博而约”,先由篆字开始,并且研读“说文”了解字的来源,再学隶书、楷书、行书之后专写一体,弘一法师关于书法艺术的观点影响深远,时至今日,仍为许多僧侣书家以及世俗书家所推崇。

中国书法史上多有僧侣擅长书法者,根据《宣和书谱》《书史会要》《书林藻鉴》等记载,从隋至明清年代共有二百位优秀僧侣书法家,书体以草书作品为居多。

中国书法艺术流传深远,佛教自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因佛经需靠纸墨抄写翻译流传,并且抄经有收摄身心之道,对于修行具有积极的影响力;抄经所需的书法技艺便成为僧侣自我修行、修智慧、由静入定,及消灾祈福的重要手段和一般修养。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现代书写工具已代替了毛笔,计算机的应用使写字与制图的方式和表现形式均发生颠覆性变化,使现代人对传统书法及绘画艺术的态度产生某些消极的影响,研习这些传统艺术门类的人不断减少,而僧侣书画家本身受佛法影响,若能将佛教精神注入笔墨中,用艺术的方式保存中国传统历史、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优秀成果,将具有特别的意义与价值。

许琼瑶,现为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佛门僧侣佛法
夕阳下的僧侣与大佛
僧侣的祈祷
法雨辰??吕逸雪??贾欣悦等
吉祥“三宝”棕胸佛法僧、蓝胸佛法僧、三宝鸟
茶道
泰国近半数僧侣超重
我惹一身尘埃,入你的佛门
一张图看中国佛门生意经
必然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