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篮球队发展策略初探

2016-07-09晏碧霞

考试周刊 2016年52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晏碧霞

摘 要: 本文就目前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篮球训练工作中存在的训练周期短、教练员水平有限、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重视不够、运动员不能很好地处理学习与训练的矛盾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建议,以期对提升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篮球队训练水平及运动队可持续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高职学生篮球 成绩波动 可持续发展

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决定:绝大部分学生在第五学期中段即须离校参加顶岗实习直至毕业时就业,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几乎等于为刚刚具备一定参赛条件的学生的竞赛生涯早早地画上句号,从而导致指导老师或教练员总是不停地播种希望却未必能等到秋收的喜悦。高职院校学生篮球队队员新老交替过快、青黄不接的矛盾一直都困扰运动队的持续发展,也是高职院校体育比赛中成绩波动较大的重要原因。另外,指导老师或教练员并不一定每年都能找到“适合播种的种子”,因而收获硕果就难上加难。

一、目前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篮球队训练工作存在的问题

1.训练周期短,影响训练质量。篮球是一项综合性运动项目,不仅包括集体的协调配合与个人独立的技术运用,而且是每个运动员自身条件、身体素质、思想作风及心理、生理状态等因素的综合体现。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训练出一支优秀的篮球队,需要很长时间。高职院校学生篮球队队员一般只能训练两年,要在这么短的周期内完成这一复杂的训练工作,难度很大。与此同时,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篮球队训练时间得不到充分保证,每周训练大约只有三五次,每次训练2至2.5小时,训练质量难以保障。

2.教练员水平有限。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篮球队的教练员基本由各校具有篮球专长的体育教师担任,他们一般都毕业于相关专业,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对于学生篮球队训练及发展、建设工作,某些教练员经验欠缺;他们日常主要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工作量较大,很难抽出太多时间和精力专门从事学生篮球训练方面的研究;开展学生篮球队训练工作时,他们大多是将以前大学时专选班教师上课的方式方法进行复制和再加工,甚至某些高职院校还存在非篮球专项的体育教师带领学生篮球队训练的情况。

3.运动员不能科学处理学习与训练的关系。篮球运动的技术运用、战术意识培养、攻防阵形演练、思想作风锻炼,都要通过集体完成。这就要求每次训练队员准时到场,认真参训。重庆市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通常都在晚间安排课程或晚自习,往往与运动队训练时间冲突,学生经常顾此失彼。个别队员经常缺席晚间训练,全队的训练任务无法很好地完成,训练质量必受影响,整体水平难以提高。

4.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特别是学生运动队发展、建设重视不够。重庆市一些高职院校领导对高校体育工作重视不够。体育教师带领学生运动队参加训练和比赛都没有折算相应的工作量,学生参加运动队训练没有相应补助,从而严重影响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

二、应对策略

1.优化运动队队员结构。今后招生时,学校可对在体育方面有一定特长的考生适当降低入学门槛或实行特招,在其入学后鼓励其发挥自身特长、积极参加相关竞赛、为学校争光。同时,给予参训学生相应补助;对于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可在奖学金评定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另外,在其毕业择业时,可将其优先向待遇及工作环境相对优越的用人单位推荐。由于高职院校运动队训练时间较短,遴选队员时更应倾向选择有一定基础且篮球意识较好、思维灵活、吃苦耐劳的队员,同时进一步发挥老队员的传帮带作用,增强运动队凝聚力。

2.加强高职院校篮球教练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教练员篮球教学、训练、管理水平,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篮球队训练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方面,教育部门要每年定期组织相关教师参加教练员培训,让他们及时了解当今国际、国内篮球运动的发展方向和最新的训练理论。另一方面,教练员应进一步加强与本地区、各省市教练员的业务联系,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帮助运动员科学处理学习与训练的关系。为了不影响队员白天的正常学习,学生篮球队训练只能安排在晚间进行,但重庆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通常都在晚间安排了课程或晚自习,晚间训练便难免与课程或晚自习冲突。为了让队员更好地完成配合性训练,学校应会同教务处及队员所在系共同研究、调整晚间训练及课程,安排晚间有课的队员提前或延后跟随其他班进行课程学习;参训学生可不参加晚自习。

4.学校领导应不断加强对体育工作的重视。高职院校领导应不断加强对体育工作的重视,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协调各项工作,在校内为学生篮球队训练及发展、建设创造有利条件,进一步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应积极支持和热情关怀教练员的日常训练和职业发展,足额保障学生篮球队训练、比赛经费和体育场馆、设施及器材等,建立对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奖惩机制,实现学生篮球队管理科学化。

有理由相信,在各方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下,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篮球队训练水平将不断提升,学生篮球队也将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希望之路。

参考文献:

[1]戴彬.高职院校篮球竞技水平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健康教育,2013(09).

[2]胡淇玮.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篮球队建设路径初探[J].体育时空,2013(11).

猜你喜欢

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视角下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建筑节能新材料应用探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