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产品质量检验》课程的教学分析

2016-07-09郑漫

关键词:质量检验课程教学

郑漫

摘 要:《机械产品质量检验》是根据2004年7月中国计量出版社组织的质量技术监督专业教材修订的,是高等学校产品质量检验与质量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机械产品所用材料的力学性能和产品加工过程中的一系列环节的质量检验方法,以及对典型的机械产品的检验项目和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文章就教材内容与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分析,为以后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关键词:质量检验;教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6-125-21 概述

《机械产品质量检验》课程介绍了机械产品生产过程中基本环节的质量检验方法,包括材料特性、几何尺寸、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检验(包括锻造、铸造、涂镀层、包装等的检验)以及机械产品的感官检验和环境检验等,并以机床、内燃机、汽车、起重机和防盗门的具体检验程序,要求以及具体方法为例,说明机械产品的检验方法。

2 教材分析

该教材第一章是绪论。本章节介绍产品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质量检验的意义、检验的依据、对质检人员的要求、常用的检验记录和报告、检验的程序等。总的讲解了质量检验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在大脑当中对这门课程有个整体的印象,对质量检验这个行业有一个基础的了解。至少知道什么是质量检验,质量检验需要做哪些,怎么做,怎么才能是一位合格的质检人员。

教材第二章是材料的性能检验,主要是机械金属材料的一些力学性能方面的检验,比如强度、硬度、冲击韧性、疲劳强度等的测试方法及过程。本章节重点在于力学性能的测试,从实验仪器、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原理、实验结果分析处理、实验意义这些方面讲解。学生在大一新生学专业基础课时学习过《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程,《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程把金属材料的一些力学性能介绍过,所以学生在学习这章内容时要容易理解,接受。

教材第三章是机械制造常见的缺欠质量的检验,这一章节是对铸造、锻压、焊接这三种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中常见的缺欠方法做简单介绍,并介绍相应的缺欠对应的检验方法。这章内容涉及的铸造、锻压、焊接这些工艺,学生以前都没有详细学过这些方面的内容,而这章对这些内容也没有详细介绍,开门见山的就是讲解缺欠类型,至于相应的产生原因也没有介绍。在讲解这章内容时就需要花些时间讲解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并且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就比较吃力。

教材第四章内容是涂镀层及包装检验,这章介绍了涂装的基本知识、涂装性能的检验及相应的检验方法。介绍了镀层的检验项目及对应的检验方法。还介绍了包装的几种检验方式。虽然是全新的知识,但是教材在介绍的时候比较浅显易懂,容易理解掌握。

教材第五章是对产品简单感官检验的讲解。这一章里面有的内容涉及到统计学的知识,对于没学过统计学的学生来说,讲解起来相对较难,不容易理解。比如讲解差别检验的结果分析里面的成对比较检验,里面有原假设、备择假设这些内容就比较难懂。

教材第六章是产品的环境检验,这章内容比较少,也容易理解。

第七章是产品的几何性能检测。这章内容从产品的长度检测、形位误差的检测、产品的角度检测、产品的粗糙度检测、传动误差检测这五个方面进行讲解。这个章节和第三章一样,基础知识欠缺,不过,关于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学生已经在《公差配合与测量》这门教材中学习过。所以对于尺寸方面的定性与定量的检测相对来说要较熟悉。对于形位误差方面的检测。这部分内容在《公差配合与测量》中也做了简单讲解,这里只是针对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跳动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讲解,并不是所有的形位误差项目都讲解。

教材第八章是机床精度检验及性能测试。这章是关于机床的几何精度检验、主轴回转精度检验、机床传动精度检验、机床定位精度检验、机床的爬行实验、机床噪声实验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这章内容详细介绍了关于机床的各项精度检验,及所采用的检验仪器,检验方法。

教材第九章是内燃机性能检验。本章介绍了内燃机及其原理、内燃机实验中常用的计算公式、内燃机特性等。根据教学计划安排,这章内容只是简要介绍,不做详细讲解。

教材第十章是其他典型机械产品检验,这章介绍了几种典型的机械产品的检验项目及具体的采用的检验方法等。

本教材每章后面都配有课后习题,在章节后面附有课后习题是非常好的,这样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练习本章所学内容。只不过有的章节后面的课后习题不够丰富,有的问题问的不够详细,比如第三章的课后习题第二题问:用什么方法进行检查?这个问题不够具体,是铸造缺欠还是焊接缺欠用什么方法检查,还是什么呢。让学生很难回答。

总的来说,整本教材在知识结构上布局合理、系统、能够照顾到教材的适用性,内容编排上可以说是重点突出、理论联系实际,贯彻国家最新标准,为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基础。

3 教学方法

该课程内容枯燥,有些内容较难,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就失去信心,被专业难倒。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呢。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内容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下面就介绍几种上课中采用的教学方法。

3.1 多媒体教学

针对《机械产品质量检验》课程内容多、知识更新快这样的特点,我们采用了多媒体教

学方式,并不是所有章节都采用多媒体教学,对于部分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有些内容光靠书本上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这时采用多媒体教学,播放视频,动画等,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并且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

3.2 分组讨论法

对于内容较浅显、容易理解掌握和自学的内容,上课时我们采用分组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每个小组设有小组长。安排专题由学生自学,然后在课堂上由组长整理组员对内容的理解信息进行作业汇报。这样,大家一起讨论。一起分析和评价,这样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加,活跃了课堂氛围,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还是比较喜欢这种方式。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这些现象。

3.3 角色扮演法

针对学生上课打瞌睡,提不起精神,玩手机等这些现象,在教学的过程中偶尔采用角色扮演法,也会收到一定效果。所谓角色扮演就是让学生充当老师来给学生讲解内容。采用这种方法要提前跟学生说,告诉他们,下节课找人来讲解哪些内容,大家回去提前预习。这样,大家也不知道谁会是那个“老师”,所以基本上都会很认真的预习新课内容并查找自己不会的,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等下次课上课时找个同学来讲解,基本上都可以大致讲出来,即使不是很详细,有些内容不是很懂,那他也是用心看过的,这个时候老师只要再详细讲解一遍就可以了。这种方法通常都会收到不错的效果,并且学生也不会在课堂上打瞌睡了。

3.4 理论联系实际

这门课程里讲解的多数都是检验方法及检验过程。比如对于金属材料的强度进行检验,实验是在拉力机上进行拉力测试。还有比如对于尺寸的检验,形位误差的检验、粗糙度的检验等,我们可以安排一到两周的实训,制定一两个检测课题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还有量具量仪的使用做个训练。比如把已加工好的较复杂的轴类零件让学生进行测绘。给出测量尺寸等需要的量具量仪,让学生分组进行测绘。把所学知识用到实际中去,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感,不是觉得学的内容都是空洞无用的,确实可以结合实际用起来,从而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

对于教学而言,教学方法有很多种,法无定法,无论哪种方法,只要有利于学生的教学方法都可以尝试。不拘泥于一种形式,要多种形式并用,目的只有一个,增强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和知识兴趣。

随着我国社会的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推动了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不断进步发展,

机械产品质量检验对机械产品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社会对毕业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课程教学的改革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机械产品质量》这门课程作为检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根据现有社会对检测专业毕业生的要求,对这门课程的教学也要实践和理论教学越来越多的紧密联系起来,不能光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讲解,要更多的实训操作练习。对于学生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多看多动手,锻炼动手能力。在保证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相应的减少理论课时,多增加实训课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更充分的掌握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质量检验课程教学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分析影响因素提高食品质量检验工作
食品质量检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尝试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对机械质量检验工作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