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传统戏增添时尚魅力
—— 谈黄梅戏《闹花灯》的排演实践与探索

2016-07-10郭霄珍

黄梅戏艺术 2016年3期
关键词:小戏花灯黄梅戏

○ 郭霄珍

黄梅戏最初是以三打七唱自娱自乐的形式开始。在近两百年的发展历史中,以其清新、甜美、淳朴的自然风格从田间地头演到城市,从国内演到国外,如同山乡吹来的清风,带着浓郁的泥土芬芳,超越了语言障碍,吸引着无数的观众,走向了世界。征服观众的不仅仅是熟悉的黄梅戏经典剧目《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这些精彩大戏,更有那欢快激情、令人捧腹、风趣幽默且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小戏。流传至今久演不衰、百看不厌的小戏有《闹花灯》、《打猪草》、《打豆腐》、《戏牡丹》、《游春》、《春香闹学》、《蓝桥会》等等。

在“高雅艺术”越来越走近寻常百姓生活的大潮流下,在观众审美意识不断得到提升的今天,这些流传下来的朴拙小戏为什么仍然能保持吸引力呢?因为这些小戏有一个共同鲜明的特点:独特的剧本形式,独到的艺术视觉,不失自然幽默的表演风格。这些小戏之所以打动人心,是因为它们全都是来自于生活,贴近自然,是老百姓生活“情境”的反应,也是他们内心涌动出的“真情”。小戏故事中的人物(角色)或清新俏丽,或醇厚朴实,或迂滑可爱,舞台表演风格既幽默又自然,倾注了前辈艺人智慧和汗水,凝结了传统文化精髓,记录安庆民间民俗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历代黄梅戏演员无不对这些小戏情有独钟,海内外的观众也无不为这些淳朴的作品而倾倒。直到现在安庆各地还有“天天打猪草,夜夜闹花灯”的说法。

作为一名从事黄梅戏舞台表演艺术30多年的专业工作者,我一直特别喜欢这些小戏,尤其对《闹花灯》饱含深情。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了由严凤英、王少舫老师表演的《闹花灯》,两位艺术家朴实无华、生动活泼的表演风格和自然优美的唱腔,在我的脑海里烙下深刻的印记。1982年底经学校推选,我参加了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第一个古装黄梅戏电影《杜鹃女》的拍摄,紧接着又应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红楼梦》剧组邀请,在三十六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演史湘云。从此我一边参加剧团演出,一边在各大电影厂、电视台参加电影、电视剧拍摄。这期间我随剧团参加舞台演出的剧目全是大型黄梅戏,一直没有机会学演《闹花灯》。

真正结缘《闹花灯》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安庆的黄梅戏小剧场演出红红火火,以小戏折子戏为主,几乎每天都有演出,有时一天要演两三场,必须有大量的剧目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当时我所在的安庆市黄梅戏三团整理了部分传统小戏折子戏,加上新创编的小戏和常演的大戏中经典段子,共有几十个剧目,我参加演出的小戏折子戏角色有《天仙配·鹊桥·织绢》两折中的四姐;《女驸马·状元府·洞房》两折中冯素珍;潘忠仁、魏启平二位老师创编的古装小戏《过关》中的巧嫂;汪维国老师创编的古装小戏《岳母渡》中的岳母;移植改编的京剧《扈家庄》中的扈三娘:整理后的传统小戏《打豆腐》中的小六妻;还有我与潘文格先生搭档的《闹花灯》。得知剧团让我演《闹花灯》这个小戏时,别提有多兴奋了。刚接到剧本我便仔细地阅读起来,学校观摩课时印在脑海里的记忆瞬间复苏了。严凤英与王少舫在戏中“肚子笑痛着”的形象马上浮现在眼前。记得有一张珍贵的剧照,照片中的严凤英(小六妻)笑到半蹲着捂肚子站不起来,王少舫(王小六)张着嘴笑到站都站不稳的表演瞬间,那一刻两位老师的表演轻松自然,人物形象非常生动极富感染力,使看到剧照的人情不自禁想笑,你真的能感受到剧中小六妻就是看到了一个个看灯看得入迷、挤得东倒西歪的人。读着剧本,我为这出小戏无穷的艺术魅力深深痴迷。《闹花灯》这出小戏的台词语言接近生活,唱腔流畅,舞台调度和表演又接近生活化,加上喜欢,因此与潘文格的排练十分顺利,第一场演出就很默契。这出小戏我们演了二十多年,少说也有几百场,场场演出都有新的感觉,从未厌倦过。

上世纪90年代正是文化艺术突飞猛进大发展时期,小剧场的演出让黄梅戏艺术被更多观众认知,同时也对挖掘传统黄梅戏的剧目起到重要作用。为了丰富舞台演出内容,还创作了一些反映时代精神、表现现实生活的小戏。到了90年代中期,影视传媒和网络技术冲击着传统文化,戏曲艺术也在寻找出路寻求发展,很多戏曲艺术同行都提出了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要改革。排戏的导演们会有意无意的在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中融入一点现代的艺术表现手法,还把杂技的变脸、顶碗、软功、跟头功、顶气球,钻桶等功夫和歌舞节目融入演出中。先进的现代化设备同时也出现在戏曲舞台各个层面,尤其是色彩亮丽的LED背景屏幕,和在当时已经十分先进的电子灯光设备、音效设备,这些先进的设备极大丰富了舞台视听效果。舞台背景靓丽了,效果也提升了,可是我反倒觉得,在色彩绚烂声音亮丽的舞台上,自然生活化表演的《闹花灯》却显得单薄了。

在进戏校学习的时候,我曾受过五年严格的专业训练,手、眼、身、步一招一式讲究的是规范,程式化的表演要有技术技巧。有句话叫“无技不成戏”。传统的黄梅戏小戏表演近似生活化,不太讲究程式的规范。有人曾说过:“黄梅戏是歌得流畅,舞的飘逸,却少见功夫,不见绝活。”这也正是黄梅戏表演艺术上独有的风格。王少舫先生曾经讲黄梅戏的特点是:肚子大,能装,能包容。“有容乃大”。我经常在想,当初不太讲究程式表演、“少见功夫”的黄梅戏,今天是不是正好成了拓展表演空间的时机了呢?一次次的舞台演出实践让我感受到,像《闹花灯》、《打猪草》这些传统小戏,是有很大的艺术表现空间和表现张力可以拓展。《闹花灯》的表现空间是否可以借鉴当下的艺术审美情趣去发挥?

2007年我回到母校安徽黄梅戏学校(现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任教。学校安排我的课程有早功、基功、身训、靶子和剧目。剧目课安排我与何家铎老师一起给学生们排《闹花灯》这出戏。何老师曾是我在三团工作时的同事,也是我的前辈。《闹花灯》是我到戏校任教的第一个剧目,也是我从事戏曲教学工作的开始。这次排戏寄托了我多年的心愿,我很珍惜这个机会。当时教的是入校二年级的学生,她们条件参差不齐,没有舞台实践经验。《闹花灯》这出戏恰恰需要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去表现人物,渲染看花灯的气氛,对眼前没有舞台经验的学生们,又该怎么设计这场欢天喜地的《闹花灯》呢?

戏曲表演讲究的是“无技不成戏”。根据学生当时的条件,我拿定主意在气氛上突出一个“闹”字,在动作设计上抓住一个“容”字,容更多技巧功夫为戏增光添彩,“以技保戏,以戏促功”既提升了舞台气氛又促进学生了基本功训练,一举两得,何乐不为!思路定下了,具体怎么设计呢?戏曲界有句话叫“技巧用得不得法等于瞎胡耍,得法没得功,想耍也无力耍”。单一的靠技巧表演往往是苦练有余,悟法有限。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观众在台下看一出戏,会为台上精彩的跟头、漂亮的身段情不自禁地鼓掌叫好,仔细想想,鼓掌叫好是因“情”到了火候才有的表现。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启发学生去悟这个“法”,即舞台上表演外在在动(指面部表情和肢体),内在在感受(心),“技”因情绪贯穿于其中才生动,戏最终是以情来打动人的。

设计动作时我与何老师商量,在王小六夫妻“急忙走,急忙行,不觉来到汴梁城”看到四面八方到处都是花灯后,为了渲染气氛,借鉴了花鼓灯的打击乐,加了一组花鼓灯的动作,这些是突出“闹”字;当夫妻俩正看到兴头上忽然满天是响彻云霄的鞭炮声,满地是旋转怒放的烟花,小六唱到“冲天炮放得高”时,为了让学生在简单情节表演中传递给观众一种氛围,获得一种欢快愉悦的心情,我请教了司鼓,借鉴京剧锣鼓“上天梯”的前半段,与何老师设计了一组戏曲程式表演动作。王小六是飞脚、蛮子转身指天造型亮相,小六妻是吸腿、蹲步捂耳朵、圆场、鹞子翻身与王小六同时造型亮相。而“火老鼠地下跑”时同样配合“上天梯”的前半段锣鼓,设计王小六的动作扫堂腿、璇子转身、弓箭步指地造型亮相,小六妻的动作是涮腰、卧鱼翻转起身指地再与王小六同时造型亮相。这样一来动作与剧情的结合即合情又合理,还自然而然的用上了基本功,再次突出了“闹”字。

为了激发学生对表演艺术的兴趣,我把多年的舞台表演体会贯穿于课堂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做一名好的戏曲演员十分不容易,唱念做打都要精益求精,台上的一举一动都要经过千锤百炼、刻苦训练才能掌握。当有一天站在舞台上用内心情感通过声音、肢体技巧,淋漓尽致的去演绎所扮演的角色,便能感受到在舞台上仅方寸之地,就能笼天地之间于形内。在台上可以打破时空的概念,打破人神的隔阂,可以化沙漠为绿洲,化腐朽为神奇,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无所不能。经过不断的传导,课堂上学生们学习非常用功,在学期结束《闹花灯》彩排时,学生们表演十分投入,得到了前辈老师很高的评价。通过这次排练学生们既学习了传统剧目同时又提高了基本功,对传统的戏曲艺术审美有了新的认识,对我的教学经验也是一次很好的探索和尝试。

2012年学校党委决定让我主管综艺系教学工作。综艺系教学是文化管理、影视表演和礼仪专业。学校鼓励所有学表演专业的院系都要学习一些传统的黄梅戏小戏。我为综艺系影视表演班的学生安排了黄梅戏《闹花灯》表演课。影视表演班的学生入校是由普通高中学生招考入校的,入校时年龄已有十五六岁,有的学生年龄更大一些,普遍没有基本功。我教的这一组共有个九位学生,经过摸底只有五位学生曾经学过舞蹈,有点舞蹈基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基本功,舞台表现力肯定不够,短时间内要想在舞台上演得好看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好在孩子们对黄梅戏十分喜爱,上课都很用功。往往单一表演看的是个人技术技巧,整体表演时看的是整齐。

我与何老师备课时商量,为了尽可能的排好这出戏,必须根据学生们的条件,扬长避短,鹞子翻身、涮腰、卧鱼、飞脚等戏曲程式动作学生们无法完成,借鉴舞蹈动作集体表演,也就是说《闹花灯》原有的的戏路子不变,但表演风格定位在歌舞化上。既然是歌舞化的风格,伴奏音乐就得是带有歌舞形式的音乐。恰巧省黄梅戏剧团就录了一个带有电声的《闹花灯》音乐。我们就选择的这个音乐作为这次排练的伴奏音乐。因为是借用省团的音乐,原有的结构变了,现在的音乐结构是:一开始王小六从街上回家“进门”,夫妻二人出门后请邻居看门那段被删减了,二人来到街上看到各种看灯的人和好看的烟花火炮,到王小六逗老婆说“灯来着,灯来着”,把“东也是灯西也是灯”这一段移到了后面。紧接着的是小六夫妻数灯(就是十盏灯),这段音乐在“十盏灯后”有一段完全是架子鼓打节奏的四个八拍“冬大大冬大大大、冬大大冬大大大”,之后再把“东也是灯西也是灯”这一段链接在这里,改变了传统的表演结构。

架子鼓伴奏与传统的弦乐伴奏根本不一样。第一个想法就是把架子鼓音乐剪掉,还原原来的结构,反复听听又觉得这段打击乐与歌舞表演糅合在一起时,并不显得格格不入反而觉得十分新颖,用得好也许能弥补学生们的表演气氛,剪了似乎可惜,不剪一时又不知怎么用才合适。一天中午我自己正在练功房放着音乐,琢磨怎么设计这段表演,正好有几位学生陆续来到练功房。手机里放的是当时十分火的“江南style”。“江南style”中的音乐与这段架子鼓恰巧是一个节律,我一个机灵,能不能把时尚元素“江南style”中的骑马舞这种时尚元素揉入其中,成为这次歌舞《闹花灯》中的亮点呢?

起初何老师有些质疑,我也十分没把握,心想用得好是“锦上添花”,用不好则是画蛇添足,让作品变成了四不像。可是当我把想法告诉同学们时,同学们的热情非常高涨,甚至是兴奋的,这让我和何老师大受鼓舞,一下子有了信心,行不行需要通过实践来证明。排练时八拍的“江南style”骑马动作只有十几秒,可以说是一闪而过,作为一个亮点它竞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彩排时全校的师生大部分都在观看节目,本来综艺系的教学成果学校一直十分关注,轮到了综艺系的《闹花灯》上场了,台上孩子们满怀激情的表演,当那段骑马舞在《闹花灯》中出现时,台下观众的气氛非常高涨,台上台下互动效果出人意料的好,尤其是观看的学生们沸腾起来了。彩排结束后,好几个同事对把 “江南style”设计到《闹花灯》中交口称赞,说效果好,出乎意料接时代地气。我想无论怎样,和谐就是美吧,艺术更是如此。

《闹花灯》的多次排练积累,让我越来越明白“探索的旅程不仅仅在于发现新大陆,更是为了培养新视角”这句话的意义。艺术没有绝对的定式,我们应该在艺术百花园里,在继承的前提下去探索与创新,身为教师要培养学生们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勇敢探索、勇于创新的意识。

参考文献:安徽艺术研究所《黄梅戏通论》

王长安主编《中国黄梅戏》

余汉东 著《中国戏曲表演艺术辞典》

猜你喜欢

小戏花灯黄梅戏
看花灯
黄梅戏《中国梦》
黄梅戏《祝福》
挂花灯
以史为纲:民间小戏实证研究的新范式——读陈美青《质野流芳:山西民间小戏研究》
做花灯
大型黄梅戏《寸草心》
古锁里藏了个小戏精
且慢过度夸赞“小戏骨”演技
赏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