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旅客运输需求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6-07-09陈光

关键词:分析对策

陈光

摘 要:铁路运输是我国运输产业的基础和骨干力量,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之一。其主要任务是为运输旅客和货物。随着铁路客运专线的逐步成网,我国交通运输整体上逐步由供不应求或者供需平衡向供大于求转变,客运市场的竞争将愈演愈烈。本文从不同身份旅客对铁路旅客运输需求特点以及从时间角度、运输距离、客运运价管理等铁路客运需求的宏观层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铁路产品优化对策。通过提高铁路客运产品质量、增加客运产品的种类和数量、开发客运信息增值服务等外部产品、拓展现有铁路客运产品线的深度和广度等对策,实现铁路运输在客运市场的竞争中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关键词:铁路旅客运输;运输市场;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 F530.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6-58-2

0 引言

目前,随着高速公路的逐步修建、航空运输的日趋发达以及铁路客运专线的逐步成网,我国交通运输整体上逐步由供不应求或者供需平衡向供大于求转变,客运市场的竞争将愈演愈烈。面对当前这种情况,努力扩大铁路客运在整个运输市场的份额必将成为铁路旅客运输追求的最终目标。那么这就需要对铁路旅客运输需求进行分析并找出满足这些需求的具体对策,只有这样才能够优化铁路旅客运输的产品,达到既能增加铁路企业盈利,又能满足旅客需求的最终目标。

1 铁路旅客运输需求分析

1.1 运输需求的概念

所谓运输需求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与货物在空间位移方面所提出的有支付能力的需要。现实中,在多个商品产地和销地并存而且有多种可替代运输方式的情况下,运输需求以及运输市场上的供求均衡都会呈现十分复杂的状态。因此具有实现位移的愿望,同时具有支付能力是形成运输需求的两个必要条件。

1.2 铁路旅客运输需求分析

除了具有运输需求的一切的特征之外,铁路旅客运输有其自身的特点。从国外铁路客运业的发展趋势来看,现代化铁路客运业的运营管理模式已从传统的“管理旅客”向“服务旅客”转变,强调个性化、人性化的旅客服务,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注重从细微之处体现对旅客的尊重和关怀。因此,除了把握好现有的这些特点之外,我们必须要对铁路旅客运输需求当前的最新特点进行相关的分析。

1.2.1 从时间角度对当前铁路旅客运输需求的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铁路客运一直呈现忙闲不均的特点。一是季节性波动明显。例如每年的春节左右,客流量远超平常,“春运”成为中国客运独有的特点,在此期间,经常会出现一票难求的景象。再例如每年的国庆假期也是旅客运输的一个高峰期;二是节假日特征明显。这也是世界各国铁路客运的相似特点,对于我国而言,“暑运”是历时最长,客运需求最集中的时期之一,期间大量的学生流和旅游流涌向铁路。

1.2.2 从客运产品角度对当前铁路旅客运输需求的分析

目前,虽然经历了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现代化程度和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相对落后的,城乡居民总体收入仍然水平不高。虽然近年来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交通运输的支出比例增长迅速,但是大部分旅客在选择客运产品时,价格仍是主要考虑因素,其次才是客运产品的种类。因此,我们看到,在短距离铁路旅客运输中,普通客车的硬座、高铁的二等座位仍然最受欢迎,而高铁一等席位和商务座位、普客的硬卧和软卧相对来说有些冷清。在中远途运输距离上,消费者更愿意选择相对便宜的硬卧和高铁二等座位。同理,随着运行距离越长,选择卧铺的消费者越多。因此旅客选择客运产品主要的依据还是各地经济发展情况及自身的出行习惯,旅客选择的客运产品各不相同。比如在京沪之间出行的旅客,目前而言选择京沪高铁的非常的多。

1.2.3 从运输距离角度对铁路旅客运输需求的分析

一般而言,传统观念认为道路运输可划分为短途、中途、长途三类。短途是指运输距离在200km以内的距离,中途通常是指运输距离在500km的范围,而长途指运输距离在800km以上。传统观念一直认为铁路旅客运输在中远途上具备很大的优势,但是前几年随着航空运输的大规模发展,在远途运输上铁路丧失很大的市场份额。近年来随着高铁的逐渐成网,这一市场份额有所恢复。那么在长距离运输上,随距离增加,旅客不仅对乘坐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也对餐饮、盥洗以及娱乐设施需求也较强烈;而短途旅客由于出行时间较短,大部分都会选择坐席,甚至只要能在理想时间内到达目的地没有坐席也会选择乘坐火车出行。由于出行时间较短,这些旅客通常不会在列车上用餐,对于环境要求也不算很高。

1.2.4 从客运运价管理模式角度对铁路旅客运输需求的分析

客运价格是影响铁路旅客运输需求的主要因素。从客运运价管理模式来看,我国铁路客运仍然基本为政府定价,铁路企业在运价上基本没有决策权。目前,我国铁路客运运价率平均在0.1元/人公里到0.4元/人公里之间,平均低于0.28元/人公里,整体水平较低,基本符合我国低收入水平人群比例较大的客观实际。但是由于管理模式为政府定价,运价比较固定,调节机制不灵活,在实际上反而对客运需求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2 基于铁路客运需求分析的铁路客运发展对策

随着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消费者的运输需求迅速转向多元化需求和个性化需求。原有体制相对僵化的铁路客运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虽然随着高铁客运专线的逐步成网及顺利运营,铁路旅客运输近几年的增长还算稳定,但是铁路旅客运输部门必须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通过对自身的运输产品组合进行重新的调整,市场策略进行重新布局,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1 继续提高现有铁路旅客运输产品质量

提高现有铁路旅客运输产品质量,就是指通过对于铁路旅客运营工作的优化,综合提高现有铁路旅客运输产品的总体质量。

①利用高铁客运专线逐步成网,运量增加的机遇,利用新增客运能力、迅速扩大客运市场份额。应抓住客运专线逐步成网的机遇,利用快捷、安全、舒适等铁路客运自身的技术优势,同时做好宣传工作,不断扩大铁路客运影响力,力争将新增和既有的出行客流大幅吸引到铁路客运上来。

②努力提高现有客运产品的质量。铁路自身的技术经济特征和多年来根据市场需要和国家政策的不断探索,铁路客运企业形成了现有的运输产品体系。这一体系在短期内是难以根本改变的,因此,要提高铁路客运产品的质量,必须根据现实情况操作,而不能另起炉灶。只有这样做,才能即巩固现有客运市场,增强铁路客运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同时实现未来客运市场份额的提升。

提高客运产品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继续提高客车旅行速度。对于既有线,要不断通过改善机车车辆性能,提高线路允许速度,优化列车运行图等提高既有线客车旅行速度,不断压缩旅客在途时间。对于运营中的高铁客专,要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逐步恢复原有的运营速度,比如原来京津城际、沪杭两条高铁的时速由350公里调整到300公里的政策应该视情况逐步取消,有些新建高铁应该提高运行速度标准,只有这样,铁路客运才能符合人群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运输需求。

二要不断提高旅客列车正点率。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出行的正点率越来越被旅客重视和关注。正点率是所有交通运输产品的重要指标,一旦你的正点率不能符合旅客需求,就会被认为你的服务质量不好。前几年屡屡发生的旅客打砸航空机场的事件就是此类事件的外在反应。因此,铁路客运部门应通过强化运输组织、优化调度指挥,努力使客车正点率符合出行旅客的需求。同时,还应该在晚点现象发生时,及时做好与旅客的沟通和解释工作,最大程度的消除晚点对于铁路客运质量的影响。

三是提高候车和乘车的舒适度。影响旅客出行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有人均占用面积、旅行时间、站车环境、运行平稳度和客运服务水平。不同职业和出行目的的旅客,对旅行舒适度的需求有所不同。因此提高舒适度的做法有很多种。比如首先,要在候车室和车厢内塑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其次,要尽量压缩旅行时间;第三,优化客运装备;第四,增加个性化服务等等。

2.2 不断增加客运产品的种类和数量

现代化企业的经营主导思想已从传统的产品管理、市场管理向客户管理、客户服务转变,现代企业均已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强调人性化的经营管理,注重对细节的把握,从细微之处体现对消费者的尊重和关怀。

以旅客为本,就要求铁路企业不断增加一些个性化的客运产品来满足消费者即旅客的个性化要求。比如在日本,进入站内的旅客可以根据车票的颜色,按照通道上相同颜色的指引到达所乘列车停靠的站台。反观我们国内的铁路客运站,有些车站指示非常不清楚,旅客经常会在车站迷路。

以旅客为本,就要继续增大现有客运产品的数量。铁路客运部门应该在运输能力供不应求的客运市场和新开辟的一些客运市场,及时投入一定的运输能力和增加产品数量,这对与满足客运市场需要有极大的帮助。比如春运期间,是铁路旅客运输产品供不应求的最主要时点,铁路客运部门就应该合理利用车底,优化机车交路,按照客流的流向和不同时点有针对性的加开临时客运班列,以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2.3 加强开发客运增值服务等外部产品

当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运营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点内容。作为铁路运输行业也是如此,目前而言,从铁路企业的经营管理到整个企业的生产组织,都离不开信息传递以及负载这些传递的信息技术。今后,铁路客运部门的很多信息除了为铁路企业内部的车、机、工、电、辆等部门的管理服务之外,还要面向社会提供一些客运增值服务,这不仅是铁路客运企业面向市场经营的需要,也是铁路企业具有市场潜力的渠道,还是提高铁路行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比如12306网站的设立,为铁路企业发挥综合信息优势,扩大铁路影响,提高铁路运输质量,争取更大的运输市场份额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今后,铁路客运部门应该抓住铁路发展的机遇,勇于开拓创新,走出丰富客运产品和客运服务的新路。

2.4 拓展现有铁路客运产品线的深度和广度

拓展现有客运产品线的深度,是指要根据在认真详细的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出铁路客运今后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在客运市场上的市场定位。作为铁路客运部门,不能只顾眼前而不考虑长远,在制定相应的计划、方针和政策时都把立足当前和考虑未来结合起来。拓展现有客运产品线广度就是指要延伸产品线。产品线延伸是指部分或全部的改变企业现有产品线的市场定位,即将企业的产品线延伸超出所有的范围。作为铁路客运产品而言,产品线向上延伸包括比如适当增加高等级列车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公务、商务和高收入人群的高层次需求;向下延伸是指比如适当增加既有线普通旅客列车,满足一些低收入旅客的运输需求,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的价格优势等等。

参 考 文 献

[1] 彭进.铁路客运组织[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2] 刘作义,赵瑜.运输市场营销学[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3] 朱晓宁.旅客运输心理学[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4] 赵岚.铁路运输市场营销[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5] 强丽霞,颜颖.国内外高速铁路旅客运输需求差异性分析[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6(9).

猜你喜欢

分析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