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爱点燃希望

2016-07-09吴存明

湖北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老苏内心教室

●吴存明



以爱点燃希望

●吴存明

亲近自然,学会观察

一本好书,如一杯清茶,茶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台湾苏明进老师的《希望教室》这本书,没有华丽的辞藻,甚至连“序言”“前言”“后记”都没有,但读后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宛如一道璀璨的星光划过沉寂的夜空。

苏老师以博客形式记录了他在生活和工作中的点滴心得体会:如何与学生、家长平等对话;如何以生动有趣的游戏和活动,自然而然地教会孩子们36种能力与品格的过程。一个个成长的小故事,浅显易懂,看后就想在自己的学生中试一试。一个个故事也说明了教育在教室里,在大自然中,在对人的真心关怀里,在情感的渲泻中……他用爱诠释了什么是教育。

教师应有大爱。苏老师知道学生的培养重点在品行,他让学生学会有礼貌、学会与他人沟通、学会诚实、学会体贴父母、学会尊重生命。休息时间,他会带着学生一起去旅行,并帮助后进生查漏补缺。他尊重孩子们的内心真实体验,能够与孩子们像朋友一样相处,孩子们也都亲切地称他为“老苏”,甚至进教室时,学生会抢着给“老苏”换拖鞋,学生常常对他说:“老苏,我爱你!”

教师应有大智慧。苏老师认为,学生品行的形成重在内心的体验和感受。为了让孩子们懂得感恩,他让孩子在腹部背上重重的书包,撑上一整天,模仿母亲怀胎十月的辛苦;为了让孩子贴近父母,他让孩子回家为妈妈洗脚,并且先让孩子们在学校和同学练习如何洗脚;为了让孩子增强对残疾人的同情心,他让孩子们将对方的双手绑在身后进行写字、画画;为了让孩子积累生活经验,他带着孩子自助旅行,由他们自行规划地点和路线;为了让孩子学会尊重生命,他让孩子去驯养椿象、为流浪狗找幸福……所有的活动,苏老师都注重让孩子在活动中去感受、去体验,去唤起孩子内心的爱。

教师应用心工作。学生的成长点滴都在苏老师的眼里,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活动,他都不忘用他手中的相机为孩子们留下生活中最真实的瞬间。孩子们内心的每一点变化,他都了如指掌,他坚持让学生在“家族联络簿”上写下自己内心的感受,并及时查看,哪怕是一句话。他能细微捕捉到孩子的变化,并将之转化为教育契机,驯养椿象即是如此。学生十分害怕椿象,甚至要踩死它,但苏老师却以此为契机,让孩子明白每种生命都有它存在的价值,要学会尊重生命,学会与大自然共存。

教育是轻松的、明快的、幽默的、睿智的,当教育成为了爱,成为了希望,那就会变得非常简单。《希望教室》告诉我们,教师要用宁静的心态、从容的心情和积极的状态来守望教育生活。

(作者单位: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徐世兵)

猜你喜欢

老苏内心教室
“313”教室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老苏(散文节选)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原来占据你内心的不是我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不开车的在编司机
老苏的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