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院校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2016-07-05史伟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实验室医学实验教学

【摘要】医学专业学生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操能力,实验室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阵地,它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主要场所,也是检验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托。本文以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为例,结合学院医学专业实验室现状,探寻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字】高职院校 医学专业 实验室 建设与管理

近年来,社会对医学专业学生需求量较大,但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既要理论知识好,也要实践操作能力强。实验是检验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动手实操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抓手。重视实验教学,必然要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那么如何搞好实验室建设,如何对实验室进行管理?这些问题就值得我们每一位实验室管理人员去思考,去探究。

一、高职院校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现状

近年来, 各医学高职院校十分重视实验室的建设,他们多渠道融资并投入大量经费修建实验室, 不断更新添置实验设备,使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有了较大地发展。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于2011年设立医学类二级学院——康复与护理学院,现有5710名医学专业在校学生,设有实验室53间,面积约为5192平方米,学院拥有1000多万元的先进教学仪器和设备。近年来,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康复与护理学院发展迅速,实验室也在不停地扩建,具体见表1。

目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医学实验条件基本上能完成实验教学任务,能为学生提供较好地技能锻炼场所。2014年6月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医学实验实训基地被云南省教育厅立项为省级示范基地,接待了省内外兄弟院校和多个国家外宾的参观访问。学院还承办了省市各级技能大赛,成立了校内康复门诊,并利用实验室资源,在专职教师的带领下服务广大师生。当然,我院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仍有提升的空间。为了汲取经验,共同促进医学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笔者参观了许多医学高职院校实验室,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各院校之间有一些先进的做法,但同时也显现出一些共性问题。

二、高职院校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室需要不断扩建以满足教学需求

目前,国家政策有利于职业技术院校发展,对高中复读学生进行限制,且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良好,各高职院校又在打造各自的特色品牌,大多数医学高职院校招生人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也不例外,具体详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我院医学专业学生人数在逐年增加,必然要求大力建设实验室,不断添置实验设备,然则实验室的建设和实验设备的采购往往要经过一些繁杂的审批手续,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目前,在实验教学方面,我院只能见缝插针式地安排使用实验室。许多实验课程被安排到晚上22:00以后进行,甚至出现一些实验室周末乃至节假日都排满了实验课程,随着在校生人数的不断增加,现有实验室资源将不能满足实验教学需求,需要扩大实验室建设规模,加强实验室管理才能满足实验教学需求。

(二)实验室布局混乱,管理不到位

首先,大多数医学高职院校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缺乏长远规划,实验室扩建迫在眉睫了则看那里有空教室就改建为所需实验室,这种做法会导致实验室布局混乱,同类实验室分散,不利于管理,从表1可以看出,笔者所在学院的医学实验室覆盖几栋教学楼,相同类型实验室也没有分布在同一楼层。其次,和一些医学高职院校一样,在实验室建设方面仍然沿用课程——实验室的设计理念,致使许多交叉学科的医学实验室存在设备资源没有做到共享而重复建设实验室的情况,实验室成本也自然增加。再者,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到位,一些仪器设备只能作为摆设,没有发挥其功效,造成设备资源的浪费,而有的院校资产管理又太过于追求成本最低化,采购的设备及物资质量较差,或是采购环节时间过长,比如笔者所在院校,采购物资必须提前一两个月进入资产购置申报流程,不然一个学期过去了,需要的物资可能还没到位。这些制约着医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不利于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实验室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据笔者调查了解,大多高职院校医学实验室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匮乏。一是管理和实验人员中存在职称和年龄结构不合理,有一些院校管理层认为实验员岗位是人人都可以胜任的,各部门淘汰的人才乃至社会闲散人员通过关系都可以从事实验工作,这种理念使得实验室工作开展困难;二是专职实验人员数量不足,实验专职技术人员严重匮乏,往往由各教研室安排科任老师兼职实验室管理,然则“双师型”人才极少,大多有繁重的教学任务,不能全身心投入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三是医学实验室人才队伍的建设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与大多医学高职院校一样,笔者所在院校,没有成立实验室管理中心,实验员选拔不够严格,往往从应届专科生中选拔,且未能对实验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和管理。

三、高职院校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考和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 配足实验设备,满足实验教学需求

随着各高职院校医学专业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实验教学的需求也愈来愈大,各医学高职院校应当加大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入,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划拨实验室建设专项经费,进行实

作者简介:史伟,男,1978年2月,籍贯:云南昆明职称:助理实验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医学

验室标准化达标建设。按需配足实验室所需要的易损易耗器材及药。并对实验设备和仪器进行剔旧更新,跟随科技发展脚步,添置一些先进的实验教学设备和仪器。假如资金不能做到一步到位, 则需要考虑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迫切性,优先购置迫切需要的设备,分阶段、有计划地进行实验室设备、仪器、耗材的采购。保障实验教学正常运转。多渠道籌措经费,真正提升医学实验室的硬实力。

(二)合理规划实验室布局,充分发挥实验室功效

首先,医学实验室建设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符合实际。在建造实验室前,要先做调研,并结合各高职院校当前医学各专业学生人数及未来招生规模,对实验需求进行分析,对相应实验室应当配备些什么样的设备也应当进行了解,并结合楼道排水机构图进行合理规划,比如将生理、化学实验室建造在低楼层利于实验废弃物处理,将中医药材实验室设置在高楼层利于防潮等。其次对实验室进行归并,集中规划。由实验专家论证,剔除一些不常用或者不用的项目、淘汰一批仪器从而制定合理的实验室建设方案。

其次,整合资源、共享实验设备,充分发挥实验室功效。实验室管理中心应该做好各教研室协调管理工作,避免重复性购置,造成仪器闲置。一是仪器设备的综合利用。实验室管理中心应当根据学科的相应特点进行调整,比如:病理和组胚实验室合并,生理和药理合并等。这样既能够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又提高了实验教学效率;二是对实验课教学的时间合理安排。多门学科使用同一实验室的可以考虑分单双周进行排课。这样既不相互干扰,还能共享空间和资源,避免了实验室闲置,让实验室充分高效地得以使用。

(三)配备管理人才,强化实验技术人员业务技能水平

实验人才队伍建设对于实验室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学高职院校应多途径吸纳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技术人才,并定期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1)转变人才观念,重视人才机制。实验人员岗位不是人人都可以胜任的,高职院校应该转变观念重视实验人才选拔,拒绝关系户、拒绝淘汰户,不能把实验室当成各部门关系户和淘汰人员的保护伞。而是应当重视人才机制,坚持“引、聘、送、领、训”五字方针。引进高学历或高职称人才;聘请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送青年教师去知名院校进修或培训学习;“领”就是在实验人才队伍中形成“传帮带”制度,让有经验的带领刚入职的员工;“训”即规定教师每年要到医院对口进行专业实训,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2)建立激励机制,留住实验室相关人才。各高职院校应采取激励机制,留住人才。与尊重教学教师一样尊重实验人员,为他们建立职称晋升、业务培训、激励奖励等渠道。只有让实验人员在待遇上找到认同感、发展上找到方向感,才能留住他们,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3)定岗定编,建立考核机制。根据发展及实验室的实际需求,对实验技术人员进行定岗定编,并成立实验室管理中心机构,设主任一名统抓整个实验中心的工作。每类实验室设组长1名,比如护理实验室、解剖实训室各1名组长,组长分管某一类实验室的管理。各组根据岗位聘用相应人才,最好呈现“老、中、青”三结合的梯队态势。定岗后将岗位职责落实到责任人,并建立考核制度,对实驗技术人员进行月考核、年终考核等,分优秀、合称职、不称职三个级别,推行末位淘汰制。

(4)提高实验技术人科研能力,增加实验技术人员自信。实验室工作人员有得天独厚的科研工作条件,医学高职院校应要求实验技术人员投身科研,将平时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不断摸索实验方法,形成科研成果,并把科研引入到实验教学中,从而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强实验技术人员的自我认同感。

(四)建章立制,完善医学实验室管理体系

高职院校医学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除了具备硬实力,还要具有软实力,二者兼备才能真正发挥实验室的效益和作用。所谓实验室软实力,指的是实验室制度建设、实验室教师及技术人员素质、科研成果、实验室文化等,而实验室制度建设是实验室软实力的核心。各高职医学院校应当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让实验室工作开展有序可循,有制可依。包括笔者前面提到的“人才机制、岗位定编、考核制度”等,安全管理制度也应当纳入进来,重视“防潮、防火、防盗、防毒”。总之,要根据制度需求建章立制,并对已有制度进行完善。

当今,创新是时代的强音,医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也应当与时俱进,提倡改革创新,推行开放式管理制度、人性化管理制度,为学生提供科研创新的条件,从而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真正践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服务理念,全方位、多角度地形成具有各高职院校特点的医学实验室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宋晓光.高职院校医学实验室建设及管理若干问题和建议[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2)

[2]陈立峰,冯靖袆,胡亮.浅谈中心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2)

[3]严金华.医院实验室建设几点思考[J].当代医学,2009,(34):39-40.

猜你喜欢

实验室医学实验教学
医学的进步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