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汽车专业理实一体化课堂的思考

2016-07-05吴国强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汽车专业中职

吴国强

【摘要】本文围绕着中职汽车专业理实一体化课堂展开讨论,首先介绍了传统汽车专业教学的现状,随后分析了构建中职汽车专业理实一体化课堂的重要性,最后阐述了进行中职汽车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需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中职 汽车专业 理实一体化课堂

汽车专业是中职学校中的热门专业,许多学生都想进入这一专业进行学习,但其实际教学效果却存在着差异。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得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一、传统汽车专业教学的现状

在中职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都不太好,不具有很强的抽象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加大教学力度,但学生的理解与掌握都不尽如人意。在汽车专业的理论知识方面,学生理解不了理论知识的内容,只能选择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学习中具有强烈的厌学情绪,其学习目的只是为了度过期末考试。[1]这种情况下,虽然学生对实际操作有一定的兴趣,但学生在理论知识上的缺漏会使其操作训练仅限于模仿,无法进行深层次的上升,形成系统技能。

在汽车专业学习中,安排的教学时间具有很大的跨度,在学生没有认识清除、明确逻辑关系的情况下,学生难以深入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实践与教学的分离对学生的学习非常不利,容易造成汽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难以结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相互推诿”和“各自为阵”的现象,使得教材内容间的联系无法有效协调,逻辑顺序也存在问题,不能合理统筹教学内容。

二、构建中职汽车专业理实一体化课堂的重要性

(一)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汽车专业中,较长时采用的教学的方式是将集中学习和理论教学区分开来进行的,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出现实训课程与理论内容不相符合的现象,往往理论课程在教授这一方面的内容的同时,实训课程却在训练另一方面的内容。这种情况下,实践与理论互相干扰,理论起不到指导实践的作用,其价值也得不到充分地发挥。[2]如果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就能改变实践与理论脱轨的情况,促使实践教学与理论知识相融合。例如在历史一体化教学中学习到汽车发动机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接触真正的发动机,使得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使得学生对发动机的理论知识充分了解掌握,对其拆装技能进行熟练掌握,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从而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迎合学生的要求

在汽车专业课上,教师一般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下,所传授的理论知识看不见、摸不着,只能听见。在这种情况下,能听懂的只有少数同学,这些同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即使如此,他們也只能听懂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完全听不懂的同学,这些同学在课程中只会感觉枯燥乏味、昏昏欲睡,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对形象思维教学进行加强,为学生提供机会,使其可以进行动手进行实践操作,使得教学中的理论知识生动起来,不再过于枯燥乏味,使得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提高。

(三)促进实际操作与脑力思考相结合

在学习中,对于学生来说动手实践过的理论知识留下的印象才最深刻,理解的也更加透彻,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知识,教师需要多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3]在汽车一体化教室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同时进行汽车基本理论的教学和汽车运行原理的演示,使得学生能够直观的对汽车运行进行观察,随后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吸收消化知识,使得学生在有趣、活泼、生动地氛围中进行学习,从而掌握汽车专业知识。

(四)推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研究性教学,首先设置一个问题,创造科学研究的途径和情境,使得学生可以自主的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处理,使得其能够体验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促进学生创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升。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选择进行汽车一体化教学,营造科学研究的氛围和情境,起到调动学生情绪的作用,激起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其教学方法可以选择学生自主提问的方式,围绕学生的疑问展开讨论,将学生进行分组,进行分组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实现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4]

三、进行中职汽车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一)不能只重视实践训练

在汽车的实践操作中,充满了趣味性,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学生在进行汽车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会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只喜欢进行实践操作。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就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对学生进行引导,防止学生厌学情绪的出现,避免进入教师带着学生的被动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发展潜力和自我提升能力被扼制。

(二)防止学生出现“高原反应”

在训练开始的时候,如果教师没有进行汽车专业理论知识的指导,就会导致学生的训练在进入一定阶段时陷入瓶颈,无法继续上升,这会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产生打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及时引导学生,将汽车专业理论知识由浅入深的传授给学生,使其“高原反应”消退,能够继续对其技能进行提升。

(三)防止“两张皮”现象出现

在一体化教学中,强调融合理论和实践,不能将其分离为两部分课程进行教学,使得“两张皮”现象出现,理论与实践分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理论认知目标和技能目标进行明确,并及时将课程内容传授给学生,其形式可以是课前集中讲授,也可以是课后总结或者中途个别讲授。

结语:

本文就中职汽车专业理实一体化课堂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首先对传统汽车专业教学的现状进行了介绍,随后分析了构建中职汽车专业理实一体化课堂的重要性,最后对进行中职汽车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阐述。[5]理实一体化教学对中职汽车专业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金玲.中职汽车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以抚顺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为例[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1:77-79.

[2]刘海燕.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中几点问题的思考和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5:237-238.

[3]刘成宾.任职教育条件下武警士官汽车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12:50-51+66.

[4]陈益锋,缪勤震,马福萍.一体化教学的课堂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01:131-133.

[5]赵海涛.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3:22-24.

猜你喜欢

汽车专业中职
高校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微课” 在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及其研究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用“第三只眼”看待中职学生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