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2016-07-09刘光福

考试周刊 2016年52期
关键词:主体性兴趣英语教学

刘光福

摘 要: 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十分困难,因为学生普遍接触英语的时间较晚,也没有学习英语的氛围,导致学生在英语方面的成绩实在不佳。对这些问题,同行们的思考也多,我们认为可以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及融洽的课堂氛围方面着手构建农村中学英语课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兴趣 主体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正围绕“高效课堂”推行课改。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优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我们现在提倡“高效课堂”,其目的就是做到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即减轻教师教学负担,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目的。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因为兴趣是凡事成功的坚实基础,没有兴趣,做什么事都是很难成功的,学习一样如此。如果教师讲授的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或是学生根本不感兴趣的,或者教师讲授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太难,则都会导致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大打折扣,学生会产生厌学心理。教师需要调整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课前、课上、课后都要认真研究每一个学生,也就是要备好学生,课堂上更要多多关注学生,把学生吸引住了,这样才有利于强化教学效果。

一、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容量有限,为了追求高分数,教师只顾自己的任教学科,很少关注学生心理品质、思想道德的变化和发展,认为这是班主任的事情。与学生发生冲突时,常常往班主任那儿一推,让班主任教育处理。殊不知,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必须以师生相互认知和了解为基础,了解和认识学生是教师施教的前提,已有的事实表明,对学生了如指掌,是教师施教成功、与学生和谐相处的基本条件之一。

学生与教师关系的融洽与和睦,是学生愉快而高效学生的催化剂。这点不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教育学的课本中,都是不容忽视的一条重要理论。很长时间以来,我自己也自认为对它有了充分认识,并且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可以做到。但直到一堂课后,才让自己真正在实践中理解到“融洽”。那次教学任务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一般疑问句的问法及相应的回答,在一般疑问句中确认物主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可能是因为有其他老师在的原因,班里的学生有点紧张。在练习过程中多次把“his”和“her”说错,以及说出“Is this my pen?”这样比较缺乏语言逻辑的句子。面对这些问题,我用平时与学生交流时带有调侃意味的口吻开一些自认为无伤大雅的小玩笑。但是,与以往不同,学生并没有笑,而且在我的频繁纠错后犯了相同的错误。当时我只是单纯地认为自己对这方面的内容强调得还够而已,但经过下课后听课老师们的点拨才发现问题何在。

二、多形式的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促进学生探究知识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兴趣尤为重要。有了兴趣,才能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保持高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兴趣,必须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新课程就明确主张通过唱歌、游戏、表演、竞赛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歌谣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三年级教学英语数字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英语儿歌“Ten Little Indian Boys”进行教学。这个歌曲不仅可以让学生容易掌握英语数字,还能通过改编歌曲以求练习新的语言知识。比如可以把“Indian Boys”改成其他新词汇。这样,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已学的知识引出新知识,使枯燥烦闷的语言学习变得轻松、简单,愉快。

三、培养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主体性

课堂教学必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理应重视学生发展的主动性、主体性、差异性。但各省市借读生的大量涌入,本地民办学校的扩招,公办中学生源呈现出不稳定趋势,不同学生学习能力差异明显;学生个体发展呈现出不均衡性,学生学习习惯参差不齐,各科发展极不平衡,心理各不相同,种种因素导致学生差异性增大。农村中学的学生英语学习起步晚,基础不好。作为初一年级的英语教师,我们尤其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比如有的学生小学学了一点英语,有的没有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首先要做好小学到初一的英语学科的衔接与过渡教学,了解学生学过什么,现在要学什么,怎么学习。衔接过渡的工作做好了,才能顺利进行以后的教学工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因为学习必须是学生个体内化的一个过程,如果教师讲授的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或是学生根本不感兴趣的,或者教师讲授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太难,就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这时教师就必须调整自己的教法去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比如在新教材Go For It八年级(下)Unit 9中,要求学生谈论过去的一些生活体验,其中就有 Disneyland, roller coaster等,农村的孩子对这些一无所知,所以就不能照本宣科,必须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有效地调整教学内容。如果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行我素,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逐渐失去,最后在不懂的基础上不断地重复,从而厌学、弃学。所以教师在课前课后要研究学生,课堂上更要关注学生,这样才能强化教学效果。

四、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保持兴趣

英语教学中比较注重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教师发挥本身的主导作用,恰当地运用游戏、歌曲、儿歌、表演等形式,为学生创设一定的语境,充分调节课堂气氛,将课堂中枯燥的语言知识灌输转变为喜闻乐见的语言实践活动,变单调的听讲为有趣、活泼的小小英语沙龙,往往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我们在活动的同时不可忽视活动的有效性,活动形式要与教学内容相关,要为教学目标服务,千万不可为了活跃气氛而随意引用毫无意义的活动。活动设计要活而有序,要具有可操作性,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既要考虑活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又要考虑其有序性。课堂活动不仅要富于变化,难度适中,而且要连贯、紧凑和循序渐进,尽量真实,体现开放性。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并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一根.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中学),2012(04).

猜你喜欢

主体性兴趣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独辟蹊径,语文课堂要凸显学生“主体性”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