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中小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几点思考

2016-07-05窦玉梅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团结困境民族

窦玉梅

【摘要】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昌盛发达;一个校园,只有处处盛开团结互助之花,才能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乐园。新疆特殊的社情民情,反分裂斗争的严峻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民族团结教育始终是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民族 团结 教育 困境 问题

我们就要通过坚持不懈的教育,让“三个离不开思想”在中小学生思想深处生根发芽,从而增强中小学生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极端宗教思想、反对民族分裂的自觉性。

一、为什么要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中华民族是由各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各民族共同发展和传承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各民族的大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小学校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事关国家的统一和新疆的长治久安,事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奋斗目标。

(一)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迫切需要。在学校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各族青少年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

(二)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保证国家统一、新疆长治久安、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的现实需要。实践反复证明没有各民族的紧密团结,就没有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建设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就是一句空谈。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近年来,“三股势力”频繁地在疆内制造暴力恐怖事件,充分暴露他们破坏民族团结、煽动民族仇恨、制造民族分裂的险恶用心,与此同时他们还加紧了对学校的渗透,与我争夺人心、争夺青少年。严峻的现实充分说明反分裂斗争的严峻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也充分说明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就是要通过深入扎实的民族团结教育,在青少年中牢固树立以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荣、以危害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耻的良好氛围。

(三)在中小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筑牢民族团结的根基,是中华民族核心利益的根本要求。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由此可见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符合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得到各族人民衷心拥护的。古今中外无数血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冲突是各族人民之祸。

二、中小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面临的困境和问题

多年来,我们在加强民族團结教育工作上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一)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国际上看,民族因素和宗教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明显上升,引发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流血冲突和战争内乱;从国情上看,“三股恶势力”通过各种手段对我进行渗透破坏和民族分裂活动一刻也未停止。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部分教师在思想认识上还有待提高。

(二)工作机制和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多年来我们在民族团结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面临新的形势任务时个别教师满足于过去取得的成绩,总认为已经做的差不多了,甚至对于上级关于进一步落实民族团结教育工件的指示要求也是草草了事甚至是置若罔闻,有些学校建立的领导小组、设置的教育计划,往往也是应付上级检查过关,没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和切实有效的举措。

(三)课程建设有待进一步重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纲要》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三、四年级开展民族知识启蒙教育;五、六年级开展民族常识教育;七、八年级开展民族政策常识教育,普通高一、二年级开展民族理论常识教育。但有时受各种因素影响,规定的课程和内容没有得到很好落实或被其他课程挪用挤占。负责上课的老师多是兼职,对民族宗教问题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缺乏深入研究和系统学习,理论功底不扎实,有些敏感的民族宗教问题讲解不清,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宣讲不透,影响了教育效果。

(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途径比较单一。主题班会、升旗仪式、板报墙报是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形式,这种教育方式明显滞后于形势发展需要。多年来我们重视了课堂教育,片面地认为只要课堂教育搞好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就会得到提高,民族团结工作就做好了,实践证明这种教育方式取得的效果确实有限。

三、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建议

(一)各级要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教育的正确理念。要深刻认识到:今天的中小学生将成为明天我们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展开,是我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为此要扎实抓好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尊重民族宗教风俗为主要内容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培养各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提高各族学生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自觉性,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加强对中小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督导检查。各级对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非常重视,制定了许多政策和法规文件,特别是《民族团结教育纲要》的出台为我们抓好中小学校各阶段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为确保纲要在末端得到贯彻落实,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加强督导检查,适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三)注重师资力量的培训。通过教育培训使教师熟知新疆发展史和民族宗教风俗,掌握基本的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掌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目的、方法和要求。

(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深化和巩固民族团结教育的成效。

民族团结教育是对学生知识,态度和能力的综合培养,仅在课堂上“听”,在书本上“看”效果有限,要真正使教育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观和自觉行动,除了采取常规的教育方式,还可以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兴趣爱好和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采取结合国际国内时事和重大事件、民族团结教育月和民族节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课外活动、鼓励民族同学相互交往、阅读进步书籍观看健康影视作品等贴近学生实际的活动方式,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现实感和针对性。

猜你喜欢

团结困境民族
我们的民族
多元民族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从城濮之战看参谋的作用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