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16-07-05王康洁李立符琦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3期
关键词:尤瑞克林依达拉奉急性脑梗死

王康洁 李立 符琦

【摘要】 目的 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25例。对照组应用依达拉奉治疗, 实验组应用尤瑞克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 且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尤瑞克林进行治疗, 临床效果显著, 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 依达拉奉;尤瑞克林;急性脑梗死;生活活动能力;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3.102

在临床中, 急性脑梗死属于常见的卒中类型, 急性脑梗死的复发率、死亡率以及致残率都比较高。在我国急性脑梗死的复发率已经达到11.2%[1], 尤瑞克林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药物, 能够有效扩张脑血管, 将高血管区域血液的循环情况进行改善, 将梗死脑组织血液再灌注提升, 与此同时, 对血液进行稀释, 有效防止缺血脑组织的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2]。本研究选取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象, 观察尤瑞克林的临床治疗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9月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 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将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25例。对照组男15例, 女10例, 平均年龄(57.53±7.32)岁;实验组男13例, 女12例, 平均年龄(56.32±7.54)岁。排除严重肺病、心脏病、肝病、肾病和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 包括脱水治疗、吸氧治疗、降压治疗、康复训练、脑保护、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对照组患者应用依达拉奉静脉滴注, 15 mg/次, 2次/d。实验组患者应用尤瑞克林0.15PNA单位进行治疗, 与100 ml生理盐水进行混合静脉滴注, 控制滴速, 滴速为1 ml/min, 1次/d, 连续治疗2周。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分析和比较。对患者实施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评分减少>90%为痊愈;评分减少>45%为有效;评分减少>18%为进步;评分减少≤18%为无效。总有效率=

(痊愈+有效+进步)/总例数×100%。通过Barthel指数评分对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 在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对患者实施Barthel指数评分, 患者得分越高, 则说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强。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 实验组为92.0%。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 2 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

和治疗后3个月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的重要诱因主要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等机体病变所引起的血管狭窄与闭塞, 如果没有及时对病情加以控制, 则有可能引发局部缺血或缺氧进而形成梗死。此种疾病属于中老年的常见病, 其致残率和致死率都较高, 应给予积极的预防与治疗。在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过程中, 依达拉奉和尤瑞克林均是十分常用的药物。依达拉奉能够有效抑制脑梗死周围的局部血流减少, 进而迅速提升脑中的N-乙酰门冬氨酸水平, 将氧自由基清除, 进而抑制脑细胞、神经细胞、血管内细胞由于氧化而导致的操作[3]。尤瑞克林是一种组织型激肽原酶, 是国内研发出的对抗脑梗死的新药之一。在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过程中, 应用尤瑞克林, 可以有效扩张缺血部位细小动脉, 进而有效改善梗死灶内的供血情况。此外, 相关研究表示[4], 尤瑞克林可以改善患者脑微循环, 将缺血区脑组织血流量有效提升, 并且不会对正常区域动脉产生影响, 因此, 在急性脑梗死治疗的过程中, 应用尤瑞克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

本研究通过选取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象, 通过为不同组的患者运用不同的药物, 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本研究结果表明, 应用尤瑞克林治疗的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并且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 在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尤瑞克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并且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朱立华, 刘琳, 魏丽萍, 等.阿托伐他汀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及对内皮素、炎性因子的影响.中国基层医药, 2015(16):2407-2409, 2410.

[2] 黄春巧, 何瑛, 王爱菊, 等.尤瑞克林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中国基层医药, 2015(12):1853-1855.

[3] 于丽君, 邱学荣, 强家奇, 等.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疑难病杂志, 2015(4): 346-348, 352.

[4] 闫海清, 张平, 李晶, 等.尤瑞克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CRP与尿酸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西部医学, 2014, 26(6):695-697, 700.

[收稿日期:2016-01-04]

猜你喜欢

尤瑞克林依达拉奉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对短暂性脑缺血的干预效果观察
浅析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
尤瑞克林对分水岭脑梗死近期预后的影响
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近期临床效果初步评定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