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及方法

2016-07-09王明帆

关键词:建筑设计策略

王明帆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损耗、环境污染等问题已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能源需求较大,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也较为严重,目前的建设情况对其的生存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是应对当今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有减少能源消耗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作用。建筑和气候相适应,需要结合两者的实际情况,才能真正发挥出它的效能。本文从建筑设计适应气候的重要性出发,分析其设计原理、原则,并对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方法进行具体的论述,旨在更好的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适应气候;建筑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 TU1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6-89-2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对自身生存、居住环境也更加的关注。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是对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合理的利用与改善,为人们建设更加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同时保证建筑与自然环境相统一。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绿色设计、生态设计,使人们的社会活动与气候条件相适应,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因此,加强建筑设计与气候因素的结合,有利于更好的保护环境,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1 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概述

1.1 建筑设计适应气候的重要性

与环境气候相适应的建筑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设计过程,设计方式具有多样性和全面性,并且它的设计方式不是简简单单的数学推导,它需要在大量的数据信息分析的过程中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解决的一种设计方式,继而形成一种具体的实际模式。

在建筑设计模式的选用过程中要与当地气候环境相适应,结合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将建筑设计的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放在重点位置,如果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无法保证这两点,将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损害。在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建筑地区的温度、气候的变化情况,并制定一年内的气候变化数据库,并结合气候数据库的内容,明确不同时期人们的舒适要求,为建筑设计奠定基础。

1.2 气候适应性建筑设计的目的

好的建筑设计必须与当地的气候环境相适应,而我国地域范围广,气候差异大,因此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建筑设计与当地气候条件相适应,主要目的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建筑设计与气候条件相适应,可有效节省资源,符合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另一方面,建筑设计与当地气候条件相适应可以提升建筑的舒适度。目前在建筑的过程中为了达到第一方面节省资源的目的,在设计的过程中大多利用太阳能、自然风等被动的技术手段来增加围护的结构温度,实现建筑的保温效果。太阳能、自然风等自然资源的利用使建筑资源得到有效的减少,同时也保证了建筑的舒适度。而建筑舒适度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气候因素的合理利用对建筑的舒适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2 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原理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在积极的变革,建筑设计不仅追求可持续发展理念,也要求保护环境,建设生态建筑,而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符合当今建筑设计的需求。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结合气候因素,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更加舒适、安全、绿色的生活环境,也有利于节约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依据一定的设计原理,结合建设场地的地质以及气候情况,采用适应的建筑手段,建设绿色、环保的建筑结构。

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原理主要指的是通过建筑自身的系统进行调节,保证建筑的舒适性,这属于被动式的调节方法,也可以采用主动式调节方法即利用环境设备等进行调控。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主要目的是在建设的前期,减少不利因素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保证设计的舒适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在设计的过程中,尽量多的应用被动式设计方法,减少环境设备的应用,使建筑设计更加的节能、环保。

3 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

3.1 考虑气候的要素和分区

建筑设计的科学性、适应性的衡量标准是多方面的,其中与气候相适应是其衡量的重要内容。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与当地的气候因素相适应,因地制宜的采用相适宜的建筑设计方式,气候因素一直是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例如,热带地区的建筑形式与寒冷地区的建筑存在较大的差别。热带地区,气候炎热,当地的建筑设计原则主要是依据恒温原则进行设计,避免太阳光的直射,同时还会利用蒸发降温技术,保证建筑温度的适应性。但在寒冷地区的建筑设计主要考虑的内容是如何进行建筑保温,要充分利用太阳能,保证建筑的温度。

3.2 符合生态气候学的原则

目前的社会生活和发展环境要求建筑设计需要遵循生态学原则,可有效节省建筑资源保护环境,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环保的生活环境。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是在保证建筑质量以及建筑适宜性的基础上开展而来,不能忽略建筑设计的本质,不能以牺牲建筑本身的安全、可靠来实现。与气候相适应的建筑设计是在节能、环保理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有利于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 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方法

4.1 合理选择建筑朝向

建筑设计的朝向对建筑的适宜性具有重要影响,它对气候条件的利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建筑设计的朝向问题直接关系到建筑内部空气的流动状况,对建筑的通风条件以及日照条件的利用具有重要作用,可进一步提高建筑的适应性以及舒适性。而建筑朝向确定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例如建设场地的地质情况、建设产地的风向、光照条件等,综合分析这些因素,才能科学、合理的确定建筑的朝向问题。

通常情况下,建筑朝向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主风向,二是日照。以我国南方的气候条件为例,在建筑设计朝向问题的选择过程中需要主要考虑建筑的通风情况。为了保证建筑拥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建筑的朝向应与夏季风呈45°,使建筑内部形成良好的自然通风系统。同时,还要注意建筑的排列形式,当建筑呈行列的排列方式时,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避开夏季主风向,防止建筑之间产生较大的漩涡区,影响后排建筑的通风。多栋建筑呈行列式排布时,建筑朝向应与夏季风呈30°-60°,保证建筑内部的自然通风条件。在保证建筑拥有合理的自然通风系统的同时,还要对日照进行适当的调节和利用,我国的建筑朝向基本上是坐北朝南,保证建筑获取更多的光照,但在建筑的过程中应结合实际的设计条件对其朝向问题进行分析。

4.2 注意通风与防潮

从一定程度上来看,人类对风的态度是具有双面性的,对于热带地区的人们来说,人们普遍欢迎凉爽且具有一定湿度的风,但是在一些潮湿多雨的地区,人们更希望能够利用干燥温暖的风将空气中的湿气带走。

例如,对南方地区进行建筑设计时,南方地区属于冬冷夏热的地区,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夏季的风速较小,湿度较大,很容易会使人产生一种闷热感,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通风和防潮是其中的重点。在住宅设计中,每个住宅单元选用两梯两户的户型,这种户型充分利用南北贯通的户型格局,在这种格局设计中会形成过堂风,炎热的夏季可以很好的实现热传导以及形成对流。此外,在节能要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还可以适当的开启门窗扇,保证春秋两季可以有效获得良好的自然风,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减少过度季节空调的能耗。在设计裙房屋面中,可采用绿化种植屋面,不仅空间景观绿化面积得到增加,同时对于能耗的降低也起到重要作用。

5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的日益凸显,我们的生存环境已受到严重的制约。建筑对环境的破坏、对能源的需求,致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建筑行业的发展。将气候因素积极的引入到建筑设计当中,并消除不利气候因素的影响,达到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目的,有利于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的重要表现。在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过程中要积极的控制人工能源的用量,积极应用自然资源,例如实现建筑内部的自然通风系统、保温系统等,实现真正的节能降耗,同时,也有效的减少了建筑行业对周边环境带来的压力,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参 考 文 献

[1] 梁趛珮.试析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及方法研究[J].江西建材,2015(8):20-20.

[2] 夏远.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及方法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7):410-410.

[3] 张会.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及方法研究[J].环球人文地理,2014(20):68-68.

[4] 叶守森.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及方法研究[J].城市建筑,2013(10):37-37.

[5] 谢静.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及方法探讨[J].建筑·建材·装饰,2015(24):103,105.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策略
安东尼·高迪建筑设计研究
叙事思维下的建筑设计与表达
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在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我的手机在哪?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剧院
浅谈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
参数化虚拟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