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导学案为平台,构建高效高中数学课堂

2016-07-05胡开亮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探讨分析导学案高中数学

胡开亮

【摘要】随着义务教育政策的变革,高中数学教学为了长远性的发展,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不断优化,从传统的教学模式演变为现在的导学案教学。但是,随着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应用,发现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还存在着某些方面的不足及问题,对学生的成绩和课堂教学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对导学案教学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导学案 高中数学 探讨分析

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提倡积极主动及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在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普遍呈现“填鸭式”,促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相关理论知识,缺少自主学习时间。但是,受到新课程改革的影响,教学模式逐渐的走向学生化,发挥学生主导性的作用,推动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整体效果。

一、导学案教学模式

(一)导学案基本内容

想要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贯彻导学案的概念,应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首先,教师根据教学课程为学生设置相应的自主学习内容,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及寻求帮助的方式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印象,并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其次,教师以教学内容为教学中心,对基础好的学生进行侧重巩固,但在导学案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教学的核心,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教师所有课程的开展均已学生的主观意识为主导,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改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后,导学案教学模式并不是将学生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而是將学生数学理解及思考能力作为教学发展的首要方向。

(二)导学案的优势

导学案是以教师为主体,为学生编制特色的教学方案。一套完善的导学案应包含以下几点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问题、教学方法引导、知识扩展、课程内容、课堂总结、答疑解惑、标准检测等。导学案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着某些方面的不同,例如: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而导学案教学以学生为主,利用引导教学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导学案教学重点在于“导”与“学”,其中,“导”是指:教师对高中数学教学知识的引导;“学”是指:学生利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分析与整理。导学案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几点优势: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促进教学课堂的高效发展;实现高中数学知识的信息共享等。

(三)导学案的原则

第一,指导原则。在导学案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辅助性的作用,所以,在导学案设计过程中,应以学生的指导性原则为基础,开展特色化教学。教师在导学案中应明确支持教学目标及具体实施方法,并通过案例的方式使学生对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理解,及教材相互结合,学生通过导学案完成课前预习等工作,熟练找出与导学案中相互对应的教材内容。

第二,递进原则。因为数学理论知识具有条理性强、逻辑性高的特点,所以,教师在导学案设计过程中,应利用层层递进的方式。由于高中数学知识知识范围较广、内容较多,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如缺少相应的条理性,会出现理论知识混淆的现象,对此,教师应注重导学案的条理性及直观性,由浅入深、由简入难,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

第三,引导原则。学生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主体,在设计导学案过程中,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贯彻落实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利用适当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为课程的引入埋下伏笔,引导学生进一步走进知识的殿堂。而在学生熟练的掌握新知识后,教师可采用设置检测题的方式,使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巩固。

二、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

(一)趣味实验性导学案

课程内容:直线和平面呈垂直关系的判定标准。其主要实验过程为:取一张三角形纸片,分别在各角中标为A、B、C,以A点为中心画一条直线AD使其与直线BC相互垂直,交点为D,以直线AD为轴将三角形ABC折成两面角,将直线BD与CD平行放于桌面α上,如图1所示:

经过实验探讨提出问题:翻折后的三角形中直线AD与直线BD、直线AD与直线CD之间的对应关系?直线AD与水平面α的对应关系?

(二)课后巩固性导学案

教师在课堂中起着引导性学习的作用,教学中心不应指围绕教学基础理论,而是对学生的解题方法及思维能力的培训,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理解能力。

题目1:某处炸弹发生爆炸,B处位置听见的爆炸声早于A处两秒;

题目2:A、B两点之间相距800米,声速以每秒340米传播,求曲线方程式。

问题1:将爆炸点设为P,由于B处位置听见的爆炸声早于A处两秒,判断A、B两处之间的位置关系?

问题2:P、A、B三点之间的位置关系?

问题3:假设A、B两点同时听见爆炸声,求P点位于何种曲线上?

结束语:

在新课改政策的影响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对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整体效果,一直是教育学者重点关注的问题。导学案教学模式能够真实还原教学本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扩展学生的知识范围,从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保障学生学习成绩。由此可见,导学案教学模式可在高中数学教学范围中进行有效推广。

【参考文献】

[1]靳菲.浅谈高中数学导学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3(12):120-120.

[2]黄廷聪.利用导学案构建高中数学高效复习课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13):130-130.

[3]陈小明.巧设导学案,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J].学周刊,2015(33):194-194.

猜你喜欢

探讨分析导学案高中数学
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探讨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