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培养小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2016-07-05陈代芹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竞争意识小学教学合作

陈代芹

【摘要】本文谈培养小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既符合新课改要求,又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培养人才。

【关键词】小学教学 培养 合作 竞争意识

未来社会,既要有竞争,又要有合作,任何创造发明都离不开群体合作。教学中实施竞争与合作相结合,应该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中的一项任务, 合作竞争意识的培养也应成为育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善于与他人合作,已经成为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考虑小学生处在身心尚未成熟阶段,难以承受过多过重的刺激,更易享受浓浓的合作氛围,我认为更应提倡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的培养。学校作为育人的场所,首先应考虑怎样才能使合作与竞争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在此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谈谈自己的一点点想法,与大家共勉。

一、创设合作舞台

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探究学生的心理,创设恰当的情境,使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就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在充满合作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同时也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

如何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与他人合作,发挥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完成合作意識的内化与协作能力的提高,如何通过参与、交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对自己学习负责,能各抒己见,体现自己的个性,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

全新课题。如何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合作,在合作中体现个性”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在学习中培养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新课标指出:在课堂教学中应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创造条件让学生的能动性得以发挥,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怎样才能体现这一主体呢?首先,要营造一个师生共同学习、探索和研究的学习环境;其次,建立平等对话式、互交式的教学模式,努力创造使用式学习情境,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由于低年级小朋友年龄小,知识水平低,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让学生明确合作的动机;第二,激发合作的欲望;第三,掌握合作的方法。低年级儿童只有这样反复训练,才能将合作学习落到实处,才能形成一种意识和能力。

(二)、搭建平台,有效合作

合作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在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相互启发,共同探究,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如何有效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呢?

1、合理分工,明确任务。开展合作学习,首先应合理地划分好学习小组。分组时,尽量使组内成员在性别、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这样,既利于学生在合作时展开争议,相互影响带动,同时也能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优势互补,扩大信息量。

2、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合作前,教师要引导学生确定学习任务,时时关切组员联系,关注合作学习的进展情况。当小组或个人有独到见解或创新思维时,要及时肯定和表扬,当小组中出现分歧时,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中,相互启发,求同存异;学生“山穷水尽”之时,要及时点拨,使之“柳暗花明”,合作结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点评,拓展延伸。

(三)、合作中体现个性的发展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习得更加愉快、轻松,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就要突出学习中的个体作用,使每个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而且要对组内其他同学负责,进行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形成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学习氛围。

二、引进竞争机制,推进学生发展个性化

(一)选择竞争目标。竞争目标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学生竞争意识的激发,只有恰到好处的目标,才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恰到好处的目标,既不能让人垂手可得,也不能让人望而怯步,而应该是让人经过一番努力,即必须要“跳起来”才能够得着”。

(二)让竞争意识在课堂中萌发。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课堂中度过。让竞争走进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我在课堂教学中,组织教学、讲授新课、复习巩固等每一个环节都为学生创设竞争机会。

(三)让竞争在课外一系列活动中开花。教室内、走廊上、操场上都可见同学们唇枪舌战,你争我抢的热烈场面。拔河比赛,学生们群情激昂,小巧手比赛、歌咏比赛、书画比赛令人大开眼界。“小雷锋”比赛,大家你帮我学,互敬互爱,关怀备至。“自我服务比赛”比穿衣、比穿系鞋带的速度,培养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妈妈好帮手”比赛,学生把爱心带回了温暖的家……总之,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生随时随地都可发挥自己的才能。

三、倡导合作学习,培养竞争意识

合作小组的异质性决定了学生在共同活动中必须做到相互督促、相互帮助,因为在小组学习中,学生不但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还要对小组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要求,小组的成功也只有在小组所有成员都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时才能获得。对这种成功进行评价的要求及学习小组的异质性,为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提供了很好的环境。

班级中的互帮互助是合作团结的体现,评比活动又是竞争的体现,将合作与竞争统一的结合,也是班级团队合作与竞争的目标。第一,充分利用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活动。以四个学生一组为单位,互相帮助完成预期的学习任务,并营造浓厚的小组之间你追我赶、小组内部互帮互助的学习气氛。在小组为单位的学习竞争中,学生更能体会到团结互助的力量,学习动力更充足。第二,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优秀学生、班干部发挥其作用,帮助和带动班内的后进生,使后进生在遇到学习困难时能及时得到帮助,而优秀学生在帮助中自己也取得进步。学生在这集体风气的感染下,很容易形成关心集体,体贴他人的主动意识,合作精神通过互帮互助的活动得以体现。第三,开展小组长工作评比活动。以班级四个组为单位,除了让小组长担任收发作业的工作,更赋予小组长监督检查的权力。

总之,竞争与合作是一对矛盾统一体,两者是互相渗透,又可以互相促进,他们的协调发展能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在今天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能力的提高,更为今后他们走向社会,养成了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将这对矛盾合理地引进班级管理,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这两种能力,是今天的需要,更是明天的需要。

猜你喜欢

竞争意识小学教学合作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对语文课堂形成学生竞争局面的相关思考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