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论常州市养老机构的发展前景

2016-07-09王晓云毛艳羚

关键词:养老服务

王晓云 毛艳羚

摘 要: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在持续增长的背景下,随着家庭人员结构、养老观念在不断变化,养老问题已成为焦点。由于交通的便利及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口流动很大,人们的生活及就业已经很少受到地域的限制。另外工作节奏的加快,导致单独依靠家庭提供给老年人一个良好的晚年生活已经得不到保障。由于政府有财政经费,而在个人可承受的经济负担下,能提供给居民较高质量的晚年生活,养老机构目前已引起了各方关注,成为又一个新兴社会事业。

关键词:养老服务;养老机构建设;完善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 D6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6-62-2

1 中国老龄化现状及养老机构存在问题

根据2015年统计公报,人均预期寿命76岁。2015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约13.7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6‰,比上年下降,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6.1%。而2014年底时,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5.5%。据有关机构预测,老年人口数量将在2050年超过4亿。目前我国养老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有发展前途,但是国家关于养老的法律政策、制度还很不完善,养老体系不够健全,普遍存在投入不足,养老模式单一,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导致服务不够多样,运营效益低最终导致养老需求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要求不适应。

2 常州社会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

2015年7月中旬,农工党常州市委课题组开始以多种方式了解本市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经营情况。如听取了市民政局关于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情况的汇报;走访了新北圩塘康乐中心、西夏墅润德老年公寓、湖塘九洲金东方国家级居家养老住区、武进区夕阳红康乐中心以及钟楼区郎悦老年康复颐养中心、同泰颐养园等多家不同类型的养老机构;召开了数次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集思广益,协商提出了推进常州市社会养老机构完善和发展的建议。

目前常州市现有养老机构113家,养老机构床位总数25035张,其中护理型床位9342张,占比37.3%。养老机构中有敬老院45家,共7032张床位;公办社会福利中心(院)11家,共4043张床位;民办养老机构49家,共12364张床位;公办民营机构8家,共1596张床位,全部为非营利性机构。

国家层面上,民政部有相关的纲领性文件,如《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等,常州市依据这些文件从政府层面不断细化措施,以适合本市的情况,强化养老 机构的管理,促进了本市社会养老服务质量提升。服务对象拓宽,不仅保证满足“五保”、“三无”等老年人群体养老服务需求,还代养社会老人,服务对象广泛了。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定期举办从业人员培训班,加大对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通过一系列措施,提升了服务水平。

3 完善和发展养老机构的建议

3.1 创新体制机制,强化专业管理,不断推进养老服务机构的规范化建设

加快发展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所有养老机构按标准设医务室或与医疗卫生机构签订服务合约。养老机构床位中护理型床位应达到40%以上;65岁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率达70%以上。在机构养老能刷卡看病。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卫生机构,可以申请纳入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定点结算范围。没有内设医疗卫生机构的,应当与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合作机制,这样没医疗卫生服务条件的养老机构也能收住一些特殊老年人。

公办养老机构在各方面相对要健全,但是服务对象较窄,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北京市的做法,将公办养老机构逐步实现民营。可选取1至2家辖市区公办公营养老机构试点进行改革。改革后,原政府收取的租金费用改为留存风险保障金和管理发展资金,用于养老机构本身的条件改善和发展。改革后的公办养老院仍然应优先收住政府供养保障对象、困境家庭保障对象、优待服务保障对象、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包括失独家庭和独生子女家庭)中失能或7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等四类老人,机构的空余床位再按市场调节定价收费,收住社会上的其他高龄、失能老人。

3.2 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

养老服务业是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要结合点,同时具有公益性、微利性等特征,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在兴办老年服务机构时,坚持四原则: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从而促进社会养老服务业的有秩序的竞争,保证养老机构发展的可持续性。目前我市已经对民办养老机构提供了床位补贴、运营补贴和购买服务等的扶持政策。进一步落实养老服务机构扶持政策,针对民办养老机构和农村薄弱地区(比如金坛、溧阳)养老机构经营困难和需求,进一步配套完善投融资、人才引进、专项资助、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凡列为我市城乡居民创业小额贷款扶助对象的人员兴办的养老机构,依照养老机构的规模,可以申请一定数额的小额担保贷款或贴息贷款,并享受城乡居民创业小额贷款有关优惠政策。全面实施完善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制度。政府、社会共同出资,每年投保综合责任保险。老年人在签约入住的养老机构内因意外伤害导致人身伤害的,将由保险公司按合同的约定负责赔付,提高养老机构发生意外责任风险时的应对能力。

3.3 推进养老机构的分层次建设,真正满足不同层次的养老需求

公益性、营利性互相促进、互为补充。政府开办的养老机构主要收养三无、五保、特困家庭中的失能老人,体现公益性,起到基本保障、示范辐射的作用;民间开办的养老机构主要收养社会老人,是营利性的,应根据设施条件、服务项目和服务水准,按需论价。

3.4 进一步严格和规范养老机构的硬件管理,完善机构服务的规范及评价体系,保证养老服务事业良性运营

硬件上,组织制定养老服务行业建筑设施、卫生条件等指标。软件上开展服务质量评估和服务行为监督,通过对入住机构老年人及家属开展调查来评测。软硬措施双管齐下促进养老服务业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目前是信息化社会,社会养老服务也应该信息化。政府推广建立65岁以上老年人基本信息电子档案,政府相关机构通过网上办公及实时回访,实现对养老机构和登记在册老年人的日常管理,建成以网络为支撑的机构信息平台,为目前居家、社区与机构养老服务的服务体系提供有效链接关系。

3.5 加强社会养老服务队伍建设,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政府将养老服务技能培训纳入城乡就业再就业培训体系,推广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考试,搞好初级资格培训,加强对从业人员有关老年护理、营养、心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培训,逐步实行养老服务人员持证上岗。支持养老服务机构吸纳就业困难群体就业,让更多的人员参与到为老服务中来。建立保险性质的“时间金融机构”,根据储蓄或支付的养老服务志愿时间,本人或其直系亲属进入老龄后,可以优先、优惠地享受到养老服务。鼓励职业院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可借鉴无锡等地的做法,引导和鼓励职业院校增设与养老服务相关专业,采用一些激励措施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吸引学生就读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提高护理人员的待遇,切实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待遇,确保他们进得来、留得住、能安心工作。

4 结束语

早在1985年,常州地区就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5年末,常州市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54.7万,占总人口的11.64%,比上年增长且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每百名劳动年龄人口就要承担约16名老年人口。虽然近几年常州市各类养老机构,如与房地产结合的金东方颐养园、与酒店合作建立的红日家园老年公寓等在全面提速,但相对于居民入住机构养老的需求来讲,仍显得严重不足。分层次,功能细化来完善社会化养老机构已势在必行。

参 考 文 献

[1] 张莹.邓婕.张慧中.张旭.常州市养老机构发展现状探析[M].企业家天地,2012(5).

[2] 马凤楼.养老机构是实现成功老龄化的重要保证——对江苏省养老机构的一些了解与感受[A].第二届营养与成功老龄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9).

猜你喜欢

养老服务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国际经验与中国特色
政府购买服务,纾解养老难题
试析金华市社区养老问题
试析金华市社区养老问题
兰州市养老服务供需现状分析
兰州市养老服务供需现状分析
高职高专院校养老服务类人才人文素质的缺失及对策
烟台市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