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2016-07-09刘实

考试周刊 2016年52期
关键词:兴趣培养语文素养小学语文

刘实

摘 要: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提高学生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在九年义务教育这个阶段的语文课程中,教师要做的是使学生获得最基本的语文素养。小学课堂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开始和主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年龄小,阅历浅,语文素养普遍不高,针对这个现状,教师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采取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语文素养 兴趣培养

语文素养是语文课堂应当培养的一种重要能力,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最应该掌握的。然而语文教学一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推崇能力中心论,只重视对能力的培养,而忽略语文本身是一项语言技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会使他们的语文能力相应上升,只针对语文能力的训练虽然短期内好像有成效,却达不到语文应有的厚积薄发效果。小学阶段是给学生打下兴趣基础的最好时机,如果学生在这个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便可以此作为基础使语文素养不断提升。给学生打下兴趣基础无疑有两条路径:课上对课文的学习和体会及课下大量阅读积累。

一、在课前预习中让学生了解相应扩展资料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而课堂上对课文的掌握离不开课前预习。一节语文课是否能成功,首先应该从学生的课前预习程度入手。在课前布置学生对学习相关内容进行搜寻和整理,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在正式学习课程学习之前进行相应的课外扩展阅读,通过阅读和搜集认知文章的时代背景。如讲授人教版第十一册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体会作者对自己伯父的崇敬和怀念之情,预习时笔者让学生分成不同小组,通过查阅课外读物、上网搜集资料等方式,分别查询鲁迅先生的不同资料,然后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分享。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学习,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和事迹,同时对时代背景有了认知和自己的思考。通过资料搜集,就鲁迅先生的鼻子为什么是扁的,学生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体会到鲁迅先生对“黑洞洞的现实”的愤懑之情。

学生在课前的信息搜集中得到大量能补充课文内容的资料,通过彼此间的分享交流,对课文描写的背景环境有充分的认识,从感情上产生了类似的感受,怀着这样的心情再到课堂上体会文章包含的作者情感,为深刻了解课文打下很好的基础。

二、行课中注意对学生的思考模式进行引导

经历课前大量资料搜集和补充后,学生对课文内容已经有了初步认知和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开课能给学生带来最大的收益,通过一系列值得思考和分析的问题,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通过一篇课文的学习举一反三,学会精读优秀文章的精读。

依旧以人教版第十一册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为例,除了同学生一起思考课后题目,除按照要求让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内容外,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思考,笔者还准备了如下问题:

“在北师大版的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第三自然段‘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这句话的描写是‘这两本书我现在还保存着,可是伯父已经死去九年了。这两种叙事手段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哪一种描述手法更好?为什么?”

这样一个问题可以引发学生对课文写作手法的进一步思考,经过笔者和学生的认真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第二种叙事模式更富有感情,更突出作者对伯父鲁迅先生的思念之情。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一方面注意到微小语句中包含的不同意蕴,另一方面使学生阅读课本和书籍时进行自己的思考,而不是完全接纳书本上所写的事物。只有在阅读时拥有自己的思考,才能提升语文素养。

三、通过大量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知识面

虽然课堂上选取的课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精品阅读文章,然而课本受到页数限制,最多只有几十篇。而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只有大量阅读才能积累起足够的资源。所以课堂上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文学和阅读的喜爱,并由此自愿自发地进行课外阅读。

在初期学生还没有养成阅读习惯时,教师可以通过许多方式引导学生,如在笔者所带的班级中,为了让学生养成更好的阅读习惯,笔者布置给所有学生的作业就是每周至少读一本你最感兴趣的小说或书籍,然后将自己的感悟写好当做周末作业上交。因为并不限制阅读书籍类型,学生可以放心大胆地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所以学生对交作业的热情很高,交上来的作业内容丰富,有的阅读童话书籍,有的阅读比较浅显的历史或军事类书籍,甚至有学生阅读动物科普书籍。

收齐作业后笔者会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在班里分享,让学生有机会跟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爱好,寻找有共同爱好的朋友。在这样一周一次的阅读作业中,学生逐渐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方向,而在和其他学生的交流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虽然短时间内这样做并无法看出成效,可阅读给语文带来的益处是通过日积月累体现出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语文素养会逐渐提升。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实践当中应当将重点放在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和水平等方面。只有学生自己学会阅读,爱上阅读,在阅读中注重思考,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水平。不图快,不追求一时的成绩效益,而是稳扎稳打,指导学生扎扎实实地行进在语文学习道路上,走好学习语文的每一步,让学生拥有更坚实丰富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堂应该达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蔡颜.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No.28708:194-195.

[2]庞凤琴.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6年2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6:1.

猜你喜欢

兴趣培养语文素养小学语文
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