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原河网地区中小河道生态护岸研究

2016-07-06李红艳上海友为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上海200333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6年1期
关键词:石笼河网护岸

李红艳(上海友为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上海200333)



平原河网地区中小河道生态护岸研究

李红艳
(上海友为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上海200333)

通过工程设计经验总结,结合调查研究和现场试验,分析了传统护岸与生态护岸之间的区别,汇总了平原河网地区中小河道常用的生态护岸形式及其适用范围,提出了各类生态护岸的布置原则与设计要点,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平原河网地区;中小河道;生态护岸

DOI:10.3969 /j.issn.1672-2469.2016.01.025

我国传统的河道护岸形式多为河岸衬砌硬化、修筑防洪堤岸并实施硬化护坡,此类方式的缺陷较多,对河道生态环境、人类生活环境和自然景观的影响较大,与当前我国提出的水生态文明理念不适应。在我国平原河网地区,中小河道纵横交错,河道沿线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源较多,河道水质大多较差。基于此,在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下,平原河网地区各地正在大力推进生态河道、生态护岸的建设。但生态护岸是一种新兴的护岸形式,近年来虽有很多科研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为此,本文通过大量的工程设计经验总结,结合调查研究和试验分析,汇总了平原河网地区10种中小河道常用的生态护岸形式及其适用范围,旨在为平原河网区中小河道生态护岸建设提供参考。

1 生态护岸的定义与作用

生态护岸是指为恢复河道滩岸边坡的生态系统,防止坡面水土流失,利用植物或者植物与土木工程相结合,对河道坡面进行防护的一种河道护坡形式。它集防洪效应、生态效应、景观效应和自净效应于一体,除防止河岸坍方之外,还能使河水与土壤相互渗透,增强河道自净能力,并有一定自然景观效果。生态护岸与传统护岸的主要特征区别如表1所示。

表1 生态护岸与传统护岸的区别

2 平原河网区中小河道常用生态护岸形式

按护岸材料类型,生态护岸可分为自然型生态护岸和人工型生态护岸。根据调查,结合实际设计经验和试验分析,在平原河网区中小河道治理中,常用的自然型生态护岸主要有植物护岸、抛石护岸;人工型生态护岸主要有石笼护岸、半干砌石护岸、生态袋护岸、土工材料护岸、复合生物垫层护岸、开孔式混凝土砌块、生态混凝土、植草砖等,具体分类及使用范围如下。

(1)植物护岸

主要是在岸坡栽植植被,通过植被根系的力学效应和水文效应来固土保土,防止水土流失,满足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植物护岸的坡度一般不宜大于1∶2.5,且不宜应用到长期浸泡在水下、行洪流速超过1m/s的迎水坡面和防洪重点河段。为了增加护岸的抗冲刷能力,在自然植物的基础上发展了活体枝条捆或活体木桩(柳枝为主)等新型的植物护岸形式,用枝条进行土体固定,可以运用在坡度小于1∶2~1∶1.5的边坡。

(2)抛石护岸

在传统抛石护岸技术基础上,在抛石缝体中填置土体,扦插植物活枝条或木桩,并结合撒播草种等植物措施。为保持坡岸稳定,在坡度1∶2.5及更缓时使用。

(3)石笼护岸

石笼护岸分为两类,分别为石笼格网护垫和石笼格网挡墙。石笼格网护垫采用厚度为0.15~0.30cm的网箱结构,内填石块;石笼格网挡墙是由厚度为0.5~1.0m的钢丝格网网箱叠砌而成的挡土墙结构,用于代替浆砌石及混凝土成为河流护岸挡墙。填充石块时,常水位以上结构在孔隙间人工铺设土层,土体内插种活植物条,表面撒播草籽。石笼护岸一般用于流速不大于4m/s的河道。

(4)半干砌石护岸

对于既要能抵抗急流冲击,又要求与自然河岸相近的较大河流,可采用混凝土格加固卵石下部的半干砌石护岸。同时在半干砌石护岸前部设置供鱼类和水生植物生长的石堆,卵石上铺设一层种植土,其上扦插柳枝,栽植灌草。

(5)生态袋护岸

用聚丙烯(PP)或者聚酯纤维(PET)为原材料制成双面熨烫针刺无纺布加工而成的袋子,装土在岸坡上呈阶梯状排列(土体包括草种、碎石、腐殖土等材料),用于岸坡防护。生态袋表皮亦可通过混播、插播、铺草皮及喷播等方法实现植物生长。一般用于流速不大于2m/s的河道。

(6)土工材料护岸

分为土工网垫、土工格栅等多种形式。土工网垫主要是由聚丙烯等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网垫和种植土、草籽等组成;土工格栅是由聚乙烯片材经高强度焊接而制成的一种三维网格结构,置于岸坡土体中,并在格栅中放置种植土、草籽等,用于岸坡防护。适用于坡度较缓,流速不大的河道。

(7)复合生物垫层护岸

用可降解的椰壳纤维、棕榈纤维、稻草、芦苇等天然纤维制成的天然材料织物,结合植被一起应用于河道岸坡防护。适用条件同土工材料。

(8)开孔式混凝土砌块护岸

在保证护坡功能的前提下,对混凝土砌块适当开孔,孔内放置碎石、腐殖土、植物种子等,或同时扦插枝条或播草籽,实现护坡与绿化。在河道流速不大于3m/s,且坡比在1∶2及更缓时使用。

(9)生态混凝土块护岸

利用混凝土预制件构成的各类孔状结构,堆于岸边,在孔状结构内铺植腐殖土,栽植植物等。适用于流速不大于3m/s的河道。

(10)植草砖护岸

由水泥和粗骨料胶结而成的无砂大孔隙混凝土制成的砖状体,堆叠于岸坡,并在块体孔隙中充填腐殖土、种子、缓释肥料和保水剂等混合材料,实现坡岸防护与植被绿化。适用于流速不大于4m/s的河道。

各类护岸材料的适用性统计见表2。

3 生态护岸布置原则与设计要点

3.1 生态护岸布置原则

3.1.1 护岸形式选择

护岸选型要结合河道的形态和功能布设,兼顾用地限制、城镇规划、防洪规划、生态景观等,突出主要影响因素,适当兼顾其它因素综合考虑;对于较长河道,宜考虑多种形式护岸交替布置,在水动力作用较为强烈的弯道顶冲部位,可采用抗冲性较强的人工型护岸,而对于顺直河段,尽量采用生态性较好护岸;对水上部位采用生态型护岸,而对于水下护脚,则采用非生态型护岸措施;生态护岸选型、选材中要考虑护岸的全寿命使用成本,减少护岸营运期的维护工作量;护岸的选型或用材宜与周围人文环境、建筑风格以及城镇规划相协调,能够较为融洽地融入周边环境中;对于工程数量较大的护岸,选型中要尽可能考虑护岸的工程造价。

3.1.2 护岸材料选择

生态护岸材料要保证其结构的安全、稳定和耐久性等相关要求,材料本身不会引起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能较好的为河道生境的连续性提供基础条件;护岸构筑材料首选当地供应充足、价格适宜、环境融合性较好的天然材料,以便施工。

3.2 生态护岸设计要点

3.2.1 前期调查

在生态护岸设计过程中,首先应提出几种设计方案进行比选,在确定设计方案后应对工程区进行调查,以确定生态护岸技术是否适用。调查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河道水文条件、岸坡土体的物理和力学性质、现场可用或容易取得的施工材料等。

表2 护岸材料适用性统计表

3.2.2 植物种类选择

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对项目的成功实施非常必要。采用天然材料护岸时,特别是通过植被措施护岸时,所选物种应对当地的气候水文条件有较好的适应能力;为提高植物的抗逆作用和景观效果,应混合选用多种植物;应优先考虑采用当地的原有物种,尽量避免引入外来物种,以减少可能存在的不可控因素;对污染严重的河段,优先考虑对N、P等营养物质有较强去除能力的植物种。同时,对于城镇景观工程河段,也可以按照园林设计思路,适当种植一些观赏植物和花草。

3.2.3 土体压实控制

从植物生长的角度分析,压实度过高会阻碍植物根系的发育,影响植物生长,影响护岸的生态效果。根据研究,土体压实度介于80%~85%时,基本能满足岸坡稳定性和植物生长发育的双重要求。因此在河道岸坡比较缓,能满足整体抗滑稳定要求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比较低的设计压实度,使表层土的沉降不要过大或避免表面侵蚀,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发育。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对深层土体进行良好的压实,使土体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以满足整体抗滑稳定要求,而对表层土则通过植被措施进行土壤侵蚀防护。

3.2.4 反滤层设计

对于生态护岸结构,一般具有较大的孔隙率和较强的透水性,如将这些结构直接作用于土坡,在水流和波浪的淘刷作用下,其下面的土层在植被完全发育之前将会受到严重侵蚀,可能导致防护结构丧失稳定性。因此,在这些防护结构下面设置反滤层是十分必要的,对于生态护岸结构,一般使用土工织物反滤层。反滤层结构一般应遵循保土性、透水性、防堵性和强度准则。

除此之外,与传统提防、护岸设计类似,在生态护岸设计中还应对护岸的抗冲、抗侵蚀、抗滑稳定性进行分析,以确保工程安全。

4 结语

随着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平原河网区中小河道生态治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据统计,仅上海市一地,“十二五”期间就已完成130km中小河道生态治理试点工程,同时还规划在“十三五”期间再推进500km中小河道生态治理与生态护岸建设。

本文归纳汇总了平原河网区中小河道常用生态护岸形式、适用范围、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点,以期为广大设计施工人员提供参考。但平原河网区中小河道生态护岸理论和设计体系尚不成熟,许多地方需进一步研究、探讨和完善。

[1]李丽敏,蔡洪杰,王爱丽.关于河道生态护岸技术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2):214.

[2]熊治平,张生鹏.河道生态护岸设计中的几个问题[A].中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专刊[C],2009:26-28.

[3]孙鹏,王志芳.遵从自然过程的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J].城市规划,2000,24(09):19-22.

[4]王新军,罗继润.城市河道综合整治中生态护岸建设初探[J].复旦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5(01):121-123.

[5]梁开明,章家恩,赵本良,等.河流生态护岸研究进展综述[J].热带地理,2014,34(01):116-122.

[6]袁也.城市河道整治中的生态护岸营造[J].中国园艺文摘,2014(05):95-96.

[7]刘黎明,邱卫民,许文年,等.传统护坡与生态护坡比较与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9(06):528-532.

[8]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河道生态治理设计指南(试行)[Z].2013.

[9]董哲仁,孙东亚.生态水利工程原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10]高志强,周晓宏,张引,等.农村小型河道生态护岸技术建设实践与探索[J].热带地理,2014,34(01):116-122.

TV861

B

1672-2469(2016)01-0076-04

2015-07-31

李红艳(1983年—),女,工程师。

猜你喜欢

石笼河网护岸
外海深水钢丝石笼高效、高精度安装研究与应用
电焊石笼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生态护岸技术在深圳防洪治理中的应用
昆山市平原河网地区活水畅流工程方案设计和效果
基于DEM数据与GIS技术方法的水文信息提取研究
——以莲花县为例
基于PSR模型的上海地区河网脆弱性探讨
浅谈在河道整治工程中石笼的应用
联锁式生态护坡砖在河道护岸工程中的应用
格宾石笼在普兰县斜尔瓦防洪工程中的应用
湖北河网地区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