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笔画教学在苴却砚制作中的体验

2016-07-09张昕

关键词:临摹工笔画造型

张昕

摘 要:将工笔画教学中的造型能力和线描练习与苴却砚专业联系起来,加强绘画的临摹与创作学习,注重以文脉、精神、情趣、品味对传统精神的感悟和现实生活的体验。

关键词:苴却砚;攀西;工笔画;造型;临摹;创作

中图分类号: J5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6-121-2

0 引言

苴却砚是中国名砚之一,苴却砚石材产于中国西南攀西大裂谷金沙江沿岸(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平地镇、大龙潭乡境内)的悬崖峭壁之中,苴却:原云南省永仁县古地名(现属四川攀枝花市境内)故谓之苴却砚。

苴却砚集端、歙二砚优点于一身,雕刻集浅浮、镂空、圆雕、深雕、薄意、减地雕刻于一体,形成了厚重浑实、明丽浓郁的多元风格。石品绚丽丰富,有石眼、青花、金星、冰纹、绿膘、黄膘、火捺、眉子、金线、鱼脑冻、蕉叶白、庙前青、玉带、紫砂、鸡血等近百种,其中尤以碧翠神溢,如珠似宝的石眼著称于砚界。苴却砚石质细腻,发墨如油、存墨不腐,耐磨益毫,呵气可研,叩之有金玉之声,抚之如婴肤娇嫩,方毅、张爱萍、启功、董寿平、黄胄、千家驹、溥杰、王遐举、刘炳森、范曾、郑珉中、刘演良、陈声桂、徐梦丰等国内外名家为苴却砚写诗题字,称苴却砚为“砚中珍品”,“砚中瑰宝”,“砚中奇品”。

制砚技术是我国民族雕刻中的一种独特形式。砚的造型,体现着雕刻、绘画、书法、篆刻以及文字等方面的修养。既要随石赋形,因材施艺,又要兼顾实用,依据研磨和贮墨的需要进行设计。

一方好的砚台,除了对石质、石品、石色的选择外,很重要一点,就是因材施艺,其中包括砚台的造型,石色的巧用,花饰纹样的设计,雕刻等恰到好处的艺术处理,绘画艺术与砚台雕刻密不可分,不少砚台雕刻家要精通美术技法,将艺术画融入砚台设计中,要提高砚台的设计水平,充分体现砚台的艺术性,所以在创作与设计无论是古装人物、飞禽走兽、花卉草虫都要符合我们的欣赏趣味,而中国画就是这一优秀的教学题材。在我们学校的苴却砚设计专业就开设了中国画学习,这一系统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日后的砚台设计中铺好路,对中国画的技法与欣赏都有帮助。

中国画作为一种民族艺术,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它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具有浓厚的民族性。中国画有工笔与水墨两大门类,从两千多年的中国绘画历史看,是先有工笔后有水墨。工笔画包括人物、花鸟、山水,这些都成为了苴却砚设计的绝好内容。

比如,1200多年前,唐人韩滉作了一幅工笔画《五牛图》,受到人们的喜爱。画中的五头牛从左至右一字排开,状貌不同,姿态各异。而今制砚家们又创作了以《五牛图》为原型的五牛砚,自然不同于绘画作品,但以牛为创作题材的初衷是一致的。

工笔画是中国画的基础,我们将它选为专业的入门课程,它以点带面,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总体认识,不断满足我校人才的需要。

1 在教学中要加强临摹训练

在教学中要加强临摹训练,因为大部分学生来自偏僻农村,接触的绘画较少,就要加大欣赏与临摹的练习,也是继承前人表现技法的重要过程,让学生掌握如何从自然中选择题材。而且应以工笔中的白描为基础,因为在砚台的雕刻中线条的运用十分重要,白描线条的运用是灵魂,融合了中国书法的运笔规律和美学原则,能够体现线条自身的力度和美感。中国画的线条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在临摹白描作品的同时,也引导了学生用不同的笔法勾画出粗细、长短、曲直、方圆、偏正、顺逆、光润、毛涩、连断、轻重、虚实、繁简等不同感觉的线条,这样在苴却砚的雕刻中对于线条的运用有相当大的帮助,好的砚工,能掩疵显美,突出特点,有的能利用星眼,巧做安排,有的不重繁琐,以简洁为珍,有的虽刻素砚,也能线条流畅、圆和可爱。造型高雅别致,布局得体,刀法熟练细腻,构思巧妙才为上品。因而在雕刻方面非常讲究,当时大抵一般以浅刀雕刻(即低浮雕)为主,以细刻、线刻甚至

微刻(主要表现鸟兽之毛羽)配合,并适当穿插深刀(高浮雕)。所雕刻的物象生动,形神兼备,线条简练,活泼流畅,浑厚而又富于变化。总之,明代端砚古雅、朴实大方、美观,别具一格。

2 加强造型能力的培养,可以为苴却砚创作提供基础

锻炼造型能力的途径,素描被认为是西洋画乃至一切绘画的基础;白描被认为是中国画的基础。这些看法有正确的一面,也有其片面性。从造型规律的角度讲,各种绘画形式都有相通地方,也有它各自独立的地方。应该将两者都结合起来学习。两手都要抓。

进行深入细致的素描练习,打下扎实的造型基础,是很重要的。不过,这种素描练习的手段应该是符合用线造型规律的。如果造型基础不扎实,那么,在发挥苴却砚制作时,形象就会流于空泛,显得浅薄。同时,速写也是锻炼造型能力的途径,它对于作者掌握人物动态、概括形象、积累生活素材都是极为重要的。

也要经常进行白描写生和白描速写练习。特别是直接用毛笔速写,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练习线描基本功的方法。不仅可以加强造型能力的锻炼,而且掌握用洗练概括的手法描绘对象,也是一种极好的练习方法。这种毛笔速写练习得越多,造型的基本功和线描的基本功就提高得越快。

3 明暗与肌理训练单元主要解决学生对工笔画明暗与肌理处理的认识及方法

工笔画的明暗肌理表现主要是通过传统工笔技法分染、统染、罩染、接染、烘染、托色、积水、积色以及喷、弹、拍、拓等方法来完成。

这些方法是运用晕染的方法,把墨色和色彩分染出明暗、浓淡的变化,使用的是渐变的方法。比如在雕刻砚台时,表现花卉的形体、起伏、层次,这种技法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去设计发挥,是一个重要的手段之一,依照平光下物体本身的起伏凹凸进行分染,呈现明暗色彩关系。细细明辨苴却石的色泽虽然总体是紫色,由于有众多的石品花纹,所以色泽不是单一的紫色,而丰富多彩、很有层次的,如能巧为利用,就产生很好的艺术效果、很有层次的,如能巧为利用,就产生很好的艺术效果。

4 写生也是教会学生用工笔线描方法直接描绘实物的基本技法

在苴却砚设计中可以为以后的创作提供好的素材及思考,制砚师在基本保留原石的天然形状和色彩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和加工,雕刻题材以人物、历史故事、自然风光为主,每一方砚品都经过制砚师的精心构思,独一无二,这需要制砚师有较深厚的美术功底。特别是一些难得的石品,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来构思创作。为艺术爱好者和风雅文士所珍爱。苴却砚常刻的题材还有饮中八仙、竹林七贤、十八罗汉、梅兰竹菊、岁寒三友、李白邀月、嫦娥奔月、十二金钗、花好月圆、高山流水、海天旭日、唐人诗意、老子出关、古琴砚、古泉砚、竹节砚、飞天砚、硕果砚、兰亭砚、汉简砚等,大多取材于中国五千年历史、名著、唐宋诗词等,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内涵。那么在写生时就要加入这一特定的要素内容。先是临写在到对花写照,一慢写为教学手段,在辅以速写,学生练习一段后,就可以转为搜集这方面的素材写生。必要时可拍照片备用,作为资料。

5 古今砚台的构图设计与刀法

古今砚台的艺术价值均体现在构图设计与刀法琢工之上,可见砚台在构图上的重要性,要提高砚台的设计水平,充分体现砚台的艺术性,首先必须理解砚台的特点,然后在砚台的造型、色彩的利用、纺样等到方面加以适当的艺术加工,并从人们的实际出发,继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传统和地方风格。同时还必须懂得欣赏品不是直接用来满足日常生活中某种实用的需要,而主要是作为人们的精神食粮。因为它可以供人们观赏,增加生活的乐趣和美的气氛。同样,娱乐、玩赏本身就具有高尚和庸俗之分。所以在创作和设计上无论是古装人物,飞禽走兽,花卉草虫等到题材,要求健康的,人们所喜闻乐见的,砚台也可以描写社会主义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人物、典型情节,使人们在观赏中获得教益。

构图与创作训练着重解决学生工笔画学习中完整性和画面的整体和谐问题,中国画的构图有一个完整的体系,祖先留给我们丰富的构图法则,如“章法布局”、“经营位置”等说法。构图中要训练学生抓住自然中美的部分直接写生,寻找典型花形、树形、找出生态规律。处理好主次关系、虚实关系、黑白灰层次关系等。这需要不断给学生讲解,分析好的范画、范例,在点滴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当然要雕刻一方好的苴却砚,除了中国画功底还是远不够的,还需要一个完整系统的培养计划,要融合诗、书、画、印于其中才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砚台工艺师,这条路还很漫长。

参 考 文 献

[1]郭玫孮.工笔画基础[M].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猜你喜欢

临摹工笔画造型
2020年首届广西工笔画作品展作品选登
陈孟昕工笔画作品
高中美术课堂临摹训练研究
浅谈北京十度之行对中国山水画写生与创作的感受
美术审美特征论
汉代造型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发展问题研究
浅析“浙派人物画”的艺术特征
一种便利型的红外临摹绘画辅助笔
吴绪经工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