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女生体育教学的方法

2016-07-05刘世桂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高中女生体育课心率

刘世桂

一、当代高中女生生理、心理特点和教材教法

女生进入高中阶段已进入青春期,其身体形态、机体的代谢功能都已日见完善,她们具有旺盛的精力、蓬勃的朝气,能较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其生理和心理在不断地向成熟发展。

在生理方面,此时期高中女生身体形态发展已向着成熟发展,这一阶段她们的皮下脂肪有所增加,青春前期的一些特点还较为显著,即发展的不平衡和不稳定。第1和第2信号系统的活动相互关系更为完善,分析能力与综合能力明显提高了。由于神经过程的灵活性高,神经细胞物质代谢机能旺盛,易出现疲劳,但恢复较快。脑细胞内部的结构和机能迅速发展,为提高思维能力创造了条件。这个时期由于内部分泌活动发生了变化,性腺活动加强,使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影响。表现为动作协调能力暂时下降、动作迟缓等。

在心理方面,高中女生的心理特征处于不稳定和不成熟的时期,她们的情感比较内向、含蓄、敏感、自尊;在意志上表现为畏难,经受不起失败的考验;在体育课上表现为情感内倾、懒动、对疲劳的耐受力差,怕脏、怕晒、胆小、怕别人的嘲笑等等。

鉴于以上特点并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我们发现,高中女生体育课的内容要尽量安排刺激性小,难度适中,运动量、动作频率便于调节的项目并注重全面身体锻炼。宜围绕发展其运动器官,特别是满足她们希望自己体型匀称、身材健美的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和方向。组织教法上运用多样、多变、多层次的方法,采用启发、鼓励、循序渐进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高中女生已有的体能和经验,发扬她们主动学习的精神,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发挥高中女生的独立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她们对体育课的兴趣。

体育锻炼不仅能满足发展高中女生体力的需要,而且也能满足高中女生发展心理素质,实现自我完善的需要,在体育教学中要强调加强高中女生的自我锻炼效果评价能力,达到增长知识、锻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自我的目的。因此,了解高中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是体育教师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的重要依据。

在教材安排中,应注意各项教材间的合理搭配,做到既增加高中女生感兴趣的教材时数,又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全面完成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在现行教材中,有部分课时的教材内容,是以身体素质课的形式出现的,由于这一类课往往注重对学生的生物学改造,忽视了高中女生的心理因素,因此,学生上课时的抵触情绪较大。比如立定跳远练习,为了提高高中女生的下肢及腰腹力量的练习,而且提高下肢及腰腹力量并不是经过几次练习就能达到效果的,必须进行持之以恒的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运用竞赛的形式,效果会更理想。既克服了单一教材的枯燥、乏味,又能增加高中女生的身体素质,全面完成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

有针对性地研究高中女生的体育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体育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途径和方法,它的选择和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结合高中女生特点合理选择教法。如在中长跑教学中,先进行游戏性的准备活动,来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协调性,再采用追逐跑、走跑结合的越野跑、定时跑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最后采用竞赛的方法完成教学,使学生在多变的形式中,不断受到新异刺激,既可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使她们心情欢畅,消除疲劳,积极努力完成教学任务,达到增强体质,使其全面发展的目的。

体育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在教学中须合理运用教法,正确处理教、学、练的辨证关系。在对高中女生的教学中,应根据女性人体机能的活动规律和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在教学中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笔者通过跟踪测试3个教学班女生的课堂心率变化情况,得到心率变化和均值与时间的关系规律显示,高中女生的体育教学课,运动负荷安排应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有开始,有高峰,有結束,每堂课出现1—2次心率高峰,教学效果最佳,既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情绪,又完成了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经研究发现,45min一堂课,心率一般在课程进行到28min左右出现高峰,此时 进行专项练习的时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肌体的兴奋性处于高潮期,运动量也逐渐达到最大。而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纠正错误动作和讲解锻炼方法、手段和介绍规则,学生的心率稍有恢复,通过复习教材的练习,学生的心率又达到一个小高峰,然后通过放松练习,心率逐渐减慢。

二、帮助高中女生形成终身体育观和体育教师素质对教学的影响

终身体育是依据人体发展变化的规律、身体锻炼的作用,以及现代社会的发展不断对人提出的要求,伴随着终身教育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从终身体育观看,转变学生对待锻炼身体的态度,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很多高中女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怕苦、怕累、怕晒,怕流汗,缺乏锻炼的主动性、自觉性、自制性和顽强性,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例如,我们对泰顺一中的300名高中女生对体育课的态度的调查中发现,没有养成锻炼习惯的学生占总人数的67%,不愿意上体育课的女生占总人数的48%。她们除了生理、心理上的因素之外。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体育的理解片面和审美观念不正确。体育态度问题是体育心理学的重要内容,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向构成的,这3个心理因素是相互协调一致的,学生认识到上体育课的重要性,乐于参加体育运动,并做好锻炼身体的思想准备,说明态度中认知、情感、意向因素十分和谐。

爱岗敬业,为事业献身的精神是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成为一名称职的体育教师,必须有牢固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勤奋热情、积极进取,要有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必须精通体育知识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还有不断更新知识,做到不断完善自我。体育教师应有开拓进取精神,有独到的教学与训练风格,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通过优美的动作示范和丰富的形体语言以及恰倒好处的帮助、提示、保护,让学生有良好感受;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及时调动运动量,让学生在轻松、融洽的教学环境中,要从体育教师的自身抓起。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高中女生的身体素质,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使教师和学生活跃在新世纪。

猜你喜欢

高中女生体育课心率
高中女生体育课厌学行为及改善措施探究
心率多少才健康
诱导式兴趣教学法在高中女生跨栏跑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体育课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功能性锻炼对12名听障高中女生情绪的影响研究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